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栋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尤其发展至上世纪70年代,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了一门系统性的研究学科,同时也成为了一项完善的管理内容。文中对妇产科护理风险出现的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营地方式,以期有效提升妇产科护理效率。
作者:王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椎间盘退行性变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的迅速发展以及对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研究的深入,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变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 Wnt/β-catenin 通路在椎间盘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椎间盘退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姜海娜;王文一;刘光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手术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资料,探讨其手术疗效。结论脊髓损伤患者根据脊髓受压的部位和范围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争取早期手术,可有效地改善脊髓功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透视下闭合复位加压空心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3月6月我科采用透视下闭合复位加压空心钉固定治疗的4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过程及术后随访结果,采用Harris 评分系统对随访结果进行功能评价。结果4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至60分钟,平均38分钟。出血5~20ml,平均8ml。经过6~36个月平均23个月随访,骨折愈合36例,时间3~12个月,平均7.6个月,骨折不愈合5例,其中3例股骨头坏死。Harris 评分:55~100分,平均(88.6±14.7)分,其中优26例,良9例,中3例,差3例,优良率85.4%。结论透视下闭合复位加压空心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费用低,疗效满意。
作者:黄朝国;吕文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1病例介绍X X,女,54岁。上世纪90年代末因上前牙邻面龋行11、21、22镍铬烤瓷活髓牙单冠修复。2011年因11、21出现间隙就诊,检查:11、21唇倾,间隙2mm,松动Ⅰ°-Ⅱ°;牙片11、21牙根重度吸收,22牙根正常;牙龈无红肿、无牙周袋。患者无自觉症状,否认外伤史。拔除11、21,见牙根仅存4mm,腭侧可见牙石,表面不平,去冠后的牙体未见原发或继发龋坏,未见牙扭转及牙体预备过量情况(如图)。
作者:甫京京;张莉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讨论骨科肿胀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因肿胀、体温高,使患者食欲不振,因此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创伤早期局部可行冷敷,如用冰袋、冰水纱布覆盖伤处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使损伤破裂的小血管及时凝固止血,减轻肿胀;后期可采取中药熏洗,促进回吸收,减轻肿胀。
作者:吕志丹;邹玉杰;张忠杰;许冬梅;李羚玮;徐连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开展以人的健康为核心的医院健康教育活动,使医院由单纯的医疗服务走向以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方法以护理程序为基础进行系统化的健康教育;集体化教育与个体化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通过语言、图文、形象化、电化及实践教育等灵活多样、各具特色的形式进行的健康教育;运用人际传播的技巧进行的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一种治疗手段,也是人们预防疾病保持和促进身心健康的必要方法;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组成部分,是临床护士的重要职责。结论科学的实施健康教育对促进病人的康复及预防保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强化行为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所有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常规诊疗和行为干预指导,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强化行为干预。比较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糖恢复正常的例数。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正常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强化行为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降低有促进作用,对临床治疗糖尿病有重要的意义,可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王俊英;侯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护理措施和临床观察。方法将我们科室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47例患儿随机其分为两组并分析讨论。对照组的2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23例患者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询问观察组与对照组3天后患儿的大便次数,同时观察患者对治疗的态度。结果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患者大便次数以及患者态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于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后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迪丽班·阿不都吾甫;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扶正化瘀法”对肝硬化患者脾切除及门奇断(分)流术后门静脉栓塞的预防及疗效观察。方法将72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以“扶正化瘀法”治疗;对照组以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门静脉栓塞发生几率的差异。结果两组在门静脉栓塞发生几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5年中治疗组仅1例出现门静脉栓塞,发生比率为2.5%;对照组7例出现门静脉栓塞,,发生比率为21.88%。两组比较,治疗组有效地预防了门静脉栓塞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可极大地延长患者的寿命。结论“扶正化瘀法”具有补益正气,调节免疫,活血化瘀、降低血液粘稠度等功效,其一方面通过补益正气抗邪外出而降低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活血化瘀,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有效地预防了血栓形成,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生命。
作者:王伟善;庞灵烈;刘炳伯;向丹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对下肢创伤患者应用骨科牵引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本院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经骨科牵引术治疗的下肢创伤患者24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骨科牵引术治疗后,23例患者疗效满意,1例患者虽然没有完全康复但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突出;对其进行平均半年时间的随访,患者均无出现相关并发症状,肢体功能恢复效果令人满意,生活没有受到严重影响。结论对下肢创伤患者应用骨科牵引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术后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迟兴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入院的1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额外给予通心络胶囊和卒中单元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治疗的有效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实验组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2.2%,明显高于对照组68.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是显著的,值得推广。
作者:高长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0引言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基层医院及社区门诊常见急诊病症之一,其中患者约50%的死亡是在发病后住院前延误造成。因此,首诊医生急救意识应是及时就地争分夺秒进入救治程序,恢复心肌血流灌注是关键,对预防心室颤动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1~3],本组14例首诊医生就地抗凝溶栓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谢文龙;罗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细菌性痢疾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研读,结合患者的病征观察和传染病临床实践,制定出系统的护理方案。结论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首先是按消化道传染病进行隔离,做好休息饮食护理、做好病情观察及症状护理,确保控制传染源,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健康平稳安全。
作者:王明玲;姜彦春;赵长丽;刘国杰;苏丽;许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电烧伤病人的临床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电烧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中麻醉方法的选择,为以后的临床用药做好准备。结论对于电烧伤患者进行麻醉处理,不仅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能达到顺利完成手术的目的。
作者:王金鹏;罗宏柏;郑万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观察标准外伤开颅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患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和标准外伤开颅术,术后治疗方法一致,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采用 Gos 预后评分标准,对照组恢复良好率、病死率分别为32.6%、26.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病死率分别为59.2%、12.2%,观察组的恢复良好率比对照组高,病死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良好,具有积极临床意义,值得深入探讨和推广。
作者:曹泽成;张传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52例白内障患者为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和分析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显示视力水平有所改善,并发症患者经过处理均全部治愈。结论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创伤性小,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阿西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加特布他林在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作用。方法观察近3年我院儿科住院2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20例,加特布他林组。布地奈德加特布他林加特布他林治疗。结果加特布他林治疗,(P<0.01)。结论加特布他林治疗,,扩张支气管,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登清;魏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分娩的临床处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前来就诊的多位孕妇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病历资料和妇产科临床观测,制定出针对性系统性的诊疗方案。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分娩首先考虑因素有血糖控制情况、胎儿成熟度、是否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肾脏情况及眼底等,妊娠方式应根根据患者的病症特点,采取个性化的处理措施,确保母婴健康平安。
作者:宫喜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无痛胃镜检查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3年收治的经本院无痛胃镜检查患者36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根据胃镜常规术前检查的操作要求,在确保相关抢救设备到位后给予异丙酚,等患者身体反应消失且肌肉放松后对其进行插镜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检查过程及检查后无出现不适感觉,满意率为100%。结论无痛胃镜检查术能够有突出的诊断效果,且检查过程中不会对患者造成损害,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运起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