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忠武
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aid)检测项目及方法与临床应用,aid 病人被检血清、体液中中存在不同性质特异性的自身抗体,一种或多种高效价自身抗体的检出是是诊断 aid、治疗监测、预后等的重要指标。方法我们收集115例病人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 ana 谱、anca、asMa、lKM-1、lc-1、aMa/aMa-M2、sla/lP、PMl、ica、Gad、tPo、Pca、Panca 等36项自身抗体检验项目,根据荧光类型不同对特定自身抗体指示作用的差异,结合临床 aid 患者症状进行检测数据统计学分析,方法比对,重新建立起始稀释度及参考值范围。有效应用自身抗体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学科学、有机的结合判断。结果通过建立经典的间接免疫荧光法结合现代的酶联免疫法和线性免疫印迹法等检测新技术,使临床常规筛选试验和特异性抗体确认试验,避免了方法学问题引起的临床误诊、漏诊。结论通过 aid 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体系的建立,引入临床症状、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有关的新指标,在帮助临床诊治工作中发挥很好的作用。
作者:陈艳芝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颈性眩晕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采取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实施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恢复颈椎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江淑红;韩杰;戚继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钙创面湿敷治疗氢氟酸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氢氟酸烧伤患者16例,对所有患者均行葡萄糖酸钙创面湿敷治疗。结果本组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脏器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损伤部位经治疗后均全部愈合,创面愈合时间3~24d,平均愈合时间(11.3±4.6)d;所有患者在治疗后10min、4h、1d 的疼痛度均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结论葡萄糖酸钙创面湿敷治疗氢氟酸烧伤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患者疼痛,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伟鹏;程银忠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通过低场磁共振对蔬菜大棚劳动作业者腰椎扫描结果的分析研究,总结影像学方面的普遍规律。方法对100例长期从事蔬菜大棚劳动作业者的腰椎进行磁共振扫描,对其结果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与对照组进行影像学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普遍存在神经症状,腰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的现象较多。结论长期从事蔬菜大棚劳动作业者的神经症状明显,腰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的现象较多,而且更加趋于年轻化。
作者:张怡芸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有效沟通于妇科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实施妇科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和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病例分别是4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沟通,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绪稳定性以及手术中配合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妇科手术室护理中,基于常规护理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可稳定患者情绪和术中配合度,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同时还可提升手术安全性,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孙营;孙铮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尿路感染是泌尿外科常见的并发症。尿路感染包括膀胱炎及尿道炎的下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的上尿路感染。引发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会阴部及肠道内常见的菌种,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5%,革兰阳性菌占25%,通过导尿所致尿路感染,一直是常见的感染的原因。
作者:卢佳蓓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物品交接是每天必须进行的工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在物品交接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为了确保物品交接的顺利进行,本科设计一张表格,现将具体情况作一总结。
作者:郑丽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肾衰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多问候,多指点该疾病的各种知识。结果观察组无论是心情舒畅程度还是战胜疾病的信心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医护人员人文关怀对肾衰患者是“良药。”
作者:魏振琼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刮痧疗法具有简、便、易、廉、疗效显著等优势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分析、归纳了刮痧疗法在社区临床上应用的病种,并分析了刮痧疗法的作用机制,为今后刮痧疗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68例烧伤患者实施不同阶段的护理。结论烧伤护理是针对特殊人群的护理,临床上需动态评估患者的烧伤面积和深度,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护理,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庆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直接法 ct 静脉成像在上肢深静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扫描技术要点。方法对31例临床考虑上肢静脉狭窄、闭塞等疾病患者行直接法 ct(双源 ct 24例、16排 ct 7例)静脉成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曲面重组(cPr)等方法进行后处理。结果31例患者均能清楚显示病变位置、范围及程度腔外情况及周围侧枝开放情况。结论 ct 直接法静脉造影可在16排及以上 ct 开展,能快速、无创、清晰地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及病变原因,可作为上肢深静脉疾病诊断的可靠手段,还可为临床治疗及疗效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李治;樊健慧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对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6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术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及治疗组(n=35),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组采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4.00%,明显高于治疗组8.57%(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排气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P<0.01)。