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昌健;王斌;姚卫东;金孝岠
目的:分析血清复发梅毒的临床与脑脊液特征,并探讨其与神经梅毒的关系.方法:对24例血清复发梅毒患者行腰穿,进行脑脊液常规、生化、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结果:24例患者中,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4例,疑似神经梅毒患者9例.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升高(≥5×106/L)10例,占41.7%.脑脊液蛋白升高(>0.5 g/L)5例,占20.8%.结论:血清复发梅毒与神经系统受累密切相关,应及早腰穿进行脑脊液检测排查神经梅毒.
作者:郑建峰;蒋法兴;孙振燕;柯烜宇;章婧;周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患者21个心脏占位性病灶,对其发病部位、大小、形态、活动度、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血流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21个病灶中①病灶多位于左心房,其次为右心房;②形态为圆形或类圆形;③边界清晰,无包膜,病灶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存在;④病灶内部回声松散或夹有不均质中等程度回声;⑤病灶多数有蒂,活动度大,部分致血流动力学改变.本研究组经手术病理证实:黏液瘤17例,肉瘤2例,血栓2例.本组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黏液瘤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脏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韩雨农;李国杰;朱向明;张青陵;刘表虎;张霞;张大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显微根管术治疗融合牙根尖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接治的5例融合牙根尖周炎患者,在根管显微镜辅助下对根管进行探查并疏通,选取TFA自适应镍钛根管系统对根管进行机动预备,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配合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根管.结果:5例患牙根管治疗术后2年复查无自觉症状,患牙咀嚼功能良好.X线片显示原有根尖周病变逐渐消失,牙周膜间隙正常.结论:显微根管技术是治疗融合牙根尖周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韦;许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E(ApoE)的测定,探讨两者与LAA型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67例LAA型脑梗死患者和67例健康体检者LP(a)、ApoE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血清LP(a)、ApoE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LP(a)水平与LAA型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障碍、脑梗死容积均呈正相关关系(r=0.756;P<0.001、r=0.800;P<0.001),而血清ApoE水平与神经功能障碍、脑梗死容积均无相关关系(P>0.05);ROC曲线示LP(a)、Apo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8、0.802,佳阈值分别为101.350 mg/L、5.015 mg/dL时,灵敏度分别为0.940、0.657,特异度分别为0.925、0.910.结论:血清LP(a)、ApoE水平可作为LAA型脑梗死的风险评估及预测指标;血清LP(a)水平的高低对于判断脑梗死容积的大小及神经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凌启节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之间甲颏距离(TMD)、张口度在预测困难气道效能中的差异.方法: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患者,术前记录身高、年龄、性别、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张口度、TMD.主要观察指标为是否困难插管,次要观察指标为是否困难喉镜暴露.计算不同性别TMD、张口度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不同性别间TMD、张口度预测困难气道的价值.结果:共纳入1071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98例,女性患者573例,困难喉镜暴露72例,困难插管28例.男性、女性TMD在预测困难喉镜暴露的AUC分别为0.753、0.806,在预测困难插管的AUC分别为0.828、0.841.男性、女性张口度在预测困难喉镜暴露的AUC分别为0.752、0.788,在预测困难插管的AUC分别为0.896、0.855.男性、女性TMD在困难喉镜暴露的标准值为71.5 mm、65.5 mm,在预测困难插管的标准值为70.5 mm、68.5 mm.男性、女性张口度在困难喉镜暴露的标准值为40.5 mm、37.5 mm,在预测困难插管的标准值分别为38.5 mm、33.5 mm.结论:应用TMD及张口度预测困难气道时,男女患者的预测困难气道的截点值不同,女性需要更小的TMD及张口度来预测困难气道.
作者:郑昌健;王斌;姚卫东;金孝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程规范化呼吸功能训练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意义.方法:将我科2015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全程规范化呼吸功能训练.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15年1~7月收治的60例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评价和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呼吸功能训练达标情况、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呼吸功能训练达标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肺不张、肺部感染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并发急性呼吸衰竭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全程规范化呼吸功能训练对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总体是有效的,保证了围手术期患者呼吸功能训练的有效落实.
作者:赵芬;李克敏;周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病(PVD)的相关性及糖尿病合并PVD患者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6月确诊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98例,根据入院T2DM患者的踝肱指数(ABI)分为两组,ABI≤0.9共46例为观察组,ABI>0.9共5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25-OH-D3及空腹C肽、胱抑素C(Cys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及患者年龄、发病时间有无差异,并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25-OH-D3、LDL-C、年龄、病程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LDL-C高于对照组.两组BMI、空腹C肽、尿酸、HbA1c及HDL-C、CysC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合并PVD的发生与25-OH-D3、LDL-C、病程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低25-OH-D3水平对糖尿病合并PVD的发生有潜在预测价值.足量维生素D及LDL-C的达标对PVD并发症的控制与发生有积极意义.
