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青毅;邹习忠;冉强;董志鹏;Zhang daoxi;liu Guilong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上呼道感染的降温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由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单纯药物降温的80例患儿为对照组,余者采用药物及物理降温的82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降温效果。结果观察组降温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85.0%,两组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5d内体温恢复正常者比例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患儿,药物与物理联合降温是患儿护理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对患儿预后会产生直接影响。
作者:王智慧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通过分析脑出血各期的Mri征象,评价Mri对该病各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出血的Mri征象,并讨论其各期的诊断价值。结论对于脑出血各期,尤其是亚急性期及慢性期,根据各期的Mri征象,结合ct与相关临床资料,可明确诊断。
作者:王银川;李晨阳;李楠;詹志勇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小儿腹泻病例进行临床回顾和分析。结论小儿腹泻是目前儿科常见、多发疾病、也是婴幼儿时期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的一种严重疾病。因此一定加强小儿腹泻的治疗,临床上根据患儿表现应用相应药物和饮食治疗法,在应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输入量,输入方法等,对患儿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晓英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本文首先简述了新农合制度以及报销程序中存在的问题,继而对如何解决问题提出的相应的处理措施做出了细致的分析,其目的在于完善目前的新农合制度、提高新农合制度对农民的服务质量水平。
作者:张学彬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对病案统计管理系统的数据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方法分析和总结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通过对策干预,确保了统计数据源的正确性,指标口径以及数据计算的严谨性,正确设置系统间的数据接口,充分发挥统计网络互通的作用。结论对病案统计管理系统实施数据质量控制,有效提高医疗工作的效率以及可靠性,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吴小艳;卜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天麻牛膝胶囊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平肝息风止痉、活血化瘀、祛痰通络、滋养肝肾的治疗法则,应用天麻牛膝胶囊制剂治疗面肌痉挛61例,1个月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经治疗1-12个疗程,治愈33例、好转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8%。结论天麻牛膝胶囊治疗面肌痉挛效果良好,且长期服用无任何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洪琪;尹瑞卿;刘衍兴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中风后失眠患者65例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采用针刺法;对照组32例口服西药;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失眠程度、睡眠质量的变化,1周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9%,对照组有效率81.2%。结论针刺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治疗,且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赵宇;王顺 刊期: 2014年第30期
这项回顾性观察研究共纳入了200例1型糖尿病患者,旨在评估平均6年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CSII)期间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研究发现,起始CSII治疗时患者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位8.7%,起始CSII治疗6个月后,患者HbA1c水平降至7.5%(P≤0.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HbA1c水平有增加的趋势,但仍低于CSII治疗前水平(P≤0.001)。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烧伤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结合病人的临床症候采取相应的中医治疗。结论烧伤是常见的外科损伤之一。烧伤不仅伤及皮肤或相邻组织,并能影响全身重要内脏器官。尤其大面积烧伤常并发严重感染及休克,死亡率很高。因此,对于烧伤患者的治疗应给予高度的重视,结合患者的中医临床分型采取科学合理的中医治疗,对促进烧伤患者的痊愈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滕健;李峰;韩晓梅;张红松;郑婉茹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胃管插管方法,以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胃管插管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取改良的胃管插管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胃管插管法,观察两组患者插管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插管成功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轻,两组相比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胃管插管法有利于提高中重度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插管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严丽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本文分析了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根据此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
作者:杨章蓉;宋丹;练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本文对新《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进行了概述,并将新、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进行了对比。通过探究其施行以来对医疗机构的意义,提出在新形势下,医疗机构如何更好的做到精细化管理。
作者:朱丹丹;朱永丽;王学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该回顾性分析评估了使用高剂量甲氨蝶呤防止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出现CNS复发的疗效。该研究纳入200名患者,107名为高复发风险患者,93名为低复发风险患者;均使用R-CHOP或相似的方案进行治疗。给予40名高复发风险患者预防性治疗,33名患者使用甲氨蝶呤联合鞘内脂质体阿糖胞苷治疗,7名患者单独使用鞘内阿糖胞苷。总所有高风险患者中,接受预防治疗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复发频率较低(2.5% vs 12%; P =0.08)。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究尿毒症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出现的心理状况,总结心理护理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70例,随机均匀分为两组,对观察组35例进行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对对照组35例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68.6%;观察组护理有效率达到94.3%,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排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使其在积极的心态下更容易战胜病魔,提高治疗效果,达到提高治愈率的目的。对尿毒症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心理护理这一方式值得在医疗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肝性脑病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医药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30例)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20例)杜秘克联合常规疗法治疗。两组均治疗7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对照组有效率6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蓓琳;管理勤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针对眼科手术护理中产生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提高眼科安全护理管理水平。方法研究分析眼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预防措施。结果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对于改善眼科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结论采取有效管理手段,对有关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加强培训护理人员业务及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等,确保眼科护理安全,使患者加强对医院的信任。
作者:刘敏;孙敬英 刊期: 2014年第30期
分娩是个复杂的过程,产妇受到生理与心理的双重考验。本文对产妇分娩时的心理状态加以分析,采用正确的护理方法能促进产妇顺利分娩。
作者:汤永娟;程岩;欧艳霞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对手术室中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找出防范措施,确保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方法分析手术室中的护理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手术室中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次数有所减少,患者的安全得到了保证。结果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十分必要,应当对手术室的护理加强管理,建立相关制度,杜绝和防范手术室安全隐患。
作者:刘晓波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使用阿司匹林和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治疗两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韩薇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对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合理用药进行指导。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210例患者为主要对象,对这些研究对象进行汇总,并对其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苯巴比妥等药品的病例比分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BZ/VPa、PB/VPa方案在安全性等方面比较好。结论血药浓度监测对于癫痫治疗来说临床意义非常大,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楠;任冲 刊期: 201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