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原因

丽娜

关键词:心内科, 老年, 心源性猝死, 临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原因,为心内科对老年患者治疗心源性猝死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并对其住院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研究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原因。结果引起老年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主要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肥厚性心肌病及肺源性心脏病等,患者在生活中的心理情绪、激烈运动及吸烟饮酒等都是引起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因素。结论由于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因为多种原因会心源性猝死现象,因此,医护人员心内科老年患者的心源性猝死给予高度的重视,对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监护力度。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全程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对护患关系影响的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全程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将选取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实验组采用全程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0%,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6.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8.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系统化健康教育较常规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减少护患关系纠纷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赵金枝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浅谈螺内酯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心力衰竭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针对其发生、发展机制进行治疗。本文就螺内酯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作简要分析。

    作者:李先花;华启云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亚健康的行为表现及治疗

    对亚健康的认识及运用中医理论指导观念配伍中药制剂方剂(验方)对身体亚健康进行干预调理。

    作者:申慧忠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3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护理观察

    因病情需要,重症脑卒中患者需行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而做好相应的护理是确保取得显著效果的重要保证。文章结合实际总结行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以供参考。

    作者:邹珊珊;汪慧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超声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术后心脏重构

    目的:总结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术前后心脏重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证实或是经随访证实的88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总结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术后经多普勒超声评价心脏重构情况。结果随着时间延长,右心继续缩小,左心继续扩大,室间隔回到正常位置,约半年心脏形态趋于正常,心功能恢复正常。结论无论是在哪个年龄阶段发现的ASD,凡符合介入治疗条件的均可考虑行经导管AsD封堵术,年龄不是介入治疗的主要考虑的问题。

    作者:徐曦;杨记康;梁修丽;康素玲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利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利用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进行麻醉后的显效例数为62例,有效例数为26例,无效例数为2例,总有效率为97.78%。结论利用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手术的患者进行麻醉,麻醉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疼痛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龙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治疗中的应用

    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内科急危重症,出血过多将会大大减少患者血容量,造成患者失血性休克,甚至危机患者的生命。上消化道主要病症为头昏、心悸呕血、黑便等,但临床要确诊出血部位有一定的难度,诊断结果不够精确使得治疗效果未能达到佳。而优质的护理干预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有效缓解病症,减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很有必要在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治疗辅以护理干预。

    作者:左玉晶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对股动脉断裂患者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

    我院于2010年以来收治了3例股动脉断裂患者,2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分别是20,28,36岁,均为刀伤,左侧股动脉断裂2例,右侧股动脉断裂1例,当时患者大量失血,被他人用绳索结扎后送入我院。入院时,患者一般状态欠佳,意识清醒,呼吸急促,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大汗淋漓,血压脉搏都测不到,处于休克状态。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护理,对患者行股动脉血管清创吻合术,获得成功。患者经住院治疗后,痊愈出院。出院后半年后随访,患者行走自如,无后遗症发生。

    作者:邢桂芳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仰卧位低血压的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行腰硬联合麻醉对术后仰卧位低血压的护理干预。方法择取2014.01-2014.12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的110例患者,通过计算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一组55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一组5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以预防护理作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降低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不良症状持续时间、麻黄素的应用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行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很容易产生仰卧位低血压症,应充分做好预防护理措施,保证患者血压的稳定性,避免各种不良症状的产生。

    作者:刘允侠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不间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严重脓毒症并毛细血管渗漏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间断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严重脓毒症并毛细血管渗漏(CLS)的疗效。方法按随机原则将严重脓毒症并出现毛细血管渗漏患者分为常规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两组患者均按2012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的早期集束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常规对照组采用间断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每日治疗12小时;治疗组不间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48、72h后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28d病死率。结果治疗组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28d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治疗72h后,治疗组APACHE-II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组治疗后24、48、72h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较常规对照组(24、48、72h)同期明显增高(P<0.05)。结论不间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明显减轻严重脓毒症患者毛细血管渗漏,改善预后。

