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菌耐药监测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朱红丹

关键词:耐药, 抗菌药物, 监测, 细菌, 合理使用
摘要: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物。抗菌药的发现是人类医学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抗菌药物是临床上用于控制感染不可缺少的药物,也是应用广泛的一大类药物,由于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导致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迅速耐药。由于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不断增加,抗菌药物研制单位不断向临床提供各种控制耐药菌有效的新抗生素与抗菌药。上市以后,耐这种抗菌药物的细菌随即产生。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有报道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高达50%。经常性的细菌耐药检测结果可以对临床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发挥指导作用[1]。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BIS 监测下观察小治疗剂量下依托咪脂和异丙酚对老年人全麻诱导插管血流动力学影响

    目的:研究在 Bis 监测情况下观察小治疗剂量下依托咪脂和异丙酚对老年人全麻诱导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我院在2014年1月选择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心功能1~2级50例,分为 a 组和 B 组,对 a 组老年人在 Bis 监测下给予异丙酚治疗,对 B 组老年人在 Bis 监测下给予依托咪脂治疗。在进行诱导前、诱导后1分钟、插管后1分钟、插管后5分钟,记录生理指数的变化。结果经过观察分析,a 组在 s2到 s1时期存在显著差异,而且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B 组在 s2和 s1阶段没有明显差异,s3和 s2阶段相比较虽然指数上升但P>0.05,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在小剂量下依托咪脂诱导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

    作者:许晓梦;曹金良;阮骆阳;梁大顺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常规诊疗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临床观测,制定出全面系统的诊疗方案。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应积极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衰竭是关键,翻身、拍背、体位引流的护理措施极为重要。

    作者:于永军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陪护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陪护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讨论分析住院患者陪护率高的原因,并采取措施。结果住院患者陪护率从活动实施以前陪护率100%下降至目前34%。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加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与工作满意度,发挥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作者:赵君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48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48例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孕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48例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剖宫产孕妇的案例进行研究,分别为胎盘附着于子宫切口部位组和胎盘附着于其他部位组两组,其中胎盘附着于子宫切口部位组18例孕妇;胎盘附着于其他部位组30例孕妇,分析对比两组孕妇临床效果。结果胎盘附着于子宫切口部位组产后出血率为88.89%(16/18),胎盘附着于其他部位组产后出血率为90.00%(27/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附着于子宫切口部位组产后出血量为(2250±600)ml,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7.78%(5/18),子宫切除率为44.44%(8/18),与胎盘附着于其他部位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胎盘附着于子宫切口部位组早产率为44.44%(4/18),贫血率为22.22%(4/18),新生儿窒息率为22.22%(4/18),死亡率为11.11%(2/18),与胎盘附着于其他部位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孕妇胎盘附着于子宫切口处的产后出血量大、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子宫切除率高。

    作者:郝丽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加味四物消风饮治疗急性瘾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四物消风饮治疗急性瘾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不同临床病例,加减用药。结果不同病历患者现已痊愈。结论加味四物消风饮临床疗效显著,应推广运用。

    作者:冯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190例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特点和相关规律,为合理用药提供几点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至2013年出现的190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90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主要涉及5类抗菌药物,包括头孢菌素类88例,占46.32%,为不良反应首位,其次为喹诺酮类50例,占26.32%。结论抗菌药物使用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应该注重相关检测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作者:刘清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三仁汤的临证应用浅谈

    三仁汤来源于《温病条辨》,是治疗湿温病的代表方。《温病条辨》明确地记载了三仁汤的主治与证候: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作者:郭晓勇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头颈部肿瘤正常组织勾画现状及方法推荐

    通过系统阅读关于正常组织的系统解剖学的文献,收集了不同单位正常组织的勾画范围[1],了解头颈部正常组织勾画现状,推荐一种适用于接受适形调强放疗(iMrt)的头颈部肿瘤正常组织的勾画方法[2],能减少主观理解和客观实践原因对正常组织勾画的差异,更精确实施头颈部肿瘤 iMrt 治疗。

    作者:游雁;李赓;余海坤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甲状腺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讨论甲状腺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配合甲状腺囊肿摘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与甲状腺癌根治术进行手术室护理。结论对于非全麻病人术中应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分离甲状腺下极时,巡回护士应配合医师术中与病人交流,促进病人发声,防止误伤喉返神经。如甲状腺较大且长时间压迫气管环,导致其塌陷影响呼吸时,可用细丝线将甲状腺包膜悬吊固定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仔细检查切下的甲状腺组织,若发现误切甲状旁腺,可将其切成小片,立即移植在颈部前、中斜角肌的肌层中。

    作者:张丹;董莉;曹坤;陈艳华;赵琳琳;孙春杨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脑梗死的护理

