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南
目的:分析观察在治疗慢性胃炎时实施个体化饮食护理和行为心理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时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治疗护理基础上再进行个体化饮食护理和行为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实施个体化饮食护理和行为心理干预可以明显的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的推广及使用。
作者:王成娟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对大活络胶囊抑制血栓形成的机制进行探讨,为大活络胶囊用于血栓性疾提供病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以家兔为实验对象,随机选取15只家兔作为实验组(每小组5只),另5只为对照组。实验组家兔在正常饮食中掺杂大活络胶囊喂养一周(设三组不同剂量,小剂量20mg/kg,中等剂量25 mg/kg,大剂量30 mg/kg;对照组家兔予以相同食物喂养但不加药物。7天后对实验组大活络胶囊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及对照组家兔静脉血中PGI2、TXA2、TM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通过检测发现,相比对照组,实验组中加入大活络胶囊的家兔血浆6–keto-PGF1、TXB2、TM值均有趋向正常值范围的改变;实验组中中剂量组6–keto-PGF1、TXB2、TM值都处于正常值之间,好于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结论大活络胶囊抑制血栓形成,是通过对血液中PGI2、TXA2和TM的水平调节来实现的。
作者:罗张风;易颖;石靖;邢健恒;赖洁茹;邓华菲;周琴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应用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雷贝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虽无明显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给予雷贝拉唑治疗,相对于奥美拉唑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加快患者的炎症愈合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芬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5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护理资料,并且观察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患者中由于错过佳的救治时机或者病情太严重而放弃治疗或者死亡者22例,其余43例患者都顺利渡过急性期,经过精心的护理配合后成功拔管,并没有出现呼吸道缺氧、窒息、肺部感染、气管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及早实施气管切开术,并且配合精心、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救治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琳琳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中医称之为消渴病。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及疲乏、消瘦等。其病程长,调治失宜易引发多种急性并发症及慢性神经血管合并症。因此全面、有效地治疗糖尿病,控制病情,促进康复,除药物治疗外,科学、良好的中医护理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
作者:姚立华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探讨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手段及措施,以其提高此类疾病的护理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病情观察、生活等护理。结果13例患儿经过7~10天的住院治疗和护理,体温平,患儿主诉咳嗽、喘憋得到缓解。结论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重点为患儿的生活护理及出院护理,建立起患儿及家属应对疾病的正确心态及方法。同时做好病情观察及体温控制,提高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从而规律服药及复诊。
作者:姜华 刊期: 2015年第54期
骨性关节炎用玻璃酸钠药物治疗与护理及康复指导。
作者:刘世芳;刘智慧;孙伟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胃肠炎治疗中黄连素与诺氟沙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诺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黄连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症状改善情况等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两组之间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急性胃肠炎采用黄连素与诺氟沙星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疾病的治疗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研究总结以护理级别为单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护理方案。方法抽取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住院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单元划分和优质护理。统计两组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问题事件发生率4%,对照组护理质量问题事件发生率12%,研究组护理质量问题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97%,对照组满意度81%,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神经内科采用护理级别单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问题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可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崔肖华;张衍亮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配合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与治疗效果,比较患者护理配合前与护理配合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护理实施之前,患者的血压明显高于护理措施后,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配合护理措施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能够避免患者由于高血压疾病而引发并发症,对控制老年高血压病情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卢晔昕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新生儿的病例分析,结合患儿的病历资料和临床观测,制定出系统的诊疗方案。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要在对患儿健康体征全面评估的基础上,采取一般的给氧治疗等措施或积极的药物治疗,主要药物包括青霉素、酚妥拉明等。
作者:赫泽 刊期: 2015年第54期
总结了27例压疮的分期治疗及护理体会,认为动态、全面、客观、有效地对压疮进行评估,了解病因和发病机理,抓住“预防为主,立足整体,重视局部”的观念,正确掌握其防治及护理技术,对压疮的预防及治愈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孙沛芳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分析探讨输液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收治的800例应用静脉输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到患者发生输液性静脉炎的原因及危险因素:主要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污染因素、输液的速度、剂量以及个体因素等,根据实际因素并采取相关的预防护理对策。同样选择实施护理对策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800例应用静脉输注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前后的输液性静脉压的发生率。结果对比实施静脉炎护理对策之前,实施之后1年的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临床中的危险因素,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解决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李艾霞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观察特拉唑嗪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门诊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人。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8%,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NIH-CPSI症状评分和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变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特拉唑嗪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比单纯使用特拉唑嗪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永章;张国锋;陈国杰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泌尿外科确诊并住院治疗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12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同时,在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70%,有效率是76.6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6.67%,有效率是98.33%。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和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密切医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立哲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对比分析鼻咽癌的CT与MRI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进入到我院进行诊治的鼻咽癌患者80例,均采用CT与MRI诊断方式,对比两组检出率。结果鼻咽部位检测CT检出率41例(51.25%)明显低于MRI检出率54例(67.5%),颅底部位的检测CT检出率10例(12.5%)明显低于MRI检出率33例(41.2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的诊断结果其临床意义更加明显,不管是鼻咽部还是颅底部的检测,其效果都要优于CT,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中南 刊期: 2015年第54期
小儿支气管肺炎属于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在医学中又将其称为小叶性肺炎,常出现在3岁以下的低龄儿童当中,这种疾病的发病时间较短、病情变化较快,在治愈过程中往往会给医护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困扰,病症表现主要以发热、气促、咳嗽和呼吸困难等情况居多。在本次临床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过程中,医护工作人员主要采用雾化吸入的临床治疗形式,利用这种安全性较高、毒副作用较小的新型护理形式,为我国今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安全的治疗方案。
作者:陈怡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疗效,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使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4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由数据可知,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意识恢复、拔管及止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临床麻醉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于建国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探讨小儿流感染嗜血杆菌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小儿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患儿30例的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治疗显效22例,有效8例,有效率100%,均痊愈出院。结论以往氨苄西林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的首选抗生素,可酌情选用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氮苄西林-舒巴钠等联合β-内酰胺酶抑制药的复方制剂,以及多西环素、利福平、氨基糖苷类以及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SMZ/TMP)、喹诺酮类等。合理选用抗生素是治疗成败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姜英红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研究分析≥65岁老年复杂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65岁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的60例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中的60例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引流情况和住院时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急诊手术的比例和观察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情况和观察组比较, 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胆管损伤发生率和观察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5岁老年患者复杂性胆囊炎采取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治疗,不仅仅将手术风险降低,同时也避免了胆道的损伤和大出血,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维玺;徐锟 刊期: 2015年第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