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华;龚秀英;胡志斌;谭伟;钟巧云
目的:探究对再次剖宫产术娩头困难的产妇应用剖宫产产钳解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至2013年收治应用剖宫产产钳解决的再次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产妇5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本院收治再次剖宫产术徒手解决娩头困难的产妇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产妇各项手术指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手术至胎头娩出时间、产妇子宫切口撕裂事件发生概率、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颅内出血事件发生概率等均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应用剖宫产产钳解决再次剖宫产术娩头困难的效果相对于徒手助娩更具优越性,帮助胎儿尽快娩出并降低母婴分娩后并发症事件出现概率,给母婴健康提供足够的保障。
作者:周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评价造血生长因子联合生血丸对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Ⅲ度,Ⅳ度)的疗效。方法病例选择,自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经临床病理学、免疫学分型确诊为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重度骨髓抑制的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白细胞介素11(il-11)皮下注射1.5㎎/d;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200~400μg/d;同时服用生血丸(我院自制制剂)2粒每次,每天2次,用1~2周,具体停药时间以外周血细胞恢复情况而定。对照组:(齐鲁制药)白细胞介素11皮下注射1.5㎎/d;(齐鲁制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200~400μg/d;用1~2周,具体停药时间以外周血细胞恢复情况而定。记录两组患者骨髓抑制引起的外周血细胞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外周血细胞恢复至正常范围所用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范围所需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P<0.0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造血生长因子联合生血丸治疗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疗效明确,具有协同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增云;满孝蕊;王燕;陈亮;燕彩霞;陈树泉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在小儿急性喉-支气管炎的治疗中应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疗法的效果,并提出一些护理经验。方法对2011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喉-支气管炎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0例,将给予吸氧、抗生素等常规治疗者设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治疗的条件下施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者设为观察组,评估两组的临床治疗结局,提出护理措施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93.3%的临床疗效,较之对照组的70.0%,差异明显(P<0.05)。治疗期间两组未有1例出现严重不适。结论为急性喉-支气管炎患儿提供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能够取得确切疗效,并且配合以积极的护理干预,还可避免不良症状的发生,值得临床普及。
作者:章玲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运用七氟醚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共60例,根据简单抽签法将其分成例数相同的2组,在麻醉诱导后,给予两组提供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并将使用异氟醚麻醉维持者纳入对照组,将实施七氟醚麻醉维持者纳入观察组,分析并评估两组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在t1时点的MaP与Hr值相仿,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2和t3时点,观察组的Mar与Hr值要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主呼吸恢复、镇痛与拔管等时间方面,观察组要显著性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运用七氟醚进行麻醉处理,能够在维持患者体征稳定的同时,发挥更好的麻醉镇痛效果,且术后苏醒时间短,适合普及使用。
作者:秦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踝关节体位对下胫腓联合损伤X线诊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140例成人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分析,通过4个不同体位进行X线摄片诊断,比较不同体位对下胫腓联合间隙投影(tfcs)值。结果中立位组和外旋位10°组的tfcs值、检出率与内旋位15°组、内旋位25°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内旋15°~25°是下胫腓联合损伤X线诊断的理想体位,能够减少测量偏差,准确判断下胫腓联合损伤。
作者:谭桂萍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膳食营养摄入和钙铁锌水平的关系,从而为婴幼儿的膳食搭配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定期健康检查的90例婴幼儿进行营养膳食分析和血清的锌钙铁水平检测。结果锌缺乏组患儿脂肪功能过剩,铁缺乏组患儿维生素c摄入量不足,钙缺乏组患儿的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剩。与对照组婴幼儿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婴幼儿的膳食营养摄入和锌钙铁水平呈密切相关性,应该针对婴幼儿的自身营养情况,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保持营养均衡。
作者:崔雅学 刊期: 2014年第30期
0引言骨盆骨折可合并血管、神经、膀胱、尿道、直肠和女性生殖道损伤等,故临床护理特别重要。我们自2011年12月采用辩证施护方法护理骨盆骨折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陆双玲;王永红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侧枝循环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sWi)的表现及其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选择46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出现24小时以内)进行常规Mri和sWi检查,并在2周,3个月内进行复查。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周围侧枝血管的显示程度进行分级。得出相应临床niHss评分,并与sWi显示程度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有34例显示梗死周围侧枝血管的存在,占比例为74%。其中ii级显示16例(占35%),i级显示18例(占39%),0级显示12例(占26%)显示程度与临床niHss评分改变有正相关性(rs=0.696, P<0.01)。结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侧枝血管在sWi的表现具有一定特点;量化分析侧枝血管的显示程度,有助于判断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侧枝循环情况,对评价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杨志宏;郭宇;李鑫;王昕光;杨笑一;张代辉;柴家荣;张淑慧;齐燕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本文通过探讨住院患者意外跌倒的原因与防范对策,得出结论:评估高危跌倒患者,识别现存或潜在风险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加强安全教育,控制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作者:赵岚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肺胀的中医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与中医诊疗的基本理论,总结出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案。结论传统中医对肺胀的治疗有独特的作用,必须要全面理解和掌握传统医学的诊疗理论和实践措施,更好的发挥中医的现代临床价值。
作者:高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车祸受伤患者院前急救的相关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012年抢救的105例车祸伤患者进行院前急救,设为观察组,以同期无进行院前急救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急救情况。结果经过院前急救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车祸伤患者进行院前急救,能有效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科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26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可靠,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杨兴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64排ct冠状动脉诊断及诊断价值。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96例经由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和ct动脉成像技术确诊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ctca)用心血管造影(caG)进行检查,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此病的壁冠状动脉的长度、埋藏深度以及壁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结果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中的除了狭窄程度的平均值之外壁冠状动脉的长度的平均值、埋藏深度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由心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能够精准的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和治疗的参考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国立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对比带锁髓内钉及加压钢板内固定对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30例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的股骨干骨折骨不连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0例加压钢板治疗骨不连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术中情况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引流量更少;此外,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更高,骨折愈合周数更短(P<0.05)。结论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后骨不连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引流量少,愈合进程快,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诸多优点。
作者:张雷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特点。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老年组(试验组)283例及非老年组(对照组)25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表现、诱因、病因、合并症、预后。结果上述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有其自身特点,病死率高。
作者:苗玉芹;周晏玲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择发病48h内的急性脑出血患者9o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日常生活能力(adl)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在总体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adl分级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能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有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莹;魏博;张国锋;沈洋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面瘫的针灸治疗方法。方法对面瘫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结论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随着对面瘫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面瘫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并研发了针灸治疗疗法,对面瘫患者及早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延龙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胆管肿瘤病患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方法对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胆管肿瘤病患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并对患者术前和围术期进行护理。结论重视胆管肿瘤病患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同时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更快的康复,提高其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丽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引流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0例患者留置引流管在术后给予精心护理出院后三至六个月随访所得的。结果患者满意。结论更体现优质护理服务贴近现实临床。并发症少,感染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徐文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根据灌肠的目的不同而分为清洁灌汤和保留灌肠。清洁灌肠即通过灌肠导泻,以清除肠道内食物残渣,或有毒物质。保留灌肠多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使灌入的液体在体内留存一定的时间,以使药物在肠内得以充分吸收而发挥作用。在灌肠之前应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争取病人的配合,让其尽量放松,消除紧张情绪。
作者:李震 刊期: 201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