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宫内节育器(iUd)临床常见并发症。方法研究177例由放置宫内节育器并发症的患者,分析并发症的主要类型及防治措施。结果患者的并发类型主要有出血和疼痛、感染、节育器异位和嵌顿、子宫穿孔四种,分别有56例、34例、25例、47例,其它类型并发症患者有15例。结论医务人员要熟练掌握放置技巧,提高操作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同时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的并发症。
作者:王凤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医疗设备的质量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为此,本文引入 rfid 技术,设计了医疗设备质量追溯系统。系统基于 B/s 架构,采用 J2ee 与 fleX 技术,进行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质量追溯管理。
作者:宇琼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a 组采用免疫胶体金定量测定12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并与 B 组122例健康体检者作对比。结果 a 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 B 组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中阳性率42.62%,B 组无一例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有助于早期判断糖尿病对肾脏的损害,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宗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对主动免疫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习惯性流产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实验组妊娠前采用主动免疫进行治疗,妊娠后实施主动免疫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对照组妊娠后单纯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妊娠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主动免疫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习惯性流产,疗效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夏琼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化疗是很多常规肿瘤治疗中的一种主要手段,静脉化疗仍是常用的给药方式,可以达到使病情缓解,延长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由于药物对敏感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主要取决于药物浓度及有效的接触时间,因此设法使药物在肿瘤病灶局部尽可能的高浓度、长时间的存在,是提高局部治疗效果的关键。静脉留置化疗泵对治疗中晚期为肠道肿瘤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引起了广泛关注。
作者:于淑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通过临床开放试验观察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根据24小时尿蛋白定量随机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改善微循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每次2.5,每日3次口服,连续8周。观察两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治疗效果。结果经过8周治疗,治疗组经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黄葵胶囊具有安全、高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减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向终末期肾功能不全发展的进程。实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可行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虹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病人留置针留置时间影响因素的研究,应用护理干预延长留置针在老年患者输液中的留置时间。方法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对市立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老年患者应用留置针进行浅静脉输液的留置时间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留置时间差异。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平均留置时间明显比干预前留置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与健康教育、操作技术、留置部位、辅助工具的使用、正确的冲管方法、有无并发症及病人心理因素等有关。
作者:苟丽娟;武薇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中药阴洗方治疗湿热下注型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共入选300例湿热下注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各100例),分别采用阴洗方、肤阴洁、肤阴泰外洗治疗,共治疗7天;观察治疗前后阴道局部症状及阴道病原学等指标,并评价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药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84.0%、85.0%,治疗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P <0.05);治疗组在改善外阴瘙痒、白带性状,减少白带量方面优于其他两组(P <0.05)。结论阴洗方对湿热下注型阴道炎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竹;李兮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通过对135例重症肝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一步进行分析重症肝炎的临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重性肝炎135例诊治情况。结果本组135例重症肝炎病例死亡35例,平均住院天数30天。结论及时、早期、正确的治疗是扼制病情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总结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4年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8798例产妇,其中发生产后出血的246例产妇所作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积极开展孕期管理,重视产前筛出的高危因素,加强产程观察与护理,正确处理三产程,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即使发生产后出血也能及时止血,控制病情。结论产后出血积极预防是关键,发生产后出血时迅速查明出血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作者:黄玉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临床观测,制定出全面系统的诊疗方案。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应积极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衰竭是关键,翻身、拍背、体位引流的护理措施极为重要。
作者:于永军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为了提升医院的服务效率及水平,当前许多基层医院正致力于建设电子病历档案系统,并逐渐普及电子病历。使用电子数字化的病历,可以提升病历档案的记录、储存及保管效率,同时还可为广大病患群体供应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但目前在使用电子病历为病人记录相关信息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书写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电子病病历的应用价值,为此作者在文中针对提升医院培训力度、强化电子病例的检查及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作者:柴秀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蒙医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蒙药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阿茹娜;敖其;敖奇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总结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避免或减少 adr 的发生,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汇总分析我院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上报的 adr 报告,依据患者性别与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及科室分布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全年上报共计55例,在年龄构成比中,发生 adr 以41-60岁为多,占49.09%;在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发生 adr 多,占70.91%;在药物种类中,中药注射剂引起的 adr 占首位,占32.73%,其次是抗菌药物,占27.27%。收集的报告均为一般 adr,无新的 adr 报告。adr 报告主要来自医师,其次为临床药师,护士位居第三。结论继续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张瑞霞;陈多湖;任晨晨 刊期: 2014年第32期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医院全球性竟争进程的加快,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加深,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医疗服务的产业化,医疗需求的个性化,多变化,医疗市场日趋风起云涌,大医院低成本扩张,企业医院主辅分离,军队医院举棋不定,区级医院苦苦挣扎,个人诊所鱼目混珠,民营医院咄咄逼人。处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中,必须对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更新财务管理理念,以成本管理为主线,优化各管理系统,并积极引入战略成本管理,这已经是大势所趋。
作者:陈春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中广泛导管内成分(eic)采用钼靶 X 线检出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接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经手术病理确诊。所有患者皆采取钼靶 X 线处理,同时观察其 eic 检出情况,并与病理有无 eic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早期乳腺癌(尤其是浸润性乳腺癌)经钼靶 X 线检查后显示 eic 阳性率要明显高于 eic 阴性率,阳性率与阴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钙化病灶70个,其中钙化灶大径与数量在 eic 阴性与阳性发生率上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采取钼靶 X 线检查可判断其 eic 状态,从而为临床采取保乳手术提供依据,此外浸润性伴发钙化病灶(病灶大径≥3厘米)检出 eic 阳性率要明显高于 eic 阴性率,故而要加强重视。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探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护理方法。本文对88例患儿分别进行物理和(或)药物降温的护理,预防和治疗高热惊厥的护理,常规基础护理。提示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护理非常重要,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段丽丽;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32期
0 引言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长期昏迷,导致长时间意识障碍,大多数患者存在吞咽困难,并且咳嗽反射能力减弱的不良症状,需要辅助进食维持生命;并且患者的机体还呈现高分解、高代谢的状态,继而导致机体处于负担平衡状态,引发高致残率及病死率。
作者:金丽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治疗肺源性心脏病,预防其复发提供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护理方法、治疗、转归等情况。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认识,提高自理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岚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对老年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点。现本文结合实际分析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马君梅 刊期: 201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