然而,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治疗组(P<0.01)。结论采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具有术中出血少、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治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研究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自我院开始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一年后,从护理质量、护理考核成绩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实施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护理考核成绩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文静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助产士与护士共同管理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助产士与护士共同管理患者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6.00%,对照组为74.00%,观察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助产士与护士共同进行产科护理,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改善人员阶梯建设,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邓云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本文收集本院2011年以来 x 线诊断为贲门癌并经胃镜病理证实的45例贲门癌患者进行分析,并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易造成误诊的情况。
作者:刘松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母儿 aBo 血型不合是我国胎儿和新生儿发生同种免疫性溶血病的主要原因,占96%以上,也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见原因,占20%以上。主要发生在“o”型孕妇,“a”型与“B”型的胎儿。随着优生知识的普及,以及免疫学理论在产科中的日益重要的地位,母儿血型不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文献指出孕晚期当抗体效价≥1:128时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有随抗体升高而升高的趋势,而产前诊断提示胎儿病情严重的实验室诊断标准为 igG 抗体≥1:512。为此,本文通过临床病例探讨 aBo 血型不合时母体效价与 Hdn 的关系。
作者:吕智丽;哈申托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跨伤椎置4钉固定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36例,其中采用跨伤椎置4钉固定患者18例(a 组),采用经伤椎置6钉固定患者18例(B 组),于术前、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椎管前缘高度、cobb 角、椎管占位。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的椎管前缘高度、cobb 角、椎管占位较手术前均有所改善(P<0.05)。B 组的椎管前缘高度、cobb 角改善优于 a 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 组的椎管占位较 a 组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伤椎置6钉固定术较跨伤椎置4钉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更佳,可较少伤椎高度的丢失和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作者:张永胜;张万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术前术后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接诊的19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与效果。结果19例患者经过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术后1天皆可下床活动,术后 Joa 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经 odom 评级可知优良率为94.74%,术后并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值得重视。
作者:樊姣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患者男性65岁,农民,主因右眼视力急剧下降半月,于2013年7月12日来诊,询问病史:否认异常。查体: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情况:视力:右眼:0.1,左眼:0.6,眼压:右眼:15mmHg,左眼:15mmHg,双眼外眼及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右眼底:视乳头边界清,色正,动脉细,小静脉迂曲明显,黄斑区可见水肿,行 FFA 检查:动脉充盈时间略延长,晚期静脉管壁染色,渗漏,黄斑区见荧光渗漏,左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当时考虑右眼 CRAO 可能性大,给以扩血管等对症治疗,病情未见减轻。5天后又出现左眼视力急剧下降,查:视力:右眼:0.08,左眼:0.1,左眼底:视乳头界清色正,静脉迂曲扩张,黄斑水肿,再次行 FFA 检查:左眼 ARCT 时相无明显延长,后期静脉管壁染色及渗漏,黄斑区荧光渗漏,视乳头晚期呈强荧光。右眼后期视网膜静脉管壁染色并渗漏,黄斑区荧光渗漏。VEP检查双眼潜伏期略延长。考虑双眼视网膜血管炎,考虑为全身疾病所致。给予球后注射 TA,全身静点糖皮质激素3天,病情未见减轻,在治疗同时行全身检查:血尿常规,血沉,类风湿因子,抗“o”,免疫球蛋白,乙肝+丙肝,胸片,心电图,头颅 CT 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核菌素实验阴性,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阳性)1:16,血清 HIV(阴性),再次追问病史:患者承认曾有冶游史,经皮肤性病科会诊,诊为:梅毒3期,补充诊断:双眼梅毒性视网膜血管炎,给予青霉素320万单位,静脉滴注,1次/6小时,连续静点10天,改用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肌注,每周一次,共4周,一月余后复查,患者症状改善,视力:右眼:0.5,左眼:0.6,双眼底:视乳头界清,色正,黄斑未见明显水肿,静脉迂曲减轻,余未见异常。复查 FFA :双眼视网膜血管晚期未见管壁着染及荧光渗漏,黄斑区未见荧光渗漏,视乳头始终未见明显异常荧光。嘱其皮肤性病科继续随诊复查,皮肤性病科建议患者随诊3年。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静脉人血白蛋白与食用香油外用于新生儿臀部中度重度尿布疹(红臀)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4年02月收治的190例患中度重度尿布疹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静脉人血白蛋白和经高温熬炼的食用香油护理,对照组选择炉甘石液联合氧化锌膏剂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中度重度尿布疹护理效果及时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患儿臀部尿布疹疗效及好转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中的重度新生儿尿布疹治疗效果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度新生儿尿布疹治疗效果比较P<0.01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白蛋白食用香油法治愈的天数明显短于炉甘石氧化锌膏法,P 均<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人血白蛋白与食用香麻油联合使用对护理新生儿中度重度尿布疹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娟 刊期: 201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