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反映学院科研、教学、医疗的新成果和新经验,促进院内外学术交流和科研、教学、医疗水平的提高,同时为教学实习基地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1、本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主要反映科研、教学、医疗新成果和新经验,促进院内外学术交流。辟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医学、影像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大学生科技园地、短篇报道等栏目,欢迎院内外作者投稿。凡属国家级、省级科研资助项目或获奖成果论文,经审稿通过将优先发表。
2、本刊已入编《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美国《化学文摘》、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等,在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投稿稿件一经录用,将同时被其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收录,请予声明。 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外,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
3、来稿要求
3.1 文稿应具科学性、逻辑性,立意新颖,并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要求主题明确、事例真实、数据可靠、文句简练,论著限4000字左右;短篇报道1500字左右。
3.2 作者署名单行排序,应以主要参加工作并对本文有答辩能力者为限,协作人员可书写“致谢”列于文末。正文首页左下角列出作者单位、邮政编码、作者简介(通信作者亦请标明),有基金资助者请注明基金名称及编号,并附相应的批文复印件。
3.3 正文前请列出关键词3~5个,应有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置于作者署名之后正文之前;英文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和单位、摘要及关键词置中文摘要之后。中、英文摘要均采用结构式,即①目的(Objective):需与正文前言相一致,与结论相呼应。②方法(Methods):需包括文中所使用的主要方法的名称、病例(动物)数和必要的分组情况。③结果(Results):与研究结论相关的主要结果及数据、统计学意义均应列出,并与文内核实无误。④结论(Conclusion):需与研究目的相呼应。
3.4 文题应简明确切,一般不超过20字。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均小写。文内标题力求简短,以15字为限,标题后不用标点符号。
3.5 正文的专业术语,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各学科名词(www.termonline.cn),且应全篇统一。统计学处理须交待假设检验的方法并给出统计量的具体数值,统计学符号应按GB/T 3358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如t值、F值、χ2值等)。文内所有英文字母(包括其他语种)的大小写、缩略词的上下角标,均应标注清楚。
3.6 图、表应有序号和中文标题,标题不超过15字(以先见文字后见图表为原则)。表格按统计学要求用三线式(不用边线和纵线);插图要清晰,线条图应用计算机绘制,照片要用黑白或彩色原始文件,所有图片均请以图像文件格式单独作为附件发送,组织病理图片、免疫荧光染色图、免疫组化图片、电子显微镜图片等,请在电子版图片左下方附注标尺。图的位置请在正文中标出,并注明图序号、图题和图注。
3.7 文末应列出10篇以上参考文献,应以近3~5年内的国内外文献为主(不少于50%),并且是作者亲自查阅过的。正文引用的文献按文中首次出现的先后次序在引用处用方括号注角码[]标于右上角。内部刊物及资料等请勿用作文献引用。参考文献按《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中规定的“顺序编码”标注法书写,外文文献作者姓名全大写。
[期刊]:[序号] 作者名(3位以内全部引出,超过3位则列前3位,后加“等”或“et al”).文题[J].刊名,年,卷(期):页码
[书籍]:[序号] 作者名.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年份:页码.
3.8 来稿请登录http://xuebao.wnmc.edu.cn进行在线投稿。需写明详细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和电子信箱。
3.9 文稿请自留底稿,如3个月后未接到修稿通知,可自行处理。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通过对复发与未复发尖锐湿疣(CA)患者血清中白介素-23(IL-23)和白介素-17(IL-17)水平的检测,探讨CA复发与患者外周血IL-23、IL-17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2例初发尖锐湿疣患者,经电灼治疗后外用重组干扰素a-2b凝胶2个月,共随访4个月后,分为复发组(29例)和未复发组(23例);另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IL-23、IL-17水平.结果:3组间IL-23、IL-17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74.51,P<0.001;F=132.05,P<0.001).未复发组血清IL-23、IL-17水平高于复发组和对照组(P<0.05),复发组IL-2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L-23、IL-17水平影响CA的复发.
