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淑红;韩杰;戚继峰
要想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得到更好的康复效果,对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而多媒体宣传片在健康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本文就其作用作一简述。
作者:周虹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 B 超探头的日常保养。方法探头出现故障的问题主要有晶体故障、透镜故障、护套损坏、外壳损坏、电缆线外漏和电路板烧坏,对其进行分析及维修。结果对于电缆线损坏,首先应该将外层皮套打开,然后将总屏蔽线进行横向划开,以透明胶带缠一层,导通后,缠好胶带。对于晶体故障,应该立即更换晶片,使探头能够保持正常。对于透镜故障,首先以液体硅胶将脱胶处复原,然后以纱布带将探头绑紧使其恢复正常。结论在 B 超探头容易出现的众多故障中,需要进行预防保养来加以避免,万万不可至探头出现故障后,才进行检修。
作者:关涛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研究 d-二聚体和凝血象检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从2013年5月到2014年4月,选取我院的5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 d-二聚体和凝血象相关指标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 d-二聚体和凝血象检测结果比较,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 Pt、aPtt、tt 值均高于观察组的脑梗死患者,但差异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的 fiB、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 d-二聚体和凝血象的检测能够及时的发现患者血栓前状态并尽快溶栓,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和预后效果观察,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董洪君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护理实训室是培养护生进行技能操作的重要基地,是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实训室建设是中职学校实践教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护理实训室建设和管理是寓于护理实践教学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实训室的效率管理和开放实训室的方法与内涵阐述了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改革对提高学生护理实践能力的意义。
作者:刘洋;张霞;原英;徐文秀;荣凌志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讨论健康教育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我院62例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半年后,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明显得到控制,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
作者:刘一琴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物。抗菌药的发现是人类医学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抗菌药物是临床上用于控制感染不可缺少的药物,也是应用广泛的一大类药物,由于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导致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迅速耐药。由于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不断增加,抗菌药物研制单位不断向临床提供各种控制耐药菌有效的新抗生素与抗菌药。上市以后,耐这种抗菌药物的细菌随即产生。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有报道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高达50%。经常性的细菌耐药检测结果可以对临床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发挥指导作用[1]。
作者:朱红丹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讨论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方法配合激光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结论术后垫软枕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因患肢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术后要密切观察绷带松紧度是否合适、切口有无渗血,患肢有无肿胀、压痛、淤斑及足背动脉搏动是否良好等。病人卧床期间指导其行足背伸屈活动。
作者:赵庆红;郭凤玲;郭亚玲;邓慧敏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发生吞咽困难的患者126例,随机分组,分为 a 组(电刺激组)和 B 组(针灸组),两组临床用药完全一致,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比较电刺激组及针灸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 组显效率为40.9%,总有效率为86.4%,与 B 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一种有效方法,疗效确切,操作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辛淑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服务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设计患者问卷调查表,在患者入院、出院分别进行满意度调查,调研患者服务需求。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积极改善护理服务措施,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分阶段满意度测评,可促进护士的专业知识积累,护患之间的良性沟通。
作者:赵长丽;马续威;王余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现代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要求护理人员在处理事务时能独立去判断、思考、深入、决策、然后执行,这就决定了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判性思维[1]是指个体在复杂情景中,能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经验及知识,对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在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及各种选择的时候,能正确进行取舍。如何在护理教育中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一直是护理教育者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改革应用,注重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学效果显而易见。具体如下:
作者:黄秀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超声电导仪佐治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来自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间牡丹江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小儿肺炎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儿应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加用超声电导仪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痊愈34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在对照组中,痊愈56例,显效20例,有效2例,无效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电导仪治疗小儿肺炎能够迅速缓解病情,缩短病程,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关文达;张瑜;韩笑冬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螺旋 ct 对急腹症的诊断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至2014年6月经螺旋 ct 检查的急腹症患者106例。结果106例患者经螺旋 ct 检查充分显示病变,及其周围组织的改变。结论螺旋 ct 检查急腹症敏感、准确性高,可以明确病变部位,程度及其周围的情况,还可以明确脏器血管有无栓塞及脏器坏死,指导临床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螺旋 ct 作急腹症检查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袁忠武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丁香酚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分析丁香酚对人体不同机制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结论丁香酚作为一种天然香料,具有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其抑菌效果显著,可以治疗皮肤病,口腔溃疡等疾病。因此将其应用于临床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丽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0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孕期营养过剩导致孕妇肥胖以及剖宫产手术率的增加,使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明显增多,本文分析2010年至2013年期间36例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并提出治疗和预防的原则。
作者:王宏琳;姜郡;李艳菊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更年期失眠40例临床疗效。方法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再根据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辨证分型,每日1剂,分2次水煎服、早中晚服用,10天为1个疗程,1疗程后评定疗效。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与更年期失眠的主要病因、病机相符,故临床使用疗效明显。
作者:刘红霞;刘迎春;刘耀忠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4年6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激素治疗,部分患者加用给予优甲乐、阿司匹林治疗。结果经治疗患者疼痛感以及畏寒发热的临床症状消失,随访6月内出现复发的患者3例,失访2例,55例患者治愈,无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者。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激素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治愈率较高,力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全程用药;对于诊断困难者可采用细针吸取细胞学得到明确诊断。
作者:曹曦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评价分层次规范化护士培训的效果。方法对2012至2013年208名新毕业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对照研究,比较理论、操作考试成绩、综合评价得分,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分层次规范化培训后护士理论、操作考核及综合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层次规范化培训可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尽快适应护理工作的需求,保障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作者:那文艳;杨红叶;梁娟铭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25例骨科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护理中潜在或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加强全科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制定科内各种风险应急处理预案等,并对病患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后,病患护理质量及满意度(95.20%,120/125)得到了有效提高,明显优于实施之前(70.40%,88/125,可见差异性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骨科病房病患而言,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后,能有效降低风险事故发生,并且提高了病患基础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赵海燕;贺燕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以品管圈活动为载体,提高医疗护理人员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从而全面提升医疗护理质量。方法各部各科室成立品管圈,圈员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要因,提出并实施改进对策,评价实施效果。
作者:刘云兵;娄邦秀;何晓春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改进技术在肾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3年2月到2014年3月,选取我院的80例确诊为肾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后腹腔镜改进技术,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后腹腔镜技术,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疗效对比,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改进技术治疗肾癌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出血量、术后镇静剂使用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的效果均好于对照组采用后腹腔镜技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后腹腔镜改进技术在肾癌根治术治疗中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肾癌有效的手术方法,其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雅森江·阿不来提 刊期: 201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