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攻击行为的疗效观察

蒋特成;熊英

关键词:喹硫平, 丙戊酸钠, 精神分裂症
摘要:目的:探讨喹硫平片联合丙戊酸片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攻击行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2例伴有冲动和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31例,对照组(单用喹硫平治疗)31例,疗程6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外显行为量表( Moas )、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治疗后 Panss 评分及 Moas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研究组 Panss 总分、阳性症状分及 Moas 总分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丙戊酸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攻击行为疗效好,且安全性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参芪降糖汤”方治疗Ⅱ型糖尿病116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参芪降糖汤”方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1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自拟“参芪降糖汤”方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16例中,临床缓解59例(50.9%),显效26例(22.4%),有效31例(26.7%);全部病例均有效。本文例中,随访半年以上97例(19例失去联系),长例随访3年。远期疗效为:临床缓解51,显效21例,有效25例,其中显效以上者72例(62.1%)。结论针对Ⅱ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采用“参芪降糖汤”方疗效可靠,适合于临床推广。

    作者:邢纪平;何坪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在治疗消化道病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在治疗消化道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我院消化科对收治的56例消化道病变患者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56例消化道病变患者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在治疗,全部患者随访3~6个月,完全治愈40例(71.43%),有效14例(25%),无效2例(3.57%),总有效率96.43%。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病变,其临床效果较好,具有简便易行,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石丽红;王金臣;王艳斌;唐成祥;仲恒高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凤油精过敏致急性喉头水肿患者的1例护理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方法回顾1例凤油精过敏致急性喉头水肿患者的发生,救治,护理过程,总结经验。结果在使用外用药时,护士也要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主动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的反应。本病例中,护士在用药后主动的询问患者,所以及时发现患者出现喉头水肿的现象,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提高医务工作人员对普通的外用药出现过敏现象的警惕性,加深了对急救技术和急救护理的掌握。

    作者:黄新娥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对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6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术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及治疗组(n=35),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组采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4.00%,明显高于治疗组8.57%(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排气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P<0.01)。然而,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治疗组(P<0.01)。结论采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具有术中出血少、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治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注射室护士压力源及应对方法探析

    护士作为医疗系统的重要组成人员部分,担负着繁重的护理、输液、巡视等诸多工作,本文浅析引起注射室护士压力源的若干因素,及可采取的预防应对方法。

    作者:覃晓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尿培养念珠菌菌种分布及药物敏感分析

    目的:研究我院2013年尿标本中病原性念珠菌的菌种分布对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选取我院的1880份尿标本中分离出来的170株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结果尿培养分离的170株念珠菌菌群分布,白色念珠菌占比44.12%(75/170),热带念珠菌占比34.12%(58/170),光滑念珠菌占比14.71%(25/170),克柔念珠菌占比7.06%(12/170);尿培养分离的170株念珠菌对5种常用真菌药的药物的药敏结果分析,170株念珠菌对5-fc、aMB、fca、Vrc、itr 的敏感率分别为98.6%、96.7%、74.3%、74.5%、60.9%,其中5-fc 和 aMB 的敏感率高,对唑类药物的敏感率较低。结论临床尿液标本念珠菌分离菌株前两位依次为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尿液标本分离的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下降,且检出率比以往有所提高。临床上在治疗念珠菌感染时应结合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

    作者:曹立慧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社区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8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社区综合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给予社区综合治疗方法,并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进一步为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蒋小春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高血压一般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成人收缩压等于或高于21.3KPa(160mmHg)或舒张压等于或高于12.6KPa(95mmHg)为高血压。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高血压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常见的有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失眠、乏力等。严重时出现烦躁、心悸、呼吸困难、视力模糊等。因此,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如确诊为高血压病就要进行药物治疗,平时要做好护理工作。高血压病患者,常有情绪不稳定,如压抑、敌意、攻击性或依赖性矛盾性格,心情烦躁、易怒、记忆力减退等。少数病人甚至会出现兴奋、躁动、忧郁、被害妄想等精神症状。因此家庭成员要充分认识此症的特征,除了积极帮助就医诊治外,还要体贴照顾,减少其精神上和工作上的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紧张的工作和压抑的心理往往是高血压的致病因素);注意保持室内的安静及清洁,减少影响病人情绪激动的因素,并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也可通过解释、说服、鼓励以消除病人的紧张和压抑心理。