    作者:许敏;玛依努尔阿力木江;布娅;孙敬;阿依吐尔汗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老年人口腔问题防治与保健

    我国从2010年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至今,老年人的口腔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且不容乐观。老年人在逐渐衰老的过程中口腔的各种组织跟身体的其它部位一样也在变得脆弱。而口腔问题与个人的饮食和形象息息相关,所以口腔问题的防治与保健与保健对于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塑造个人形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相雄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改善和提高手术患者就医体验

    目的:通过对手术患者实施身心评估,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不断优化护理流程,提高就医体验。

    作者:张秀华;丁瑞琪;高宇华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授信者遭遇失信后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探索授信者遭遇失信后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6例授信者遭遇失信后进行测试,并与国内常模对照。结果授信者遭遇失信后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人际关系分显著高于正常人。中度以上焦虑与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50%和57.7%。结论授信者遭遇失信后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是必要的。

    作者:李晓芳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压疮不同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压疮不同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分析二者的相关性,为不断提高压疮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7例Ⅰ-Ⅲ期压疮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单数为研究组,用水胶体敷料治疗压疮,双数为对照组,用百多邦治疗压疮,采集数据。结果研究组各期压疮平均治愈天数远远少于对照组。结论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压疮的治疗效果不同,应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短的时间,达到佳治疗效果,以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王丽霞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在终止妊娠10W~14W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在终止妊娠10W~14W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5年8月300例妊娠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对其给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在终止妊娠,观察终止效果。结果300例中顺利终止妊娠294例,失败6例,成功率98%。结论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实用于已不能行人工流产且达不到羊膜腔注射利凡诺引产终止10W~14W妊娠的病人。用药的关键在于正确使用药物及用药后严密观察病人的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本方法终止妊娠所用的时间短,减轻病人的痛苦,对病人无副作用。

    作者:杨菊花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154例产妇产后盆底肌力筛查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154例产妇产后盆底肌力的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生产方式、不同胎次和胎儿不同的体重等因素对产妇盆底肌力的影响,为产妇产后盆底肌力的康复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包钢三医院分娩的154例产妇,通过阴道指诊法筛查产妇产后2-4个月的盆底肌力,Oxord肌力(modiied Oxord scale)分为0~5(分)级,肌力<3级为产后盆底肌力异常,然后临床分析筛查结果。结果154例产妇肌力>3级有41例,<3级有113例,异常检出率为73.4%。顺产产妇异常的发生率86.8%(59/68)高于剖宫产发生率62.8%(54/86)。经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异常的发生率93.8%(30/32)高于初产妇发生率68.0%(83/122)。新生儿出生体重超重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异常的发生率95.7%(22/23)高于新生儿出生体重正常的产妇发生率69.5%(91/131)。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异常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减少产次、做好产前保健、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及做好产后康复工作是降低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异常的关键所在。

    作者:齐红玉;吕再林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依从性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分析本科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依从性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实施。结果经过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使本科室中心静脉置管不依从性有活动前的90.13%下降至品管圈活动后的45.60%。结论品管圈活动的运用,可以提高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依从性,提高全科人员的团队精神,也提高了圈员的品管能力。

    作者:魏晓辉;刘瑞雪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开颅夹闭颅内动脉瘤术后观察及护理

    颅内动脉瘤手术后的病人采取合适的护理方式能保证术后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本文主要从体位护理、呼吸道的观察与护理、脑室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伤口护理、心理护理等几个方面介绍颅内动脉瘤病人术后观察护理的经验。

    作者:范苏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扁桃体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和扁桃体肥大的主要治疗手段。做好扁桃体术前护理和术后病情的严密观察,特别是术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顺利治愈出院。

    作者:丁洁英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326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分析

    目的:对326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加以分析,评价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326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加以统计,统计并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326例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共167例,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共31例,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科室为儿科、产科和妇科,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表现主要为:用药疗程长、给药时机不恰当、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结论为确保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仍然需要各个部门联合起来,需要全院医务人员的共同关注。

    作者:罗彦安;黄国整 刊期: 2015年第6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