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亮;张亚琳
目的: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其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所接收的8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指导;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指导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对照组中有30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体温升高的现象,而干预组中只有11例患者出现了术后体温升高;且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发生了感染,明显高于干预组中的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比对研究,发现对妇产科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感染的预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加快了患者的健康恢复,具有十分显著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新芝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入住本院治疗的各种心律失常病人78例,所有病人均采用静脉输注胺碘酮的治疗方案,对78例病人进行临床护理,治疗中将药物浓度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选择正确的血管,持续监测心电,若有并发症出现积极处理。结果救治过程中,出现静脉炎的病人有4例;出现血压下降的病人有3例;出现心动过缓的病人有2例。经过相应的治疗以及有效护理后,9例病人的相应病情均有所改善好转。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对采用静脉输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病人有显著的促进康复的作用,不但能够将相关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至低,还能够提升治疗效果以及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雨华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及评价。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56例,随机分成护理组及对照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融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关于手术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为97.44%(76/7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6.15%(36/78),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熊莉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角色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生角色转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到2013年3月在我科实习护生60名为对照组,2013年4月到2014年3月实习护生60名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角色情景模拟教学法,两组护生的出科成绩及带教老师满意度,护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对两组护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的学习成绩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角色情景模拟教学法使护生加深了对护理工作内容的感性认识,加快了角色转变与角色适应,提高了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刘晓华;宫钰;位兰玲;孙丽娜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的药物治疗方法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克罗恩病患者30例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给予一般支持及对症治疗,均有效控制症状。结论由于克罗恩病病情个体差异很大,疾病过程中病情变化也很大,因此治疗方案必须视疾病的活动性、病变的部位、疾病行为及对治疗的反应及耐受性来制定。诱导活动性病变缓解和维持缓解。
作者:高波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索对微生物标本实行革兰染色镜检意义。方法选取268例送检不同微生标本并对其做涂片染色处理,进而接种培养,并对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268例标本中,痰标本167例,尿液标本27例,分泌物45例,其它标本(以胸腹水和脓液标本为主)29例,其中标本不合格13例。合格标本255例阳性培养65例,痰标本,尿液标本,分泌物与其他标本涂片同培养结果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率依次是76.7%,62.6%,87.2%以及80.1%。结论对微生物标本采取革兰染色镜检能够有效检验送检标本质量,避免培养结果出现太大误差,并提升标本阳性检出率,对微生物进行检验过程中应当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作者:高淑萍;朱丽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在改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炎症指标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并与60例2型糖尿病无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8.511,P=0.002<0.05);2型糖尿病患者无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清CRP、IL-6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P<0.05)。观察组血清CRP、IL-6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炎症指标偏高,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后患者的炎症指标明显降低,说明丹参注射液对炎症因子据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作者:毕福影 刊期: 2015年第55期
Dulaglutide是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受体激动剂,适用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尤其对辅以饮食和锻炼的患者效果更好。Dulaglutide是一种新治疗选择,在Ⅱ型糖尿病的所有处理中可单独使用或添加至已存在治疗方案以控制血糖水平。
作者:张金秀;苏会亮;张亚楠 刊期: 2015年第55期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预防是全球范围急待解决的公众健康问题。以往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明了心衰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标志性指标(既A期心衰)。发现有心衰的高危因素的个体是心衰预防的关键步骤。高血压和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衰危险因素,糖尿病、心脏瓣膜病、血脂异常及肾功能不全与心衰的危险性高度相关。但无论是有这些心衰危险因素的患者(A期)或已经有心脏结构异常但还无临床症状的患者(B期),还是已经发展为有临床症状的心衰患者(C期及D期),都可能被忽视而不能快速诊断及适当治疗。因此,提高公众关注心衰意识将有助于正确的诊断及治疗,提高患者对心衰指南的依从性,而且更重要的是重视易导致心衰的危险因素,从而指导治疗。
作者:杨春 刊期: 2015年第55期
手术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它对每一个患者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经历。大多数患者在术前都有各种顾虑,其中对麻醉的顾虑尤为突出,常表现出优心忡忡、疑虑满腹。种种疑虑使患者在手术麻醉之前表现出明显的焦虑不安,为了使患者能安全度过麻醉这一关,我们针对麻醉患者的种种心理,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做好解释和动员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联洲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嘧啶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甲氨蝶呤和柳氮磺胺嘧啶,治疗组加用蠲痹汤。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为61.76%,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联合应用蠲痹汤、甲氨蝶呤和柳氮磺胺嘧啶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牛洁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对基层医院综合护理的全科护理意识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对树立全科护理意识前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观察,促进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的改进,从培养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健康教育宣教、规范护理流程三个方面落实全科护理意识。对树立全科护理意识前后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树立全科护理意识前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2%,4例投诉,占4%;树立全科护理意识后满意度上升为97.5%,在健康教育、病房管理、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基础工作落实情况等方面的满意人数显著增加,无人投诉。结论我国基层医院树立全科护理意识,从护理人员自身素养、健康宣教等方面加强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基层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整体医疗水平。
