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仰卧位低血压的护理分析

刘允侠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仰卧位低血压, 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行腰硬联合麻醉对术后仰卧位低血压的护理干预。方法择取2014.01-2014.12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的110例患者,通过计算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一组55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一组5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以预防护理作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降低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不良症状持续时间、麻黄素的应用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行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很容易产生仰卧位低血压症,应充分做好预防护理措施,保证患者血压的稳定性,避免各种不良症状的产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摆位技术的研究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摆位误差的变化,大限度减少摆位误差,使鼻咽癌IMRT疗效得到质量保证。方法选择20例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平均年龄52岁。分别在模拟机下摆位,制作个体化头颈肩热塑面罩,治疗前在模拟机下按治疗要求进行体位固定,并拍下正侧位验证片与治疗计划DRR图像比对,治疗中连续六周拍下正侧位验证片与第一次验证平和治疗计划DRR图像比较,测量靶区中心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在第周四放疗20次和治疗第一次对比左右方向X轴,头脚方向Y轴方向上摆位误差发生率较高,前后方向Z轴方向上摆位误差较低。结论通过每周进行位验证片与治疗计划DRR图像比对和改进放射治疗技术,及时纠正摆位误差,提高放射质量。

    作者:秦蕾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在未育者中孕引产后应用克龄蒙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在中孕引产后,未育患者口服克龄蒙促进子宫内膜修复预防子宫性闭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中孕引产术的100例未育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口服克龄蒙组50例)和对照组(未服药组),监测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引产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的时间、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B超测量)等。结果实验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子宫内膜较对照组修复好,闭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未育者行中孕引产、清宫术后,立即使用克龄蒙可使子宫内膜修复好,减少子宫性闭经的发生。

    作者:张伟;胡婷玉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全身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的临床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通过医学试验探究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使用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使用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变化。结果舒芬太尼相对瑞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患者易苏醒,定力恢复时间短。结论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全身麻醉的临床应用过程中麻醉效果均明显,但在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疼痛等方面上舒芬太尼具有较高优势,值得在临床中大力使用。

    作者:苏智霞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改善饮食状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改善饮食状况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7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58喉癌患者,所有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并从身体机能,生理状态、人体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和肠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进行评分。结果干预后指标得分状况较干预前均显著升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提高了疗效和治疗后的生存质量。结论合理护理干预明显改善了患者饮食状况,进而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作者:玲玲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浅谈病区护理安全隐患及整改对策

    病区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中重要的环节,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服务质量,因此,提高护理质量,排查安全隐患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就骨科病区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以大限度地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曾玉春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和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及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患儿52例,将其引发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52例患儿中,引发胆红素血症因素依次为围产因素;新生儿感染;母乳性黄胆;新生儿溶血病;原因不明等。治疗情况:52例患儿治愈48例,占92.3%;留有残疾3例,占5.8%;死亡1例;占1.9%。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引发因素较复杂,临床只有积极查找病因,并采取相应防治性措施,才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几率,对保障新生儿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勇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症肝炎的意义

    目的:研究重症肝炎在临床护理中的干预措施。方法对45例重症肝炎患者通过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患者对护理效果表示满意。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顾莉华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梗死与房颤的相关性研究

    随脑梗死患者年龄增加,房颤比例逐步增高。且房颤所致脑梗死患者病情较其他脑梗死重,预后相对较差。文章结合多项参考资料和文献对脑梗死和房颤间的相关性加以分析。

    作者:王昆;刘玉海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计划免疫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本文通过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计划免疫工作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阐述了当前我国计划免疫工作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需要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协作、需要广大计划免疫工作者消除不利因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各类人群的免疫需求,才能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落到实处。

    作者:郭应祖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荆防败毒散加味治疗牙痛

    牙痛为多种牙齿疾病和牙周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其病因病机以风火、胃火、虚火为多见,而风寒牙痛实属罕见。而荆防败毒散出自《摄生众妙方》,是治疗外感表寒证的常用方剂。为了使初期牙痛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笔者尝试采用荆防败毒散对此类患者进行加味治疗。初期牙痛乃风寒之邪入侵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寒邪凝滞,经脉不通所致,治当袪风散寒止痛。采用荆防败毒散对牙痛患者进行加味治疗,可以起到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的功效,如果治疗可以做到辨证准确,则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文章结合两个具体病例对荆防败毒散加味治疗牙痛的应用体会加以总结,以供参考。