作者:窦家庆;杨启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Treg、Tfh细胞在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ICR雌性小鼠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以猪甲状腺球蛋白(PTg)和弗氏佐剂免疫,合并高碘刺激.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病理学分析小鼠甲状腺组织;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和CD4+CD154+CXCR5+Tfh细胞的比例.结果:模型组TGAb水平为(138.10±12.10)U/mL,高于对照组的(2.46±0.56)U/mL(P<0.05);TPOAb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分析显示模型组甲状腺组织呈轻度炎症改变;模型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为(6.20±3.27)%,低于对照组的(11.74±3.52)%(P<0.05);CD4+CD154+CX-CR5+Tfh细胞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g合并高碘刺激5周时间,可导致小鼠自身免疫发生,甲状腺组织轻度炎症改变;CD4+CD25+FoxP3+Treg细胞参与了早期自身免疫机制.
作者:王茂林;孙斌杰;鲍慧文;张鹏;张浩民;陶梦颖;汤兴丽;刘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细菌对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指标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临床确诊为乙型肝炎患者45例的血液标本,按照加入菌种和浓度的不同,分为1个对照组和9个实验组,通过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HBsAg、HBeAg、HBcAb三项指标.结果:加入不同浓度梯度、不同菌种的血清标本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对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指标结果无影响,提示电化学免疫分析法可能不受细菌因素的干扰.
作者:李婕;方芳;李小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镍钛合金环抱器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固定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123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分别采取保守治疗(非手术组)和应用镍钛合金环抱器固定术(手术组),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及ICU入住天数、胸壁疼痛分级及持续时间、住院持续时间等情况.结果:手术组治疗后感染、肺不张和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例数、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胸壁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均低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镍钛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鹏;黄泽龙;丁以国;李道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MRI平扫及动态增强MRI对宫颈癌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宫颈癌患者MRI平扫及动态增强影像学特征.以病理分期为标准,对肿瘤治疗前MRI分期与临床妇科体检分期的准确性进行比较.在MRI图像上测得肿块容积,并分析其与病理分期级别高低之间的差别.结果:宫颈癌MRI平扫显示为宫颈区异常信号,动态增强早期及延迟期易与周围正常组织区分.42例患者中MRI分期为原位癌5例,ⅠA期8例,ⅠB期9例,ⅡA期17例,ⅡB期3例;临床体检分期为原位癌14例,ⅠA期7例,ⅠB期6例,ⅡA期12例,ⅡB期3例.以病理分期为标准,MRI分期准确率为76.19%(32/42),临床妇科体检分期的准确率为30.95%(13/4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8,P<0.01).在MRI图像上测得病灶肿块平均容积为8.49 cm3.其中ⅠA期肿块容积平均为1.24 cm3(n=9),ⅠB期为4.33 cm3(n=11),ⅡA期为12.28 cm3(n=11),ⅡB期为20.04 cm3(n=6),肿块大小在病理分期级别高低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7,P<0.01).结论:MRI平扫及动态增强对病灶范围清晰显示有帮助,可提高宫颈癌治疗前分期的准确率.测量肿块容积大小对肿瘤术前分期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李石坚;张金平;胡春秀;张冉;汤永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3年6月~2016年6月接受单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共25例.患者采取健侧卧位,全身麻醉.手术切口选择患侧第4或第5肋间,取腋前线与腋中线之间,沿着肋间做4 cm左右切口.结果:25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中转开胸.手术操作时间52~128 min,平均(85±12.5)min,术中失血量50~220 mL,平均(95±10.8)mL,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胸管保留时间2~6 d,平均(3±1.6)d,住院时间4~8 d,平均(6.2±2.8)d.患者随访时间6~42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对于合适病例行单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作者:周伟;张大发;聂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原因,并总结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直肠癌手术患者1182例,术后并发早期肠梗阻21例,总结其临床资料和防治措施.结果:21例直肠癌患者中Dixon手术15例(71.4%),Miles手术6例(28.6%).术后吻合口瘘10例(47.6%),小肠与盆底或腹壁粘连成角5例(23.8%),小肠单纯粘连2例(9.5%),造口旁小肠内疝2例(9.5%),造瘘口狭窄1例(4.8%),肠道多发癌1例(4.8%).再次手术14例(66.7%),其中再次腹腔镜探查4例(28.6%),剖腹探查10例(71.4%),20例治愈,1例未愈.直肠癌术后早期完全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成功率远低于不全性肠梗阻,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减少了术后住院时间,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常见的原因是吻合口瘘(Dixon术)和肠粘连(Miles术),腹内疝也是较常见的原因,同时需特别注意较少见的肠道多发癌可能.术后早期完全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成功率低,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应尽早选择手术时机并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左学良;蔡娟;王俊峰;梁林虎;武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对颅脑手术治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颅脑手术治疗且术中有输血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观察组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输治疗,而对照组术中采用异体输血治疗.结果:①手术前,两组患者血常规、凝血指标、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观察组RBC、Hb、IL-6、IFN-γ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95,P=0.0265).结论:颅脑手术治疗患者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输的疗效良好,具有RBC及Hb维持效果好、免疫功能影响小、术后感染率低等优点.
