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4例普外科患者术后应用参附注射液的效果分析

王莉

关键词:普外科, 患者, 术后, 参附注射液
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患者术后应用参附注射液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近年来行手术治疗的64例普外科患者,按照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2例,术后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普外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治疗组患者应用参附注射液,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不管是在肛门排气时间上,还是血流病变因子变化、术后康复情况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外科患者参附注射液,有助于患者症状的改善,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病区护理安全隐患及整改对策

    病区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中重要的环节,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服务质量,因此,提高护理质量,排查安全隐患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就骨科病区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以大限度地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曾玉春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5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单纯采用莫沙必利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乾勇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股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及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被诊断为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共52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采用单纯植骨术,36例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术,10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对52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根据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2例患者中,根据术后随访结果,48例患者恢复状态优良,4例患者恢复状态差或者骨折未愈合。结论对于股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患者,应根据其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配合相应的术后功能锻炼,能有效达到骨折愈合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杜荣明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两年收治的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得以控制,但干预组患者的控制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应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地提高血压控制率,在临床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王海珠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授信者遭遇失信后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探索授信者遭遇失信后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6例授信者遭遇失信后进行测试,并与国内常模对照。结果授信者遭遇失信后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人际关系分显著高于正常人。中度以上焦虑与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50%和57.7%。结论授信者遭遇失信后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是必要的。

    作者:李晓芳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胎儿法洛四联症的超声诊断

    胎儿典型法洛四联症的主要声像图特征是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肺动脉内径较主动脉内径窄,右室前壁增厚不明显。超声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文章结合具体病例对胎儿法洛四联症的超声诊断情况加以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李群芳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全麻支撑喉镜手术治疗会厌囊肿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全麻支撑喉镜手术是治疗会厌囊肿的主要手段。做好会厌囊肿的术前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病情的观察,特别是术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防止并发症及有利康复将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创伤患者低体温护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低体温护理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将84例在我科住院行创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部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体温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手术体温变化、苏醒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体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寒战和低血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患者手术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低体温护理,能有效保持患者手术过程中体温,降低寒战及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护患交流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全程应用

    目的:探讨护患交流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全程应用取得的效果。方法护士在为肿瘤患者插PICC置管中进行交流,了解肿瘤患者在穿刺前,穿刺中,穿刺后的心理状态和感受,使患者在佳状态下接受PICC置管。结果通过护患交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加强护患之间的理解与相互配合,使工作能顺利进行,同时也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结论全程无间断交流不仅建立了良好的护患沟通平台,也促进了PICC置管这项新技术的顺利开展。

    作者:李阳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健康教育在肛肠科的应用

    目的:肛肠科手术治疗一般手术比较小,手术时间比较短,住院时间较长,患者痛苦比较大,伤口愈合时间长。方法我通过对患者心理行为、生活行为给予健康指导,对手术后注意事项、饮食习惯等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对180例肛肠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三个月随访期间无1例出现并发症,且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率为100%。结论减少疾病痛苦和复发以及意外事故的发生,增强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心和满意度,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刘煜婧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对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的研究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病理特征,总结发病规律,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并根据疾病的分类进行治疗与护理。结果手足口病的发病场所多为家庭聚集处或部分集体机构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且婴幼儿为易感人群,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手、足、口甚至肛周发疹,其中部分重症患儿的肺部、肝脏、神经系统、心脏等器官会发生病变,重者威胁生命。结论对于手足口病患者要做到及时的诊断,有效的治疗,并做好护理工作,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黄晓辉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经验

    血液透析是抢救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它替代了正常肾脏的部分排泄功能,是一种血液净化疗法。

    作者:马林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直流电离子导入正清风痛宁治疗疼痛

    目的:直流电离子导入药物正清风痛宁治疗对减轻、缓解各种痹症导致的临床疼痛护理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14年全年中医科病房收治的54例使用直流电离子导入药物正清风痛宁辅助治疗痹症、痛痹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使用疼痛分值评分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①病程10年以下,疼痛第二天分值降低,②病程10年以上,疼痛5天后有好转,7天后明显好转,③病程20年以上9天后疼痛缓解,19天后明显好转。④病程40年以上1人,经直流电辅助治疗2个疗程后无缓解,疼痛分值无变化,后选用其他治疗方式。结论直流电辅助治疗对疼痛治疗有意义。

    作者:张丽春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2例偏头痛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状况以及偏头痛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偏头痛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缓解偏头痛症状,减少复发,此方法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海艳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冠脉CT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冠脉CTA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4月-2015年4月接收的78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对其实施冠脉CTA进行检查,观察并记录采用此种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的准确率以及与冠脉造影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全部冠心病患者经冠脉CTA检查后发现病变冠脉与经冠脉造影检查的结果相似,但冠脉CTA的诊断率更高。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取冠脉CTA进行检查能够提高检查的准确率,其操作方法更加简便,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冠心病的检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学武;申洪宪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压疮不同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压疮不同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分析二者的相关性,为不断提高压疮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7例Ⅰ-Ⅲ期压疮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单数为研究组,用水胶体敷料治疗压疮,双数为对照组,用百多邦治疗压疮,采集数据。结果研究组各期压疮平均治愈天数远远少于对照组。结论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压疮的治疗效果不同,应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短的时间,达到佳治疗效果,以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王丽霞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74例老年外科急腹症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外科急腹症的诊治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74例老年外科急腹症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诊治特点。结果74例老年外科急腹症病例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其中手术治疗26例,非手术保守治疗48例,治愈62例,好转9例,死亡3例,临床治疗有效率95.95%。结论老年外科急腹症患者具有全身组织器官处于退行性变化,生理储备功能降低,身体防御功能低下等特点,容易出现并发征,临床诊治时应仔细观察、全面检查与分析,避免漏诊误治,才能提高老年外科急腹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黄亮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艾灸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不稳定膀胱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艾灸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不稳定膀胱的护理干预,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将50例TURP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护及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在拔除尿管时开始加用艾灸干预。比较两组不稳定膀胱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不稳定膀胱的症状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艾灸护理干预能降低TURP术后不稳定膀胱的发生。

    作者:黄中人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4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的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绞痛11例,心肌梗死7例,脑梗死4例,脑出血12例,冠心病14例,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选择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正确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和检查结果,进行系统性的针对治疗和护理,有助于控制病情,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高俊强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肝癌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进展

    肝癌的高复发率使得预防复发转移成为世界瞩目的问题。循环肿瘤细胞(CTC)的出现为预防肿瘤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将会对当前国内外CTC的检测和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作者:宋锐;王万祥 刊期: 2015年第6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