作者:孔雷;秦晓明;杨孔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之间甲颏距离(TMD)、张口度在预测困难气道效能中的差异.方法: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患者,术前记录身高、年龄、性别、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张口度、TMD.主要观察指标为是否困难插管,次要观察指标为是否困难喉镜暴露.计算不同性别TMD、张口度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不同性别间TMD、张口度预测困难气道的价值.结果:共纳入1071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98例,女性患者573例,困难喉镜暴露72例,困难插管28例.男性、女性TMD在预测困难喉镜暴露的AUC分别为0.753、0.806,在预测困难插管的AUC分别为0.828、0.841.男性、女性张口度在预测困难喉镜暴露的AUC分别为0.752、0.788,在预测困难插管的AUC分别为0.896、0.855.男性、女性TMD在困难喉镜暴露的标准值为71.5 mm、65.5 mm,在预测困难插管的标准值为70.5 mm、68.5 mm.男性、女性张口度在困难喉镜暴露的标准值为40.5 mm、37.5 mm,在预测困难插管的标准值分别为38.5 mm、33.5 mm.结论:应用TMD及张口度预测困难气道时,男女患者的预测困难气道的截点值不同,女性需要更小的TMD及张口度来预测困难气道.
作者:郑昌健;王斌;姚卫东;金孝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乳腺分泌型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对1例64岁女性患者乳腺分泌型癌进行光镜观察、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标记,并通过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乳腺分泌型癌病理形态学特点无年龄、性别差异,均为小管、微囊结构及实性片状区域,以不同形式组合;癌细胞有嗜酸性细胞与透明细胞,体积较大,圆形或多边形,胞浆丰富,核大卵圆形,有小核仁,S-100蛋白强阳性,癌细胞能产生大量分泌物,PAS染色呈阳性反应.结论:乳腺分泌型癌是一种独立类型的乳腺实体肿瘤,根据其形态学特点、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可以做出明确的病理诊断;儿童及青少年发病,预后好,治疗以局部切除;在男性与中老年女性,预后较差,建议改良或根治为主的手术方式.
作者:吴慰霖;鲍天辉;刘银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脂多糖诱导早产鼠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前体细胞NgR的表达及变化, 了解NgR表达在TLR-4介导的神经胶质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振荡和差速贴壁法体外纯化培养MG和OPCs, 分别用特异性抗体CD11b和O4做细胞鉴定;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MG、OPCs的NgR和MG的TLR-4基因表达情况, 并用ELISA测各组TNF-α 的含量. 结果: LPS诱导后较其他对照组及处理组MG的TLR-4表达水平和MG、OPCs的NgR表达水平均增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各组MG经LPS诱导后较其对照组及处理组的TNF-α 的含量增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细菌感染使MG和OPCs的NgR表达增高; 脂多糖诱导小胶质细胞表达大量TLR-4需要NgR的介导; TLR-4可能存在上调NgR基因表达的作用.
作者:王清萍;张士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体及横突间植骨和GSS-Ⅱ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 2007年7月收治的34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系统回顾.其中男11例,女23例;Ⅰ度10例,Ⅱ度21例,Ⅲ度3例;采用GSS-Ⅱ系列滑脱系统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固定、后路椎管减压、椎体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1个月.10例Ⅰ度和20例Ⅱ度患者滑脱完全复位,1例Ⅱ度和3例Ⅲ度者滑脱复位达90%,未见螺钉松动或断裂,无植骨块脱出,植骨均达骨性愈合.根据JOA评定标准:优41例,良4例,可1例.结论:应用GSS-Ⅱ椎弓根固定系统结合椎体及横突间植骨具有操作简便、复位效果好、植骨融合率高及固定可靠的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刘平;XU Hong-guang;宣华兵;CHEN Xue-wu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老年患者开胸手术气道腺体分泌及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麻醉开始前分别静注盐酸戊乙奎醚15μg/kg(P1组)、5μg/kg(P2组)和生理盐水(C组).按照设定的时间记录患者麻醉期间循环和呼吸参数、气道腺体分泌物量、术后谵妄的情况.结果:P1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为44.83%,高于C组的14.28%与P2组的13.80%(P<0.05);P1组患者气道腺体分泌物量少于C组与P2组(P<0.05),且P2组少于C组(P<0.05);P1组患者给予盐酸戊乙奎醚后T2时点心率低于T0时点的基础值(P<0.05),而P2组与C组患者心率在T2时点与T0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5μg/kg的小剂量用药既不影响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且可获得较理想的气道腺体分泌抑制作用.
