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常规诊疗

于永军

关键词:肺源性, 心脏病, 心血管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临床观测,制定出全面系统的诊疗方案。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应积极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衰竭是关键,翻身、拍背、体位引流的护理措施极为重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深入分析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

    目的:分析研究人性化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使用与效果。方法对比我院进行人性化管理前后的情况,时间全部为一年,将没有实行前的护理管理作为对照组,实行后的护理管理作为实验组,后对比两组护理人员满意程度、护理质量、病人满意程度与护理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不仅在护理人员满意程度、护理质量与病人满意程度方面都好于对照组,并且任何一季度的护理考核成绩都好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伴随医学的进步,实行人性化护理伦理在提升护理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坤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指标的临床价值

    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aid)检测项目及方法与临床应用,aid 病人被检血清、体液中中存在不同性质特异性的自身抗体,一种或多种高效价自身抗体的检出是是诊断 aid、治疗监测、预后等的重要指标。方法我们收集115例病人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 ana 谱、anca、asMa、lKM-1、lc-1、aMa/aMa-M2、sla/lP、PMl、ica、Gad、tPo、Pca、Panca 等36项自身抗体检验项目,根据荧光类型不同对特定自身抗体指示作用的差异,结合临床 aid 患者症状进行检测数据统计学分析,方法比对,重新建立起始稀释度及参考值范围。有效应用自身抗体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学科学、有机的结合判断。结果通过建立经典的间接免疫荧光法结合现代的酶联免疫法和线性免疫印迹法等检测新技术,使临床常规筛选试验和特异性抗体确认试验,避免了方法学问题引起的临床误诊、漏诊。结论通过 aid 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体系的建立,引入临床症状、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有关的新指标,在帮助临床诊治工作中发挥很好的作用。

    作者:陈艳芝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大剂量纳络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脱水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8mg 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15天。比较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及患者治疗后15天、30天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的差别。结果治疗后两组在总体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减少患者死亡率,安全性好。

    作者:魏博;王莹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健脾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56例体会

    目的:分析健脾活血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观察我院56例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治愈8例,显效28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结论健脾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是临床上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不同治疗方案对泌尿系结石致肾绞痛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对泌尿系结石所致肾绞痛疗效的差异,优选缓解肾绞痛的治疗方案。方法用方差分析法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肾绞痛患者疼痛评分下降的影响。结果不同治疗方案对疼痛评分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维生素 K1联合吲哚美辛优于其他治疗方案。

    作者:隋勇;宋晓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系膜增生性肾炎(CKD4期)中医临床证治方案的序贯研究

    采用成组序贯设计,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对照方法。在不确定样本含量的情况下进行临床观察。对临床分级已经进入 cKd4期的系膜增生性肾炎患者,以肾络瘀痹证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采用成组序贯设计方法,结果证实中药复方肾苏 ii 号颗粒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的总有效率达到62.5%,部分证候的改善超过75%。中药复方可以通过延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速率、减少蛋白尿、调节血脂代谢,以及改善高凝状态指标等方面,控制 cKd4期患者的病情,延缓肾脏病理进程方面,具有比较肯定的疗效。

    作者:赵菁莉;邢海涛;任桐;曹式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引起静脉炎的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

    1 引起静脉炎的相关因素[1,2]1.1 药物因素药典表明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pH2.5~4.0,溶液 pH 值是影响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浓度胺碘酮(6 mg/ml)静脉泵输注入也是导致输液性静脉炎的重要因素[2];临床上虽然稀释后滴注,由于时间长了对注射局部血管壁的直接刺激而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反应[3]。

    作者:吴倩倩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探究

    重型颅脑损伤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创伤性疾病,病情危重,变化快,因此,及早做出正确诊断并及时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是关键,而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对策分析一下。

    作者:毕加荣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注射室护士压力源及应对方法探析

    护士作为医疗系统的重要组成人员部分,担负着繁重的护理、输液、巡视等诸多工作,本文浅析引起注射室护士压力源的若干因素,及可采取的预防应对方法。

    作者:覃晓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长期留置尿管对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分析

    目的:分析留置尿管对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预防措施,减低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的60例因留置尿管而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在不同留置尿管的时间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感染原因分析。结果对我院的60例留置尿管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的尿液进行培养,结果显示随着留置尿管的时间增加,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情况显著增加,留置尿管、手术史、基础疾病等因素都可能引起患者尿路感染。结论留置尿管时间、集尿系统密闭性等不良因素都是造成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各种危险性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降低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优质化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并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来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经患者临床资料的研究和分析,采取随机的方式来进行分组,将8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病例分别为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化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应用情况和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化护理服务,除了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同时还可提升手术成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孙铮;孙营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护士对静脉穿刺失败的挫折反应及应对方式

    目的:了解护士对静脉穿刺失败的挫折反应及应对方式对再次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样对医院在职的84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并分组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结果采用盘问解释方式的护士再次穿刺的成功率明显高于采用回避方式的。结论护士应提高技术能力及自信度,积极正确的面对挫折,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黄雅琼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实施要点探究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30例骨科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间的护理效果,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给予患者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芳;赛咏梅;于淑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以品管圈为载体全面提升医疗护理质量

    目的:以品管圈活动为载体,提高医疗护理人员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从而全面提升医疗护理质量。方法各部各科室成立品管圈,圈员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要因,提出并实施改进对策,评价实施效果。

    作者:刘云兵;娄邦秀;何晓春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颈性眩晕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采取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实施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恢复颈椎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江淑红;韩杰;戚继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骨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理念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骨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理念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到我院接受骨科治疗的患者120例,在征求患者同意后,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骨科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理念,对患者护理过程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出避免风险的措施,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投诉率和意外伤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理念应用于骨科护理管理中,能够大大提高护理的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对骨科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新玲;西尔万古丽·亚森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布鲁氏菌病骨关节损害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布鲁氏菌病骨关节损害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布鲁氏菌病骨关节损害患者4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病患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2个疗程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后病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后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结论布鲁氏菌病骨关节损害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干预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愈效果。

    作者:康俊婷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及全冠修复治疗隐裂牙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一次性根管治疗及全冠修复治疗隐裂牙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隐裂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两次或者多次根管治疗以及全冠修复,实验组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以及全冠修复。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仿,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以及全冠修复对隐裂牙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可行性,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马慧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程序的应用

    目的:对应用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对患有抑郁症疾病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抑郁症疾病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常规抑郁症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症疾病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抑郁症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对患有抑郁症疾病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于颖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68例烧伤患者实施不同阶段的护理。结论烧伤护理是针对特殊人群的护理,临床上需动态评估患者的烧伤面积和深度,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护理,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庆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