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秀珍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对收治的3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资料,并与同期单一血液透析治疗25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对照,比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 scr、β2-MG、PtH、BUn 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 scr、BUn 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食欲、皮肤瘙痒、睡眠等症状明显好转,对照组治疗前后食欲、皮肤瘙痒、睡眠等症状略有改善,但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效果较好,对中分子毒素的清除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陈红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调查铜仁市主城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并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铜仁主城区500名16~65岁市民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c14呼气检测仪检测 Hp 感染,并调查研究对象的包括年龄、身高、体重、血压以及生活习惯等。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Hp 感染率亦升高。BMi 小于18、18~25和大于25的 Hp 感染率分别为37.9%、52.5%和65.6%。吸烟和不吸烟者的 Hp 感染率分别为66.7%和44.1%;饮酒和不饮酒的 Hp 感染率分别为74.9%和53.5%。低血压、标准血压和高血压的 Hp 感染率分别为50.5%、55.4%和58.8%。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年龄、BMi 以及烟酒史存在关联,血压和 Hp 感染率需要进一步观察。
作者:张劢;向静;晏兴凤;杨燕;金丽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对比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干预组口服瑞舒伐他汀钙,30天为一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30天的治疗后,观察组的 tc、tG、ldl-c 以及 hs-crP 水平均有所降低,而 Hdl-c 水平以及 lVef 值有所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降脂疗效较好,且能改善心脏功能,较阿托伐他汀更具优势,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匡征南;张俊雅;李霄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手术室作为医院内的特殊工作科室,在安全管理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因其自身的高技术、高风险以及高强度特征,要求手术护理人员一定要具备相对完善的护理安全以及安全管理常识,以更好地额确保手术标准规范进行,减少手术风险以及事故。本文通过对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方面的详实阐述,深入具体的介绍了相关安全管理措施,以更好的确保手术安全与顺畅进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谭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冠心病、心绞痛是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其致死率也逐年提高,心绞痛是急性短暂性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当冠脉血流供应不能满足心肌的需求即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缺血由冠脉血流量减少和心肌对氧的需求增加而引起,在临床上有众多药物应用心绞痛的治疗,常见的药物有硝酸酯制剂,如单硝酸异山梨酯、钙通道阻滞剂,而本文将应用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例报告如下。
作者:苑丽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健脾活血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观察我院56例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治愈8例,显效28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结论健脾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是临床上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对结核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及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的干预效果。方法利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大学5个专业1000名学生,大一大二各500名。开展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的防治结核病健康促进干预活动。干预前后均采取自填式问卷进行结核病知晓率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合格率仅为24.8%,干预后分别为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知识的获取途径不同,但90%以上的同学接受微信及课堂健康教育。结论大一新生是结核病健康促进的重点人群;不同专业在知识获取的途径上略有不同,但微信是当代大学生普遍接受的工具,应以此为重点进行知识的普及。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在治疗消化道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我院消化科对收治的56例消化道病变患者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56例消化道病变患者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在治疗,全部患者随访3~6个月,完全治愈40例(71.43%),有效14例(25%),无效2例(3.57%),总有效率96.43%。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病变,其临床效果较好,具有简便易行,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石丽红;王金臣;王艳斌;唐成祥;仲恒高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措施。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治疗。结论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很高,调查显示大约有7%的人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反流症状,而15%的人每月至少出现一次。所以胃食管反流病是非常普遍的,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治疗方面注重改善患者的饮食习惯,加以药物治疗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娜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妇科炎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指妇女生殖器官的炎症。了解炎症形成的原因,进行积极的预防与治疗是保障妇女健康的重要举措。
作者:李荣利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喹硫平片联合丙戊酸片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攻击行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2例伴有冲动和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31例,对照组(单用喹硫平治疗)31例,疗程6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外显行为量表( Moas )、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治疗后 Panss 评分及 Moas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研究组 Panss 总分、阳性症状分及 Moas 总分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丙戊酸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攻击行为疗效好,且安全性好。
作者:蒋特成;熊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小儿支气管哮喘不仅会使患儿遭受疾病痛苦,而且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为了给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总结一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护理体会。
作者:陆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aid)检测项目及方法与临床应用,aid 病人被检血清、体液中中存在不同性质特异性的自身抗体,一种或多种高效价自身抗体的检出是是诊断 aid、治疗监测、预后等的重要指标。方法我们收集115例病人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 ana 谱、anca、asMa、lKM-1、lc-1、aMa/aMa-M2、sla/lP、PMl、ica、Gad、tPo、Pca、Panca 等36项自身抗体检验项目,根据荧光类型不同对特定自身抗体指示作用的差异,结合临床 aid 患者症状进行检测数据统计学分析,方法比对,重新建立起始稀释度及参考值范围。有效应用自身抗体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学科学、有机的结合判断。结果通过建立经典的间接免疫荧光法结合现代的酶联免疫法和线性免疫印迹法等检测新技术,使临床常规筛选试验和特异性抗体确认试验,避免了方法学问题引起的临床误诊、漏诊。结论通过 aid 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体系的建立,引入临床症状、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有关的新指标,在帮助临床诊治工作中发挥很好的作用。
作者:陈艳芝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影像学检查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48名影像学检查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抑郁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影像学检查患者的焦虑情绪,是顺利完成检查的重要措施。
作者:梅晓芳;康世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本病例为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一般认为,人类是 HsV 的天然宿主,口腔、皮肤、眼、会阴部及中枢神经系统易受累。单纯疱疹病毒进入人体后病毒可沿感觉神经干周围的神经迁移而感染神经节,如口面部的三叉神经节,也可潜伏泪腺及唾液腺内,当某些诱发因素作用,使机体细胞发生生理生化变化,则可使处于潜伏状态下的病毒致活而发病⑴。本病例其诱因可能与拔牙手术有关,尚属少见,报告下:
作者:刘凯;叶宇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观察在针灸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6月至2014年06月周围性面瘫患者104例。对所有患者实施针灸治疗。通过随机数表法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随机分组。a2组(对照组52例):针灸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a1组(观察组52例):针灸治疗过程中配合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周围性面瘫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模糊数字评分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周围性面瘫患者分别完成治疗与护理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模糊数字评分结果等方面,a1组周围性面瘫患者优于 a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在给予针灸治疗的过程中配合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面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此外,面瘫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也获得显著提高,成功凸显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程素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脑出血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疾病。治疗的目的是清除颅内血肿。本文采用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注入尿激酶治疗本病,经过全面的护理疗效显著。
作者:王景芝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中药方(真武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给予中药真武汤加减配合基础治疗(包括强心、利尿、倍他乐克、acei)等;对照组57例给予基础治疗(包括强心、利尿、倍他乐克、acei)等。结果服用中药能减少年平均住院次数,但不能增加生存时间,然而从生存曲线来看,服中药的人生存曲线高于不服中药的人,服中药的人死亡风险低于不服中药的人。结论真武汤加减配合基础治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疗效显著。
作者:吴中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职业常遭曲解、遍地的指责、疯狂的医闹,无奈的“三步曲”把医者折腾的面目全非。本文试图从不同的侧面还原事物的本质,期盼患者及全社会能理性看待医学缺陷、正确评判医者、合理处置医患纠纷,共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马金根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多发性骨髓瘤以骨髓中浆细胞恶性克隆增生,血清或尿液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成分(M 蛋白),正常免疫球蛋白受到抑制以及广泛溶骨病变和(或)骨质疏松为特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基于近年来对骨髓瘤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以及骨髓微环境的研究,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作者:王浩;马现君;楚中华;于振鹏;高海燕;赵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