作者:王萍;查慧杰;朱牡丹;胡军;陈金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同步记录大鼠背外侧前额叶(DLPFC)和杏仁核(amygdala)细胞外电活动和外周生理指标,分析神经网络振荡和探究伤害性刺激的影响.方法:取成年SD大鼠12只,同步记录DLPFC亚区岛叶无颗粒皮质背部(AID)和杏仁核亚核基底外侧杏仁核(BLA)的细胞外电活动、心电和呼吸肌肌电,分析神经网络振荡并观察夹尾刺激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①夹尾刺激时AID和BLA的放电频率可逆性升高(P<0.05);②夹尾刺激时AID和BLA的低频振荡(delta,theta)能量减弱(P<0.05),高频振荡(gamma,fast)能量仅有增强趋势(P>0.05),且都在刺激后恢复;③夹尾刺激后两核团间delta、theta、fast振荡的相位锁值都比刺激前降低(P<0.05);④夹尾刺激加快了心率(P<0.05)、呼吸频率(P<0.01),刺激后呼吸频率逐渐恢复.结论:夹尾刺激能使AID和BLA的兴奋性增强,但使两核团间的相位同步程度减弱,这可能与伤害性刺激引起的负性情绪有关.
作者:张忠楠;王美美;江楠;孙睿琦;王邦安;汪萌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总结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经验和技巧,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及面神经的保留率,预防并发症.方法对我院自1997年6月至2002年6月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切除42例大型听神经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组肿瘤全切38例(90.4%),近全切除4例(9.6%),面神经解剖保留31例(73.8%).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大型听神经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入路,熟悉桥小脑角区解剖和熟练手术技巧是术中保留面神经的关键.
作者:李真保;徐善水;陶进;许安定;江晓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32岁。1991年因发热伴咳嗽,咳痰,痰中带血1周入院。体检:体温38.1℃,贫血貌,全身无皮疹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律齐,94次/分,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罗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痛,四肢无畸形,关节活动如常。否认家族遗传性疾患。血常规:血红蛋白70g,红细胞2.45×1012/L,白细胞9.8×109/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0。尿常规:红细胞1个/高倍视野,白细胞8个/高倍视野,蛋白(-),无管型。胸片提示:双肺弥散性浸润性病灶,结合上级医院CT片诊断为浸润性结核。但查痰抗酸杆菌阴性,暂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体温恢复正常,但咳嗽症状时有反复。在家服药1年,平素乏力,头昏、咳嗽症状在冬季感冒时加重,在家只能从事轻度劳动。1995年10月在上级医院作系统检查,其中狼疮细胞检查为阴性,仍疑诊肺结核。1998年4月,患者突然出现高热达39.5℃,查血常规:血红蛋白75g,红细胞2.54×1012/L,白细胞10.0×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血沉38mm/h,尿常规:白细胞8个/高倍视野,红细胞5个/高倍视野,蛋白(-)。肝功能:谷丙转氨酶50U,结合胆红质4μmol/L,总胆红质10.2μmol/L。肾功能:尿素氯6.25mmol/L,肌酐52.8μ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考虑上呼吸道感染,即给予先锋霉素Ⅴ静脉滴注1周,体温波动在39.1~40.1℃,伴咳嗽。因高热无好转,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抗核抗体(ANA)1∶40呈阳性,抗去氧核酸(DNA)抗体46%(免疫荧光法,正常<20%)。狼疮细胞(+)而确诊,住院11天,终因高热不退,呼吸衰竭而死亡。 体会本例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表现很不典型,主要以肺部表现多年,且X线及CT 诊断缺乏特异性,虽然结核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两种病证,在肺部表现上有相似之处,两者有无联系目前尚不清楚,患者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也可能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医师对有长期咳嗽、贫血病史的青年女性患者都应高度警惕此病,在怀疑的同时,应定期复查红斑狼疮指标。
作者:孙义明;杨道元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肿瘤的临床特点,探析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3年间收治的65例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肿瘤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上腹痛或上腹部不适、黄疸、呕血或黑便、呕吐、发热。内镜检查是诊断十二指肠肿瘤的主要手段,联合影像学检查可提高诊断阳性率。手术是十二指肠肿瘤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十二指肠肿瘤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阳性率,外科手术及内镜下治疗是十二指肠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
作者:刘少泉;韩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皖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急急,皖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请问皖南医学院学报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9月中旬在投皖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皖南医学院学报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皖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请问一下,皖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