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尿嘧啶配合聚肌胞治疗多发性甲周疣1例

毛广宇

关键词:甲周疣, 临床表现, 治疗
摘要:甲周疣是发生指(趾)甲周围的一种顽固性寻常疣,临床上处理棘手,用传统的激光、微波、冷冻等物理方法或外科手术切除常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创伤大,难愈合,复发率高。我们采取利多卡因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及聚肌胞注射液按1:1:1配制成混合液,于皮损基底处注射的方法,配合口服免疫增强剂转移因子口服液,达到了良好的疗效。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的处理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行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于围手术期阶段行相关干预处理后对术后肠胃功能的恢复及其生活质量的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行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共220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1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干预处理,对照组则只进行常规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肠胃功能的恢复及其远期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的肠胃功能的恢复,以及远期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的提高,两组间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肠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阶段的干预处理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对患者远期预后的生活质量有较大程度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普及。

    作者:许泽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儿童型重症肌无力的针灸治疗概况

    目的:观察以针灸治疗为主的中医治疗对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临床评分方法观察评估针灸治疗对重症肌无力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论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朱宏;李晓宁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浅谈围产期保健工作专人管理的重要性

    目的:研究围产期保健工作专人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对2004至2012年收入我院的6733名建册孕妇和6542名产妇的围产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孕妇建册率为100%,早建率为64.3%,高危妊娠发生率为6.7%,产后访视率为97%,围产儿死亡率为10.3%,婴幼儿死亡率为11.4%,产妇死亡率为30.1/10万,产后六周复查率为77%,经过专人管理,围产儿死亡率显著下降。结论围产期保健工作专人管理极其重要,应加强人们对围产保健的意识,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的专人管理。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感冒的针灸治疗

    目的:分析感冒的针灸治疗措施及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感冒症患者的临床观察,实施对应的针灸治疗。结论感冒多在肺卫,以表证、实证多见,临床治疗时根据症状分别选其穴位,给予补法和灸法。感冒症患者需及早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针灸治疗感冒见效快,且疗效持久,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金红光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消痤颗粒剂联合火针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120例

    目的:观察消痤颗粒剂联合火针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采用消痤颗粒剂联合火针治疗。6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消痤颗粒剂联合火针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的疗效显著。结论消痤颗粒剂联合火针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疗效肯定。

    作者:马林;李倩;孔连委;张宏丽;芦然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DPP-4抑制剂或不增加胰腺癌风险

    在这项基于人群的研究中,研究者对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治疗患者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和磺脲类药物治疗患者的胰腺癌发生率进行比较,随访时间的四分位数间距为5~18月。虽然这项研究受限于治疗周期较短,但是,研究结果仍显示,糖尿病患者起始DPP-4抑制剂治疗后,胰腺癌发生风险低于磺脲类药物治疗患者(HR,0.6),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相似(HR,1.0)。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

    本文通过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检测项目及方法与临床应用,进而得出结论:通过aid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体系的建立,引入临床症状、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有关的新指标,在帮助临床诊治工作中发挥很好的作用。

    作者:陈艳芝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抗病毒药物对于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物对于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方法给予带状疱疹患者局部或全身抗病毒药物治疗。结论抗病毒药物对于带状疱疹治疗效果明显,且可终生免疫。抗病毒药物带状疱疹也有显著效果但对于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无糖型)、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慎用。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Hll)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前应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白细胞单采术治疗,并分析其疗效。结果经白细胞单采术治疗后,48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由平均值179.02×109/l降至平均值116.20×109/l,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下降不明显。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单采后化疗不良反应减少。结论白细胞单采术是缓解高白细胞白血病临床症状的有效方法,患者耐受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刘先桃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46例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结论妇女产后机体全身及局部免疫力下降为感染创造了条件,乳头部潮湿与温度升高,更易造成细菌的感染。免疫力良好者,病变可以停留在轻度炎症或蜂窝织炎期,可以自行吸收。免疫力差者,易致感染扩散,形成脓肿,甚至脓毒血症。因此做好急性乳腺炎的护理工作,对患者恢复健康尤为重要。

    作者:刁乃洁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护士在临床系统化整体护理中的效用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各环节系统化的模式。是世界上先进的护理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护理工作必须从以前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转变。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超声引导下半自动活检技术在乳腺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我们将超声引导下半自动活检技术应用于乳腺占位病变的诊断中,自2011年至2013年对125例乳腺占位病变患者进行了半自动活检组织学检查,取材成功率97.6%(122/125),组织学诊断阳性率100%,平均取材长度10mm穿刺小标本与术后标本病理符合率100%,且无一例并发症。该方法的优点:1影像学检查发现占位病变,而临床触及不明确者,可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2可疑乳腺癌者,可免除局麻手术活检及术中快速冰冻活检。3临床检查初步确定为乳腺恶性肿瘤者,术前可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综合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4超声引导,避免了穿刺的盲目性,提高了取材成功率。5“一针两用”可获得组织学和细胞学诊断。

    作者:丁坤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36例的方式探讨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方式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份到2013年7月份收治的3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结合产妇的再次妊娠分娩方式进行分成阴道试产组以及剖宫产组,对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阴道分娩的成功率为86.7%,阴道试产组的出血量明显剖宫产组低,住院时间比剖宫产组短,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子宫破裂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相仿,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再次妊娠分娩产妇,在合理掌握阴道试产的适应证情况下,选择阴道试产进行再次分娩,更具安全性以及经济性。

    作者:徐晓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简析心悸的中医诊疗对策

    目的:探讨心悸的中医临床诊疗对策。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与中医诊疗的基本理论,总结出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案。结论传统中医对心悸的治疗有独特的作用,必须全面理解和掌握传统医学的诊疗理论和实践措施,更好的发挥中医的现代临床医疗价值。

    作者:潘宇;吴春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消毒供应室实施零缺陷管理探讨

    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护理质量及医院感染的控制,在其管理中有必要引入“零缺陷”管理理念,探讨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和措施,追求和实现“零缺陷”质量目标,进一步提高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确保临床、诊疗、抢救工作的需要,让消毒供应室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作者:毛举桂;钟灿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系统在消毒供应室应用效果观察

    观察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系统灭菌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31日共使用该灭菌系统灭菌1349次,对腔镜器械进行循环灭菌。结果在1349次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循环中,1305次完成灭菌循环后的物品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及生物监测均符合要求。结果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具有效果安全可靠、灭菌期短等优点,保证临床腔镜器械安全快速及时的灭菌。

    作者:吴焕荣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粘停宁预防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粘停宁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方法对100例人工流产病人做回顾性分析,对照组50例单纯予以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联合应用粘停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粘连发生率及患者微循环相关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粘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人工流产术后微循环相关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应用粘停宁安全有效,能明显降低粘连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微循环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闪;张立兰;赵丽芝;张国锋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真菌性食管炎的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真菌性食管炎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的资料进行系统全面分析。结论该病人近年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应引起广大同仁的高度重视。

    作者:王彦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根据科研理论结合我院3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实例,总结科学有效护理措施。结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分期不同,根据相应病状采用不同护理措施才能有效加快患者恢复。患者在经过护理后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转。

    作者:尹桂铭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和处理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结果表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1.8%,其中永久性损伤的发生率为0.7%,根据神经损伤的性质而采取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甲状腺手术中应重视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横断性损伤宜早期进行修复,自体静脉桥接移植是修复喉返神经损伤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绍锋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