作者:钟青;谭军;欧阳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甲颏距离(TMD)测量的准确性及男女患者之间的区别,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由具有5年以上经验的麻醉医师通过手指触摸定位的常规方法测量TMD;由另一位麻醉医师采用超声技术定位甲状软骨切迹,并测量.采用Bland-Altman法进行分析,分别计算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触摸定位法测量TMD和超声定位测量TMD的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结果:男性患者的一致性界限(LoA)为-7.4~6.1 mm,女性患者的LoA为-22.6~14.7 mm.男性患者的Cronbachα为0.958,女性患者的Cronbachα为0.438.结论:相对于男性患者,女性触诊法测量TMD的方法其准确性不高.
作者:王斌;金孝岠;陈永权;姚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来本院就诊的被急诊超声初步诊断为小儿急性肠套叠的3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分析其超声影像特点,评估其在小儿急性肠套叠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急诊超声初步诊断小儿肠套叠30例,29例具有典型的肠套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1例可疑肠套叠;经手术或灌肠治疗确诊30例,其中1例合并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腹部联合浅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检出率与单纯腹部超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08,P<0.01).结论: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检查可以提高肠套叠确诊率,降低漏诊率.
作者:武静;朱向明;张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计算机导航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与准确性.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胸椎25例,腰椎15例.其中T102例,T1110例,T1211例,L110例,L27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23~59岁.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计算机导航引导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分析手术的置钉安全性、准确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疗效等指标.根据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估术后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与对照组相比,术后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χ2=5.469,P<0.05).观察组术后未发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拔出、断钉.所有手术过程顺利,无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螺钉大小选择合适.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t=5.052,P<0.05),术中透视次数均减少(t=9.070,P<0.05),手术时间缩短(t=3.613,P<0.05),但早期操作不熟练,时间较长,在置钉数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2,P>0.05).结论:计算机导航辅助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安全性和准确性较好,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疗效满意.
作者:吴天亮;桂召柳;林志祥;陈辉海;赵广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两种检测系统对血清学产前筛查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唐氏综合征筛查检出率,评价两种系统筛查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方法:选取60例中孕期妇女血清标本,分成2份,分别利用广州丰华TALENTⅡ型筛查系统和PE公司Auto DELFIA1235筛查系统进行血清标记物AFP和free-β-HCG的检测,利用系统自带的筛查软件分别计算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值,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筛查系统测定AFP、free-β-HCG的结果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系统检查结果的相关系数(r)均>0.985(P<0.001),偏倚在允许范围.两种系统唐氏综合征筛查阳性结果按临界风险、高风险分丰华系统为9例和5例,PE系统为13例和5例,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筛查系统对唐氏综合征的检出率,丰华为2例,PE为3例,经McNemarχ2检验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两种筛查系统尽管检测方法原理不尽相同,但筛查结果基本一致,本科室使用的国产血清学筛查系统能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许芳;张敏;王玉萍;付夏;朱翔;凌利;武其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方法:对293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激光光凝术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并观察效果.结果:293例(489只眼)DR患者行激光光凝术治疗后,178例(284只眼)患者视力增进,102例(189只眼)视力稳定,8例(10只眼)视力有所下降.结论: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可使经激光凝固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恢复良好.
作者:钱丽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水通道蛋白3(AQP3)对胃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RT-PCR、Western-blot实验检测胃癌细胞株中的AQP3表达水平;小干扰RNA构建AQP3低表达细胞系;CCK-8增殖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水平;Western-blot检测细胞自噬水平,透射电镜观察自噬小体数目.结果:胃癌细胞AQP3表达水平较高;与干扰前相比,AQP3低表达细胞系中胃癌细胞增殖水平降低(P<0.05),凋亡水平提高(P<0.001),自噬标记蛋白LC3Ⅱ水平降低(P<0.001),P62表达水平上升(P<0.001).结论:AQP3在胃癌细胞中高表达,干扰AQP3可通过降低自噬水平促进细胞凋亡,进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提示AQP3具有成为胃癌治疗分子靶点的潜能.
作者:高励斌;张强;陈亮;徐皓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