学术投稿

分析动态血压监测与连续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的影响

张绩琼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 连续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
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血压监测与连续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诊治的60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经过医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接受普通治疗及日常护理,研究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和连续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血压监测、服药、饮食、运动以及烟酒等行为依从性明显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研究组连续护理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至第3个月末明显低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应用动态血压监测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以时间治疗学为指导连续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以改善患者维持治疗的动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绩效考核体系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按医院绩效考核大方案、结合科室具体情况、全员参与制定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观察研究此绩效考核体系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消毒供应中心绩效考核体系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客观的原则,制订绩效考核方案及标准,实行以临床服务质量、岗位工作量和工作质量为主的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对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临床服务质量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缺陷发生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绩效考核体系激发了科室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了临床满意度;绩效考核体系促进了工作质量提升,降低了工作缺陷的发生率;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有效促进了消毒供应专业化发展。

    作者:谢素霞;崔丽;王燕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8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对照组实施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42例患者的GCS评分、NDF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予以护理,能够明显改善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茹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对血流动力学稳定肺栓塞的疗效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用于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型急性肺栓塞(AP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血流动力学稳定型AP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常规予以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BNP、D-D及P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为83.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22%(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97.96%vs95.92%)及死亡率(2.04%vs4.08%)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出血率为4.08%,与对照组的2.04%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辅助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型APE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阿丽亚·哈力克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微免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在医学教育中,作为贯穿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应是着重能力的培养,而非知识的灌输。微生物与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它是基础医学课与临床医学课之间的桥梁,也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实验学科。其中,实验教学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技能素质。传统的实验教学大都是为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各类微生物的感性认识而设计的验证性实验,每个实验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学生一般是在教师做好全部实验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按实验指导所写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操作。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不仅影响教学信息的传递,而且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少,造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不利于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1]。为此我们对微免实验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作者:薛华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合并骨质疏松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其余100例非骨质疏松者设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腰椎2-4、股骨颈骨密度,并且研究其与低密度脂蛋白、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病程、年龄、性别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与大血管发生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无相关性;与体重指数呈负相关,与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随着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增高,体重指数降低,糖尿病病程延长,年龄增长,发生骨质疏松的几率会随之升高,应加强预防及治疗。

    作者:石学庆;姜娜娜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农村地区预防接种优质服务实施的效果评价

    目的:主要是研究农村地区预防接种优质服务实施的效果及评价,满足农村地区居民对预防接种的需求以及提高预防接种的服务质量。方法选择我市6个农村地区的预防接种单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析实施不同管理模式下的预防接种服务,了解不同预防接种服务对预防效果的影响。结果在新管理模式下采用优质服务的农村地区的调查接种率以及群众满意度等方面都明显比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农村地区的预防接种服务效果要好。结论对于农村地区的预防接种,要结合当地区域人口的分布、充分利用本地卫生资源以及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主动积极的推广农村地区预防接种优质服务新管理模式,不断的完善农村地区预防接种门诊的建设,规范预防接种等服务。

    作者:孟庆东;崔力方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20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92.0%,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在老年精神分裂患者治疗中均有较好的疗效,但相对而言奥氮平在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综合疗效更好,因而在疾病治疗当中应对药物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王彩霞;张小龙;苏静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中医外科的手术疗法临床应用58例

    目的:探析中医外科手术疗法的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价值,并且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取58例于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中医外科手术疗法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对比相关的指标,评价疗效,并分析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结果58例患者其中实行脓肿引流术治愈率为93.33%,肉芽休整术治愈率为60.00%,整形术治愈率为33.33%,痔漏切除术治愈率为77.78%;而对于小于20岁的患者治愈率为54.55%,对于20岁至55岁之间的治愈率为93.55%,对于大于55岁患者的治愈率为56.25%;痊愈者疗效未达预期主诉率为43.18%,有效者疗效未达预期主诉率为100.0%,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者、有效者护理、疼痛以及治疗护理过程繁琐主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外科手术疗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但是痊愈率的高低与手术的难度有很大关系,患者对于疗效的期许一般很高,中医外科手术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疼痛护理效果高低、治疗护理过程是否繁琐都有着很大的关系。

    作者:张喜明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进行免疫检验的血样2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100例。观察组中的血液标本实施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对照组则实施临床常规管理质量控制。结果观察组100例患者,经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100例患者,经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临床免疫检验进行质量控制,可显著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提高了临床诊治工作的效率。