作者:梁桂珍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0例盆腔炎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另采取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用药不良反应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用药不良反应以及CRP表达水平更低,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腔炎临床用药方案中,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合方案效果满意,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应予以推广和使用。
作者:邹平凡 刊期: 2015年第55期
临床免疫学教学应体现免疫学的前沿性与临床医学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该文指出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差异、基础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知识衔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鑫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观察、评价不同屏障膜在前牙缺失种植术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成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了2012年7月至2014年10月前牙缺失需要骨增量种植手术病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在Bio-oss植骨材料表面覆盖PRF膜,对照组在Bio-oss植骨材料表面覆盖Bio-gide生物膜,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CBCT观察成骨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病例临床效果满意,骨结合良好,CBCT显示术后6个月牙槽骨宽度较术前明显增宽,垂直向和水平向成骨良好,两组成骨效果观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牙区牙槽骨植骨手术中使用PRF膜和bio-gide作为屏障膜均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PRF取自患者静脉全血,制取设备简单,成本低廉,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岳增文;曹选平;刘进忠;闫波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观察采用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脑卒中并发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汤剂和针刺治疗,疗程4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及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比较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刺和中药汤剂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能明显改善病人的吞咽功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胡水勋;林炳茂;邓荣龙;郑尔洪;奚丽龙;朱少君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护理干预情况,旨在制定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案,促进患者病情改善。方法主要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10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主要进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50例,主要进行系统化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情况。结果经过两组临床护理,在患者后期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在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来说,进行系统化的临床护理干预是比较可行的,不仅可以明显降低患者临床感染率,还能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痊愈。
作者:宁芳荣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取的危重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2例和50例。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模式。而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然后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后观察两组不同的不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92.3%,对照组成功率7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方案的总体满意程度为96.1%。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方案总体的满意程度为77.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实施全程护理,能够大大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对病患的抢救成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爱梅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分析2012年度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肝)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预防控制甲肝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甲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商丘市2012年共报告甲肝病例89例,报告发病率为1.21/十万。报告病例多的县(市、区)为永城市、夏邑县、民权县,占报告病例的70.79%,发病率分别为2.34/十万、2.19/十万、1.99/十万。0~9岁组发病率高,占报告病例的26.97%。职业分布中农民、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分别占总病例的52.81%、20.22%、15.73%,无死亡病例报告。结论商丘市甲肝发病率逐年下降,2012年甲肝报告发病率为近年来的新低,说明甲肝纳入计划免疫后有效阻断了甲肝在儿童及学生等重点人群中的流行,今后应继续做好重点人群甲肝疫苗的接种,甲肝病例的监测,学校及幼托机构的卫生监督管理。开展广泛健康教育活动,增强人们的卫生意识,减少甲肝病例的发生。
作者:张冬莉;彭磊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干扰素雾化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确诊为手足口病患儿12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4例,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干扰素雾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疗程5~7 d,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平均热退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干扰素雾化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全红;李仁秋;李源;陈永凤 刊期: 2015年第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