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外科的手术疗法临床应用58例

张喜明

关键词:中医外科, 手术疗法, 临床疗效,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析中医外科手术疗法的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价值,并且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取58例于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中医外科手术疗法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对比相关的指标,评价疗效,并分析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结果58例患者其中实行脓肿引流术治愈率为93.33%,肉芽休整术治愈率为60.00%,整形术治愈率为33.33%,痔漏切除术治愈率为77.78%;而对于小于20岁的患者治愈率为54.55%,对于20岁至55岁之间的治愈率为93.55%,对于大于55岁患者的治愈率为56.25%;痊愈者疗效未达预期主诉率为43.18%,有效者疗效未达预期主诉率为100.0%,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者、有效者护理、疼痛以及治疗护理过程繁琐主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外科手术疗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但是痊愈率的高低与手术的难度有很大关系,患者对于疗效的期许一般很高,中医外科手术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疼痛护理效果高低、治疗护理过程是否繁琐都有着很大的关系。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糖尿病的中医护理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中医称之为消渴病。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及疲乏、消瘦等。其病程长,调治失宜易引发多种急性并发症及慢性神经血管合并症。因此全面、有效地治疗糖尿病,控制病情,促进康复,除药物治疗外,科学、良好的中医护理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

    作者:姚立华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索在老年股骨胫骨折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优良率、护理的总满意率方面,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与满意度。

    作者:陈海英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寻常型银屑病系统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系统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0例系统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见效1~4周见效,皮损明显消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不良反应口干20例,皮肤干燥、瘙痒19例,眼睛干燥1例。结论系统治疗时尤其需要注意合理用药,使疗效充分发挥,将毒副作用降到小,也即提高疗效/危险的比值。对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若皮损面积超过体表面积的25%才考虑系统用药,并应加强整体性调整,因为患者机体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

    作者:李绪光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30例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方法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3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经治疗,基本治愈8例,缓解8例,明显进步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对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联合治疗;坚持治疗;缓解后维持治疗。

    作者:张新颖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手术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不良情绪、生理应激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不良情绪及生理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接受择期手术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胰岛素、空腹血糖水平等生理应激状态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生理应激状态及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张家蓉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雾化吸入的护理研究进展

    小儿支气管肺炎属于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在医学中又将其称为小叶性肺炎,常出现在3岁以下的低龄儿童当中,这种疾病的发病时间较短、病情变化较快,在治愈过程中往往会给医护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困扰,病症表现主要以发热、气促、咳嗽和呼吸困难等情况居多。在本次临床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过程中,医护工作人员主要采用雾化吸入的临床治疗形式,利用这种安全性较高、毒副作用较小的新型护理形式,为我国今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安全的治疗方案。

    作者:陈怡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CD1c分子、IL-2、IL-18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中免疫分子CD1c、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变化及其对两种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结核性胸膜炎40例,恶性肿瘤病例40例,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胸腔积液中CD1c的阳性表达和IL-2、IL-18的含量,分析3项指标预测结合性胸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组CD1c的阳性率低于恶性胸腔积液组,而IL-2、IL-18的含量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CD1c、IL-2、IL-18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90.0%、62.5%、90.0%,特异度分别为87.5%、85.5%、92.5%,准确度分别为88.8%、73.8%、91.3%,联合检测CD1c、IL-18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5%、95.0%、93.8%。结论 CD1c、IL-18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较优于IL-2,联合检测CD1c、IL-18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效能有所提高。

    作者:刘冬;许西琳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甲状腺结节灰阶超声影像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析甲状腺结节灰阶超声影像对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45例于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灰阶超声影像检查一共发现53病灶,对比实验室穿刺活检以及病理验证发现31个恶性病变,22个良性病变,比较分析良性和恶性的灰阶影像图像、时间—强度以及消除曲线等特征。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性病变的图像其主要呈现的弥漫性的增强,而良性的病变其周边是以环形的增强为主,甲状腺结节恶性病变的中央上升支斜率明显要高于良性病变周边环形病变,但是在开始—峰时间上却又明显的低于良性病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通过超声影像可以显示,甲状腺恶性结节性病变清除相曲线为不规则的多相形态,但是良性的一般多为规则的单相形态,P<0.05,二者之间的灰阶超声曲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结节灰阶超声影像操作安全无创,并且特异度好,对于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刘国栋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成分血输血与护理

    成分输血就是把全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品,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有针对性强,制品浓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使一人献血,多人受益等优点。这是输血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在输注过程中,临床护士应掌握各种成分血的特点,保证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作者:角茶勒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疗效观察

    目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疗效,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使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4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由数据可知,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意识恢复、拔管及止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临床麻醉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于建国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与护理

    骨性关节炎用玻璃酸钠药物治疗与护理及康复指导。

    作者:刘世芳;刘智慧;孙伟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极为重要,本文从健康教育的内容、发病因素、自我管理等方面就高血压的健康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有参考价值。

    作者:白小兰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小儿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流感染嗜血杆菌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小儿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患儿30例的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治疗显效22例,有效8例,有效率100%,均痊愈出院。结论以往氨苄西林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的首选抗生素,可酌情选用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氮苄西林-舒巴钠等联合β-内酰胺酶抑制药的复方制剂,以及多西环素、利福平、氨基糖苷类以及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SMZ/TMP)、喹诺酮类等。合理选用抗生素是治疗成败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姜英红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卡托普利舌下含服救治高血压急诊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卡托普利舌下含服救治高血压急诊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接诊的88例高血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卡托普利进行临床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显示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除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外,其他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卡托普利舌下含服救治高血压急诊的临床疗效显著,药物作用起效速度较快,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操作简单,故值得在基层医院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

    作者:管红玉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围手术期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未发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患者3例出现了轻度术后病发症,经治疗痊愈,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100.00与84.8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的实施,有利于促进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顺利进行,改善预后效果,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灵芝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儿童手足口病48例临床分析及预防

    目的:对儿童手足口病进行临床分析和预防措施的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48例,对其临床病症的预防措施进行统一的回顾性分析总结,从而得出相应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儿在进入我院治疗期间均出现发热、手、足、口部位出现疹子,同时有强烈的疼痛感,部分患儿会有较为严重的头痛、呕吐和咳嗽病症,所有患儿在我院接受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在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中显示其伴发病症较为危急,因此需要及时实施治疗,控制患儿病情,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崔力方;孟庆东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产后出血患者行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行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止血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止血的方法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总出血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总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患者行子宫压迫缝合术疗效显著,且止血速度快,患者住院时间少,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群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SKY骨扩张器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3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术后未发生并发症,安全度过手术期。结论通过对加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SKY骨扩张器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围术期的护理,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张军霞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急诊急救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急救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急诊急救患者共92例,收治年限在2013年7月至2015年2月之间,通过抽号将9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各46例。对其中一组患者仅用常规治疗,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进行对比治疗,设定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左心衰急诊急救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1.3%(42例),高于对照组的71.74%(33例),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中加用无创呼吸机,能够有效缓解性左心衰急诊急救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孙怀梅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联合减压术治疗中晚期脑疝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减压术对于中晚期脑疝的治疗效果。方法88例中晚期脑疝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39例行联合减压术为观察组,49例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比两组的临床预后。结果观察组的GOS分级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颅内压降低速度与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急性脑膨出、外伤性脑疝、切口脊髓液漏、切口疝及枕叶脑梗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减压术治疗中晚期脑疝能够更好地降低颅内压,改善临床预后,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薛贵生;路旭辉;罗彦辉;王国栋 刊期: 2015年第5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