    作者:薛建丽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门脉高压症手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手术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门脉高压症手术的临床麻醉选择与管理要点。结果选取28例门脉高压症患者手术过程均安全渡过麻醉期和麻醉恢复期。术后追加镇痛药物5例。无不良反应发生,术后8~30min清醒各功能反射恢复良好。术后镇痛完善26例,咳嗽时轻微痛2例,无呼吸抑制。结论麻醉药物选择与处理的主要原则是选用其小有效剂量。麻醉方法可选取连续硬膜外阻滞(单纯连续硬膜外阻滞已少用)、静脉和吸入复合全麻;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作者:郑秀娟;孟春鹏;徐丽丽;李晓光;刘飞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同步放化疗后巩固化疗对老年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究同步放化疗后巩固化疗对老年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后进行巩固化疗,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同步放化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接受治疗后其治疗完全缓解患者例数为32例,部分患者5例,疾病稳定2例,疾病进展1例,对照组治疗后缓解换24例,部分缓解3例,疾病稳定8例,疾病进展5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同步放化疗后巩固化疗对老年宫颈癌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临床生存时间。

    作者:胡艳华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甲状旁腺激素、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清除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甲状旁腺激素(PTH)、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清除作用。方法从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随机性抽取30例进行分析,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血液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甲状旁腺激素(PTH)、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方式比单独血液透析治疗更有效,在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甲状旁腺激素以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中的清除作用更好。

    作者:叶丽珠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乳腺甲状腺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干预研究

    目的:探究乳腺甲状腺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甲状腺患者共96例,分析其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组患者48例,观察组为干预后,对照组为干预前,严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抗菌药物金额、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以及手术部位感染率等。结果在完成干预之后,在进行干预之前,抗菌药物都是预防性用药,同时其使用率高达100.00%,在完成干预之后,其使用率明显下降为4.74%,并且抗菌药物均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使用头孢呋辛。结论针对乳腺甲状腺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唐蓓蓓;蓝海珍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益坤宁治疗血虚气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益坤宁治疗血虚气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126例血虚气滞型月经不调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使用益坤宁颗粒,对照组使用当归养血丸,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4%,即P<0.05。结论益坤宁治疗血虚气滞型月经不调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雪梅;董芳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对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08例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慢性盆腔疼痛的病情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法对妇科慢性盆腔疼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英环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对53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进行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的临床疗效浅析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共106例,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为(27.26±3.53),均测量空腹血糖,并均无使用影响胰岛素分泌或激素类的药物史。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3例患者。针对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达英-35治疗,而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口服二甲双胍500毫克进行治疗。结果组治疗后,观察痤疮为5.66%,而对照组为13.2%,观察组多毛为5.66%,而对照组为22.6%,观察组月经稀发为79.2%,而对照组为18.9%,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效果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后的效果更加明显,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以及卵泡刺激素上,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效果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后的效果更加明显,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提高了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申小娟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胎儿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缺失或反流及胎儿脑水肿与胎儿宫内缺氧的关系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缺失(AEDV)或反流、脑水肿与胎儿宫内缺氧方面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前超声检查出的胎儿脐动脉AEDV或反流、伴或不伴有脑水肿38例胎儿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对胎儿结果进行随访。结果伴有脐动脉AEDV或反流并伴有脑水肿的胎儿出生后患病率要大于仅有脐血流异常的胎儿。结论胎儿脐动脉AEDV或反流结合胎儿脑水肿能更准确的反应胎儿宫内缺氧的状况。

    作者:窦发坦;戴振强;郭玲;刘海燕;代秀云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16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为8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展开护理服务,观察组患儿实行临床路径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3.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临床路径,对患儿康复具有促进性的意义,同时还可以促使患儿家属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提高治愈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手术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不良情绪、生理应激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不良情绪及生理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接受择期手术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胰岛素、空腹血糖水平等生理应激状态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生理应激状态及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张家蓉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一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ICU综合症患者雾化吸入的护理体会

    总结一例AECOPD伴ICU综合症患者雾化吸入的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该患者年龄偏大,听力下降,对ICU环境的恐惧以及孤独,加上复杂仪器设备和监护措施使患者心理上承受很大的压力,护理上注意必须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引导患者熟悉ICU环境以及医护人员,尽可能减少各种仪器设备的报警声,向患者讲明雾化吸入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2)做好安全护理。安排专人护理,避免坠床跌倒的发生。如果处于病情发作期,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并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3)做好雾化吸入护理。避免患者在谵妄症状出现时做雾化吸入;尽量选择患者心情愉快时,向患者解释雾化吸入的意义,并演示雾化吸入的方法;对此遵医行为较差的患者尽量使用面罩雾化。(4)观察雾化吸入后的效果。生命体征、spO2、血气分析、肺部听诊情况以及活动后气喘气短症状有无缓解。经过15天的治疗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辛宇婷;谭蓓;秦海燕;王沙沙 刊期: 2015年第5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