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又称心功能不全或“心肌衰竭”)是指心脏由各种疾病引起心功能改变,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表现的一种综合症[1]。老年人随年龄的增大,免疫功能、抗病能力、各器官的储备功能均明显下降,老年人易患心力衰竭,一般病情变化快,较危重,而老年性心衰常见有症状不典型或伴有精神症状为特点,所以在临床工作中,科学、精细的观察和护理对心衰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陈建荣;李咏梅;罗雅玲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藻酸锌钙盐敷料用于混合痔术后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将8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用藻酸锌钙敷料换药,对照组术后用凡士林油纱条换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肉芽生长情况,创面分泌物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藻酸锌钙盐敷料在减轻病人疼痛,减少切口分泌物,促进切口愈合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凡士林油纱条。结论藻酸锌钙敷料作为一种新型换药材料,临床疗效肯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付荣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综合优质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42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并发症改善等预后情况,指导糖尿病的护理实践,探索有效护理模式。结果优质护理组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血糖控制、并发症改善、治愈率、心理焦虑情况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利于疾病治疗与恢复,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王姣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统计我院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64例上报的adr 从患者年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论以老年患者居多;临床表现以皮疹和瘙痒居多,均为静脉滴注。结论,加强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实行个体化给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连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足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度本院妇产科门诊128例因黄体功能不足所致的先兆流产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予肌注黄体酮20mg/d,治疗组予肌注黄体酮20mg,隔日1次,同时服用地屈孕酮10mg,q12h,均用药至症状消失,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82.81%、症状消失时间(5.8±3.2)d 明显短于对照组(8.9±3.5) d、不良反应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12例,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可有效治疗先兆流产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罗玉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认识肝性水肿的形成机制,探讨肝性水肿的治疗措施。方法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总结治疗经验。结论肝性水肿是心血管疾病之一,治疗肝性水肿除改善肝功能和控制原发疾病之外,可根据发病机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限制钠盐和水摄入、利尿、腹腔穿剌、门-腔静脉吻合分流术等。
作者:周秀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并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来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经患者临床资料的研究和分析,采取随机的方式来进行分组,将8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病例分别为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化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应用情况和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化护理服务,除了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同时还可提升手术成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孙铮;孙营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颅内压增高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颅内压增高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根据临床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论颅内压增高综合症是神经内科常见综合症之一。多见于脑疝、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病因有散在性脑炎、癫痫持续状态、脑血栓、各种缺氧性脑病等。对于颅内压增高症患者给予全面健康的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也有积极意义。
作者:赵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究布鲁氏菌病骨关节损害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布鲁氏菌病骨关节损害患者4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病患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2个疗程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后病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后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结论布鲁氏菌病骨关节损害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干预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愈效果。
作者:康俊婷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导尿时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通过我科近五年来术前准备及因各类原因倒致尿潴留现象原因对比分析。结果导尿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是高危侵入性操作。因此对其护理操作要求也具有很高的要求。了解和掌握导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对减少患者痛苦,减少感染机率,缩短治疗时间非常重要。结论排除导尿过程中出现问题能力高低均对患者减少痛苦,降低不适,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曹玉清;蒙虎叶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究宫内节育器(iUd)临床常见并发症。方法研究177例由放置宫内节育器并发症的患者,分析并发症的主要类型及防治措施。结果患者的并发类型主要有出血和疼痛、感染、节育器异位和嵌顿、子宫穿孔四种,分别有56例、34例、25例、47例,其它类型并发症患者有15例。结论医务人员要熟练掌握放置技巧,提高操作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同时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的并发症。