    作者:李东雪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腔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在宫腔病变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3年我院收诊的宫腔病变患者共58例,给予 Ge logiq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并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8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包括23例为宫腔内胎物残留,14例为子宫内膜增生,11例为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子宫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癌各5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者52例,准确率是89.7%。结论为宫腔病变患者提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于尽早确诊并治疗本病有重要意义,并且操作简便、安全,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王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引起静脉炎的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

    1 引起静脉炎的相关因素[1,2]1.1 药物因素药典表明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pH2.5~4.0,溶液 pH 值是影响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浓度胺碘酮(6 mg/ml)静脉泵输注入也是导致输液性静脉炎的重要因素[2];临床上虽然稀释后滴注,由于时间长了对注射局部血管壁的直接刺激而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反应[3]。

    作者:吴倩倩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腹腔镜治疗泌尿系疾病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泌尿系疾病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采取腹腔镜治疗泌尿系疾病的患者共8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再采用针对性护理,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2周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8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护理之后,无严重的并发症;观察组在出血量(500±23.5) ml 以及住院天数(5.0±1.5)d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出血量(900±35.0)ml 以及住院天数(8.5±1.2)d,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腹腔镜在治疗泌尿系疾病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创伤小,康复时间短,疤痕少、住院时间短等显著微创优势,为患者减少了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季晓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80例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80例牙列缺损患者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种植修复牙列缺损效果满意,疗效确切,种植成功率达100%,患者菌斑附着和牙石指数≥1级。结论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具有美观、舒适的效果,其咀嚼效率较高,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腰痛的针灸治疗分析

    根据调查发现,腰痛患者一般为20~40岁者,儿童及老人少见。腰部脊柱承担着人体二分之一以上的重量,从事着复杂的运动,是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活动多,易受损伤部位之一。针刺治疗对本证有较好的疗效,能起到行气血、通经络、迅速止痛的作用,使受伤的筋肉功能恢复正常。

    作者:周延龙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脑血管疾病患者健康教育

    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健康教育与临床护理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式,我们发现作为护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素质与相应能力,加强住院期间对患者的随机教育,从而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改善护患关系;同时通过医护患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加强健康教育指导,以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日期。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对脑血管疾病患者更应加强健康教育,以使其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卫有巧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基层医院护士操作不当引起输液发热反应的原因分析

    本文结合临床实际及文献,对基层医院护士输液操作不当导致输液发热反应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对今后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段道朋;冯丹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新型妇产科护理实训室建设初探

    在新形势下护理实训改革的重点是对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职业学校只有不断运用先进的护理教学理念,建设新型的护理实训基地,才能更多更好地培养出临床所急需的技能型护理人才。

    作者:原英;费娜;刘洋;张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浅谈三金石韦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在泌尿系结石患者中运用三金石韦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3年我院收诊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共64例,并以简单抽签法将其分成2组,将30例实施排石颗粒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三金石韦汤治疗的3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评估两组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88.2%的临床总疗效,要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66.7%,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适症状出现。结论对泌尿系结石患者运用三金石韦汤治疗,有更理想的排石效果,且安全可靠,适合临床普及使用。

    作者:孙彦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在硬膜外无痛分娩中镇疼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低浓度罗哌卡因在硬膜外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38例产妇进行分析,设为观察组,给予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麻醉,罗哌卡因剂量为100ml,浓度为0.1%,芬太尼剂量为2μg/ml;以同期接受38例产妇为对照组,给予0.2%罗哌卡因联合2μg/ml 芬太尼治疗,观察两组产妇的情况。结果经过镇痛之后,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达100%,对照组镇痛有效率仅78.94%,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较小,作用时间较长,并能明显促进运动阻滞分离,对分娩影响更少,联合芬太尼作用于无痛分娩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聂智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分析及预防性护理

    目的:对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相关性感染及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经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治疗的患者23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系统的预防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感染发生率。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为93.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1%,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研究组无感染病例,对照组感染率为17.38%,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系统的预防性护理,可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升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叶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浅谈老年人心力衰竭的观察和护理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又称心功能不全或“心肌衰竭”)是指心脏由各种疾病引起心功能改变,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表现的一种综合症[1]。老年人随年龄的增大,免疫功能、抗病能力、各器官的储备功能均明显下降,老年人易患心力衰竭,一般病情变化快,较危重,而老年性心衰常见有症状不典型或伴有精神症状为特点,所以在临床工作中,科学、精细的观察和护理对心衰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陈建荣;李咏梅;罗雅玲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