    作者:郑恩红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透明质酸钠联合托特罗定治疗术后膀胱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透明质酸钠联合托特罗定治疗术后膀胱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术后膀胱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1年5月至2014年11月,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托特罗定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透明质酸钠联合托特罗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膀胱炎患者治疗前后尿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初始尿意容量(FDV)、大膀胱容量(MCC)及大尿流率(Qmax))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膀胱炎患者治疗后尿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术后膀胱炎患者采取透明质酸钠联合托特罗定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尿动力学参数,疗效显著。

    作者:张玉明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全程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对护患关系影响的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全程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将选取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实验组采用全程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0%,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6.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8.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系统化健康教育较常规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减少护患关系纠纷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赵金枝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伶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正畸牵引埋伏牙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正畸的方法牵引埋伏阻生牙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埋伏阻生牙经外科开窗后应用正畸的方法进行牵引治疗,并观察疗效和时间。结果除1例因埋伏阻生牙位置过深且患者年龄较大未能成功牵引,其余15例均牵引成功,取得较好的疗效,有效率93.75%。牵引时间平均需要11.4个月。结论正畸牵引的方法可有效应用于埋伏阻生牙的保留和治疗。

    作者:陈殿斌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家庭中的应用前景

    随着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医学的迅速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得到极大提高,早产儿成为当今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关早产儿护理干预的研究也很多,文章就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家庭护理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刘娜玲;林琼娥;廖彩凤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冠心病的护理要点

    目的:分析总结冠心病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42例冠心病患者,对其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全面的护理措施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且病情逐渐好转。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辩证护理要点,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保证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晶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关于国外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部分文献之重新分析:反思》英文摘要与说明

    笔者著述《关于国外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部分文献之重新分析:反思--肝移植术后并发或严重呕吐导致的疑似VB1缺乏系列症、低钾性肌麻痹与碱中毒性脑病》终于于2012年见刊于《河南大学(医学版)》[1]。

    作者:张海鹏;张力;杜长生;陈宗羡;曾伏虎;翟所鑫;李玉清;刘庆梅;朱玉忠;王荣明;杨子军;闫四梅;陈萌;崔松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臂踝脉搏波速度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并探讨心血管病患者的臂踝脉搏波速度的临床具体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96例心血管病高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身高、臂踝脉搏波速度、腰围、体重、心率以及血压等指标情况。对比分析高臂踝脉搏波速度组和低臂踝脉搏波速度组的危险因素情况。结果低臂踝脉搏波速度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46.8%,高臂踝脉搏波速度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臂踝脉搏波速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收缩压、年龄、脉压等。结论心血管事件的高发人群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臂踝脉搏波速度较高,且心血管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收缩压、年龄以及脉压等。

    作者:热比古丽·艾买提;玛合甫扎·阿巴白克力;努合尼木·衣斯拉木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中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进而威胁生命,且病后大部分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患者、社会、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本文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对62例中风患者进行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吴玉茹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不间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严重脓毒症并毛细血管渗漏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间断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严重脓毒症并毛细血管渗漏(CLS)的疗效。方法按随机原则将严重脓毒症并出现毛细血管渗漏患者分为常规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两组患者均按2012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的早期集束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常规对照组采用间断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每日治疗12小时;治疗组不间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48、72h后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28d病死率。结果治疗组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28d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治疗72h后,治疗组APACHE-II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组治疗后24、48、72h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较常规对照组(24、48、72h)同期明显增高(P<0.05)。结论不间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明显减轻严重脓毒症患者毛细血管渗漏,改善预后。

    作者:许敏;玛依努尔阿力木江;布娅;孙敬;阿依吐尔汗 刊期: 2015年第6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