    探讨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有效措施,对脑梗死患者从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上给予关注和指导;采取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加强临床护理,积极预防感染和治疗并发症,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王志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晚期肿瘤合并肠梗阻的中医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晚期肿瘤合并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晚期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均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并判定疗效,同时采用自身对照实验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卡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7d 后,40例患者总有效率达85.0%,且所有患者治疗后卡氏评分为(60.3±5.6)分,明显大于治疗前。结论中药灌肠治疗在晚期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程仁权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中西医治疗肛门尖锐湿疣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肛门尖锐湿疣中医、西医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临床病例对肛门尖锐湿疣患者采取综合治疗。结论中医认为尖锐湿疣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是由于房事不洁或间接触污秽之物品,湿热淫毒从外侵入外阴皮肤黏膜,导致肝经郁热,气血不和,湿热毒邪搏结而成臊疣。尖锐湿疣容易复发,难以根治。

    作者:吕宝东;杨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大剂量甘利欣静滴治疗难治性慢性肝炎60例报告

    目的:观察大剂量甘利欣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对甘利欣常规剂量连续治疗无效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改用大剂量,于治疗1、2、4,6、8周后复查肝功能,统计各期合计复常数。结果常规剂量治疗无效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改用大剂量治疗,临床症状及生化改善明显。结论大剂量甘利欣治疗慢性肝炎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于洪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对艾滋病感染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感染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影响,从而找到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为我县少数民族地区遏制艾滋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主要选取册亨县少数民族地区的62例艾滋病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进行分析,并对其实施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对比教育前后的综合满意度上、教育内容知晓上、遵医依从性以及建立健康行为的差异。结果册亨县艾滋病感染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健康教育后,不管是在综合满意度上、教育内容知晓上还是在遵医依从性以及建立健康行为方面都显著提高;讨论对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感染者实施健康教育。会对社会产生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可以引导人们改变危险的行为,从而减少或者阻断艾滋病传播的因素;二是健康教育可以唤起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家属的自信心,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

    作者:胡玲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性痴呆26例

    老年性痴呆是由于脑部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目前本病已成为老年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脑部器质病变很多,临床上可分为急、慢性两种,急性包括:急性感染,急性中毒,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等。慢性包括:慢性感染,慢性中毒,脑动脉硬化,脑肿瘤,脑萎缩等。在祖国医学中应属“文痴”,“善忘”,“郁症”等疾病范畴。以年高体弱、阴阳失调、髄海空虚、气虚血瘀,不能上荣于脑,清空失调为主要病因病机,病为于脑,临床可分为髄海不足,痰浊阻窍,气虚血瘀,肝肾亏损等多种类型,处方遣药各医家独具特色,但诸多証型皆于血瘀有关[1]。本文通过临床以“活血化瘀,益气养血”之法,对26例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治疗观察,获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蒋海涛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急性肠梗阻手术的护理配合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塞手术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分析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工作,总结经验。结论急性肠梗阻是一种病情危重、发展迅猛的常见急腹症,在行手术治疗之后,需紧密配合做好护理工作。对于此病的围手术期特殊情况的处理,手术室护士应在短时间内安排展开手术,手术室护士应正确配合使用外科吻合器,手术室护士应做好职业标准预防,以避免职业危害。

    作者:柴晓丹;王献霞;韩璐;赵琳琳;陈艳华;杨宁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系膜增生性肾炎(CKD4期)中医临床证治方案的序贯研究

    采用成组序贯设计,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对照方法。在不确定样本含量的情况下进行临床观察。对临床分级已经进入 cKd4期的系膜增生性肾炎患者,以肾络瘀痹证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采用成组序贯设计方法,结果证实中药复方肾苏 ii 号颗粒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的总有效率达到62.5%,部分证候的改善超过75%。中药复方可以通过延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速率、减少蛋白尿、调节血脂代谢,以及改善高凝状态指标等方面,控制 cKd4期患者的病情,延缓肾脏病理进程方面,具有比较肯定的疗效。

    作者:赵菁莉;邢海涛;任桐;曹式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贲门癌的x线征象

    本文收集本院2011年以来 x 线诊断为贲门癌并经胃镜病理证实的45例贲门癌患者进行分析,并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易造成误诊的情况。

    作者:刘松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训练中多媒体宣传片的应用

    要想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得到更好的康复效果,对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而多媒体宣传片在健康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本文就其作用作一简述。

    作者:周虹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党参治疗消渴病的药用分析

    目的:探究党参治疗消渴病的药理及临床应用。方法根据中医传统医学理论探究其药理,针对现代消渴病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临床应用。结论党参为临床常用的补气药,补脾益肺,功效与人参相近而较弱,适用于各种气虚不足者。消渴病人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造成病人体虚。党参用于治疗消渴病可起到一定效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董方正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