作者:王凤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一项随机试验评估了每隔一日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或安慰剂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女性。对该研究的随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应用阿司匹林的女性心血管疾病和结直肠癌的发生率轻度下降,但这被重大胃肠道出血发生率增加抵消。研究者的竞争风险模型显示,选择性地对65岁以上的女性进行治疗时,风险获益比可能会好。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塞手术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分析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工作,总结经验。结论急性肠梗阻是一种病情危重、发展迅猛的常见急腹症,在行手术治疗之后,需紧密配合做好护理工作。对于此病的围手术期特殊情况的处理,手术室护士应在短时间内安排展开手术,手术室护士应正确配合使用外科吻合器,手术室护士应做好职业标准预防,以避免职业危害。
作者:柴晓丹;王献霞;韩璐;赵琳琳;陈艳华;杨宁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川牛膝在去卵巢大鼠体内的抗氧化及抗衰老活性。方法3月龄雌性 sd 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 组)、单纯卵巢切除组(oVX 组)、高剂量川牛膝组(cH,14g.kg-1.d-1,ig)、低剂量川牛膝组(cl,7g.kg-1.d-1,ig)。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卵巢均被切除。给药12周后股动脉取血处死大鼠,测定血清及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 GsH-Px)活性以及血清丙二醛( Mda)含量,同时取脑行组织匀浆测脂褐质含量。结果川牛膝能提高去卵巢大鼠血清及肝脏 sod、GsH-Px 活性,降低血清 Mda 和脑脂褐质含量(P<0.05)。结论川牛膝在去卵巢大鼠体内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并可能有延缓衰老作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更年期失眠40例临床疗效。方法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再根据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辨证分型,每日1剂,分2次水煎服、早中晚服用,10天为1个疗程,1疗程后评定疗效。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与更年期失眠的主要病因、病机相符,故临床使用疗效明显。
作者:刘红霞;刘迎春;刘耀忠 刊期: 2014年第32期
高血压一般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成人收缩压等于或高于21.3KPa(160mmHg)或舒张压等于或高于12.6KPa(95mmHg)为高血压。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高血压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常见的有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失眠、乏力等。严重时出现烦躁、心悸、呼吸困难、视力模糊等。因此,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如确诊为高血压病就要进行药物治疗,平时要做好护理工作。高血压病患者,常有情绪不稳定,如压抑、敌意、攻击性或依赖性矛盾性格,心情烦躁、易怒、记忆力减退等。少数病人甚至会出现兴奋、躁动、忧郁、被害妄想等精神症状。因此家庭成员要充分认识此症的特征,除了积极帮助就医诊治外,还要体贴照顾,减少其精神上和工作上的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紧张的工作和压抑的心理往往是高血压的致病因素);注意保持室内的安静及清洁,减少影响病人情绪激动的因素,并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也可通过解释、说服、鼓励以消除病人的紧张和压抑心理。
作者:李东雪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类型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 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常见。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可持续高热,恶心、呕吐,继而引起神志改变,全身弛缓性麻痹,导致死亡,而专业护理对疾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作者:林思鸣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对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检测在肝炎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类型分成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淤胆型肝炎组、肝炎肝硬化组以及重型肝炎组,同期抽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各组对象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以及白蛋白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肝炎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以及白蛋白水平相比对照组更低,且肝功能损害越严重,血清胆碱酯酶以及白蛋白水平越低。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清胆碱酯酶以及白蛋白检测对肝炎患者进行诊治,能够有效对肝脏功能的损害程度进行评估,为医师的诊治提供了更多依据。
作者:李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总结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避免或减少 adr 的发生,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汇总分析我院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上报的 adr 报告,依据患者性别与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及科室分布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全年上报共计55例,在年龄构成比中,发生 adr 以41-60岁为多,占49.09%;在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发生 adr 多,占70.91%;在药物种类中,中药注射剂引起的 adr 占首位,占32.73%,其次是抗菌药物,占27.27%。收集的报告均为一般 adr,无新的 adr 报告。adr 报告主要来自医师,其次为临床药师,护士位居第三。结论继续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张瑞霞;陈多湖;任晨晨 刊期: 2014年第32期
0 引言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是一种内镜下经十二指肠大乳头进行插管后,注射造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情况的造影技术,随着现代医疗水平提高和医疗器械的更新,ERCP 已经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胰腺、胆管疾病的金标准[1]。而插管是否成功是 ERCP 成功的关键之一,但由于患者十二指肠大乳头形态、大小以及胆管远端梗阻等因素均会导致插管困难[2]。有报道称,ERCP 中仍有12%左右因插管困难而失败[3]。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T)通过切开大乳头,扩大胆总管开口,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目前主要有经胰管和针状刀 EST 两种术式,何种方法更加有效,尚无统一说法。因此,笔者选取自2011年5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行 ERCP 过程中出现胆管插管困难而行EST 术的患者52例,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辅平 刊期: 201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