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智霞
目的:观察射频联合小针刀微创治疗腰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病患者86例,对86例腰椎病患者进行射频联合小针刀微创治疗,记录患者在治疗前后的VAS评分,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6例腰椎病患者在治疗后的VAS评分为(2.56±0.60)分,明显低于患者在治疗前的VAS评分(8.19±0.7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腰椎病患者中,有55例患者为优,28例患者为良,3例患者为差,优良率为96.51%(83/86)。结论采用射频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病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推荐临床应用射频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病。
作者:张航;翁永芳 刊期: 2015年第64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心力衰竭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针对其发生、发展机制进行治疗。本文就螺内酯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作简要分析。
作者:李先花;华启云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加强医院内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防止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从管理、临床使用、院内回收及环保部门处理。结果医院感染率曾逐年下降。结论中心库房管理、医院感染三级网络组织机构重视的结果。
作者:张丽丽;田素敏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患不良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掌握沟通技巧,改变传统的护理理念。结果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结论采用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对于提高儿童输液室的工作水平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月明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分析自重颈椎牵引装置应用于颈椎病交感症状中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有交感症状颈椎病9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所用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52例患者在其基础上应用自重颈椎牵引装置治疗,对比两组VAS、PPI评分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两组治疗1-3个月及4-6个月后VAS、PPI评分均降低基础上,其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1~3个月及4~6个月后复发次数均比对照组少,且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重颈椎牵引装置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交感症状,提高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黄红霞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术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NSE及S100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0例心肺复苏术后患儿脑脊液及血清中NSE及S100蛋白在第24小时及第7天变化情况,并与患儿脑损伤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0例心肺复苏术后患儿脑脊液及血清NSE、S100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增高程度与患儿脑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NSE r=0.934;S100 r=0.938。结论NSE、S100蛋白作为神经系统损伤标志物可以较早反映出心肺复苏术后脑缺血缺氧性损害,对于脑损害程度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刘敏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解除宫外孕病人的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方法找出焦虑的因素,对症护理。结果普遍病人、家属能正确对待手术治疗。结论护士的心理护理,医生的精湛技术,家属的理解配合,使患者能正常的回归社会、有着正常的家庭生活。
作者:王惠琴;红梅 刊期: 2015年第64期
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受集体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聚集性疫情。文章结合实际,对某少数民族大学暴发结核病疫情加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供参考。
作者:马立侠;雷静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探究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总结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收治的5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即克林霉素联合阿米卡星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克林霉素、阿米卡星与康妇消炎栓配合热盐外敷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慢性盆腔炎患者给予克林霉素、阿米卡星与康妇消炎栓配合热盐外敷联合治疗,能够收到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能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信翠 刊期: 2015年第64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容易并发肺部并发症,根据目前统计发生率在30%-50%,其中有20%-25%的患者病情严重,1周后死亡者,80%是死于肺部并发症。因此降低肺部并发症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张照立;王辉;冯金州;王富启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研究中医中药理论对于痰症证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中医中药方法对于痰症的分型、病因分析以及治疗措施。结果分析出了运用中医理论治疗痰症的方法。结论中医中对于痰症的治疗,首先需要分析其病因,因势利导,研究其治疗措施。
作者:王建雄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探讨膀胱脂肪瘤与肾癌在染色体基因结构异常方面是否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膀胱脂肪瘤合并肾癌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结果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根治性右肾切除术,病理检查所见:1.肾组织,可见弥漫分布、胞浆空亮,胞核有异型性的癌细胞;2.纤维脂肪组织。检查结论/诊断:1.(右)肾透明细胞癌;2.(膀胱)纤维脂肪组织。结论脂肪瘤遗传学方面研究示本病与12q、6p、13q染色体改变有关。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与染色体基因结构异常相关,异常基因有相对集中区域,如3p、14q和5q等。该例膀胱脂肪瘤与肾透明细胞癌在遗传学染色体方面没有共同的染色体的改变,考虑两者的存在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疾病。
作者:李君贵;姜山 刊期: 2015年第64期
依托泊苷本药为鬼臼脂的半合成衍生物,为周期特异性抗癌药物,是治疗小细胞肺癌一线药物之一。但其也会使患者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等。今年,1例被诊断为左肺恶性肿瘤的患者在应用依托泊苷注射液后出现全身瘙痒症状合并一过性视力下降,并出现黄视和红视等。这种因依托泊苷引起瘙痒合并视觉改变的情况实属罕见,临床医生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在使用该药物前,要增加和患者的沟通、交流,以掌握患者的用药史和药物过敏史,用药后要对患者的用药反应加以严密观察,必要时做好预处理和急救措施。
作者:宁博;邓卫国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探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9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杜雷;梁德红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宫腔镜在纵隔子宫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纵隔子宫超声诊断和宫腔镜治疗结果。结果超声联合宫腔镜能够较为准确的诊断纵隔子宫并可以在超声引导下宫腔镜成功完成切割子宫纵隔手术。结论超声联合宫腔镜能够较好的诊断和治疗纵隔子宫。
作者:陶宇清;孙国祥;张卫平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研究重症肝炎在临床护理中的干预措施。方法对45例重症肝炎患者通过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患者对护理效果表示满意。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顾莉华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笔者著述《关于国外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部分文献之重新分析:反思--肝移植术后并发或严重呕吐导致的疑似VB1缺乏系列症、低钾性肌麻痹与碱中毒性脑病》终于于2012年见刊于《河南大学(医学版)》[1]。
作者:张海鹏;张力;杜长生;陈宗羡;曾伏虎;翟所鑫;李玉清;刘庆梅;朱玉忠;王荣明;杨子军;闫四梅;陈萌;崔松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探索授信者遭遇失信后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6例授信者遭遇失信后进行测试,并与国内常模对照。结果授信者遭遇失信后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人际关系分显著高于正常人。中度以上焦虑与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50%和57.7%。结论授信者遭遇失信后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是必要的。
作者:李晓芳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总结急诊门诊医师手卫生的干预措施,提高医师的手卫生依从性。方法分析急诊门诊医师手卫生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急诊门诊医师手卫生问题主要包括手卫生医师淡薄,手卫生合格率较低,洗手依从性低,且医院的手卫生设施不完善,未给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洗手环境;经过有效的干预后门诊医师的手卫生依从性得以提高。结论急诊门诊医师的手卫生依从性较低,进行有效的干预势在必行,应从提高医师的洗手意识开始,加强手卫生监督管理,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为医务人员提供完善的洗手、干手设施,提高手卫生效果,以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徐洪山 刊期: 2015年第64期
我院于2010年以来收治了3例股动脉断裂患者,2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分别是20,28,36岁,均为刀伤,左侧股动脉断裂2例,右侧股动脉断裂1例,当时患者大量失血,被他人用绳索结扎后送入我院。入院时,患者一般状态欠佳,意识清醒,呼吸急促,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大汗淋漓,血压脉搏都测不到,处于休克状态。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护理,对患者行股动脉血管清创吻合术,获得成功。患者经住院治疗后,痊愈出院。出院后半年后随访,患者行走自如,无后遗症发生。
作者:邢桂芳 刊期: 2015年第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