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丽
目的:通过护理措施的逐步改进提高,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方法对我院130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腹膜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实施护理改进措施,降低腹膜炎发生率。结果通过我们护理措施的加强,包括1.加强培训再培训2.加强出口护理3.改善营养状况4.加强电话随访5.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结论对 caPd 患者加强指导及监测,进行科学的护理,有效的减少腹膜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玉华;李露扬;邓利荣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脱水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8mg 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15天。比较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及患者治疗后15天、30天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的差别。结果治疗后两组在总体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减少患者死亡率,安全性好。
作者:魏博;王莹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本文通过探讨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进而得出结论:眼科医生要提高对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认识,对于上睑下垂的患者,要详细询问其发病特征,有无晨轻暮重及休息后好转。对于考虑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可行疲劳试验、新斯的明试验等检查以鉴别诊断。
作者:李静;方洁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中药阴洗方治疗湿热下注型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共入选300例湿热下注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各100例),分别采用阴洗方、肤阴洁、肤阴泰外洗治疗,共治疗7天;观察治疗前后阴道局部症状及阴道病原学等指标,并评价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药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84.0%、85.0%,治疗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P <0.05);治疗组在改善外阴瘙痒、白带性状,减少白带量方面优于其他两组(P <0.05)。结论阴洗方对湿热下注型阴道炎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竹;李兮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临床少见,而成年人更为少见,或满足于急性肾盂肾炎的诊断而未进一步检查而漏诊。其合并感染性休克尚未见报道,为引起临床重视,我们报告1例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
作者:楚修林;楚旭;李蕊;张春来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行结肠癌手术患者的应用情况及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行结肠癌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术后恢复和护理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使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提高患者手术的耐受性,利于伤口愈合,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濮;史风莲;张旋;王艳娜;王永行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电解质在产程中改善胎儿宫内窘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胎儿宫内窘迫产妇72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电解质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30min 胎心率和新生儿1min apgar 评分。结果观察组30min 胎心率恢复正常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5),1min apgar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且 apgar 评分≥8分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解质在产程中能够有效改善胎儿宫内窘迫,减少新生儿窒息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艳;陈丽;关鑫;范宏图;林海丽;齐月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本文收集本院2011年以来 x 线诊断为贲门癌并经胃镜病理证实的45例贲门癌患者进行分析,并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易造成误诊的情况。
作者:刘松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研究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66份阳性血培养标本分别同时采用常规药敏的检测方法和直接药敏的检测方法进行试验检测,并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各细茵鉴定结果及药敏结果的符合率。结果直接法与常规法检出阳性菌的总符合率为88.6%,直接法对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的检出敏感度分别为97.7%、97.0%,与常规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符合率与敏感度均较高,但直接药敏试验有操作简单、时间短等优势,更有利于临床细菌感染的血液检测。
作者:刘俊香;尹佐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深入肥厚型心肌病的特点,制定出全面系统的诊疗方案。结论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应为改善肥厚心肌的顺应性,预防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和梗阻,改善血流动力学,抗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猝死。
作者:海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讨论分娩期焦虑妇女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与健康教育。结论焦虑较重的产妇往往伴有分娩并发症。因此,减轻焦虑成为产程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作者:宋兵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低浓度罗哌卡因在硬膜外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38例产妇进行分析,设为观察组,给予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麻醉,罗哌卡因剂量为100ml,浓度为0.1%,芬太尼剂量为2μg/ml;以同期接受38例产妇为对照组,给予0.2%罗哌卡因联合2μg/ml 芬太尼治疗,观察两组产妇的情况。结果经过镇痛之后,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达100%,对照组镇痛有效率仅78.94%,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较小,作用时间较长,并能明显促进运动阻滞分离,对分娩影响更少,联合芬太尼作用于无痛分娩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聂智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6例外伤致颅骨缺损的患者。将以上76例颅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38例患者在外伤去骨瓣手术后6~8周内行早期颅骨修补术,对照组38例,在外伤去骨瓣手术后待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并对以上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38例患者均在6~8周内行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组84%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得到改善,2例患者并发颅内感染。依据 Gos表预后判断,53.6%恢复良好,22.7%中度残疾,20.1%重度残疾,3.6%植物生存,病死率为0。对照组38例患者,待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对照组52%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得到改善,1例患者并发颅内感染。依据 Gos 表预后判断,37%恢复良好,38%中度残疾,15%重度残疾,植物生存7%,死亡3%。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的并发症相对于对照组术后的并发症无明显增加,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行颅内修补术对颅骨缺损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能尽早解除颅脑损伤给患者带来的精神负担,更好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并且在6~8周内行早期颅骨修补术相对于以前常规的术后3~6个月修补的并发症无明显增加,提高患者预后,收到良好疗效,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秦瑜;和华元;李美晶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留置尿管对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预防措施,减低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的60例因留置尿管而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在不同留置尿管的时间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感染原因分析。结果对我院的60例留置尿管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的尿液进行培养,结果显示随着留置尿管的时间增加,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情况显著增加,留置尿管、手术史、基础疾病等因素都可能引起患者尿路感染。结论留置尿管时间、集尿系统密闭性等不良因素都是造成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各种危险性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降低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临床观测,制定出全面系统的诊疗方案。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应积极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衰竭是关键,翻身、拍背、体位引流的护理措施极为重要。
作者:于永军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如何急诊护理教学的效果,全面提高护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方法在急诊心肺脑复苏护理教学中,将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 PBl 结合典型病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入科后两组学生均进行摸底理论考试;出科前两组学生均进行理论和技能操作的考试,比较两种教学方法效果的差异。结果纳入研究的两组护理学生入科后摸底考试成绩比较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表明两组学生在进入急诊科实习前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总体上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出科前的理论和操作考试的成绩分别为89.23±6.65和87.45±6.32,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表明 PBl 结合典型病例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 PBl 结合典型病例法是一种有效的急诊护理教学方法。
作者:卢瑞红;邓岚;谢义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颅内压增高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颅内压增高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根据临床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论颅内压增高综合症是神经内科常见综合症之一。多见于脑疝、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病因有散在性脑炎、癫痫持续状态、脑血栓、各种缺氧性脑病等。对于颅内压增高症患者给予全面健康的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也有积极意义。
作者:赵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68例烧伤患者实施不同阶段的护理。结论烧伤护理是针对特殊人群的护理,临床上需动态评估患者的烧伤面积和深度,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护理,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庆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癫痫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癫痫病人的病情分析,进行对症护理。结论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患病率仅次于脑卒中,癫痫的发病率与年龄有关,一般认为1岁以内患病率高,其次为1~10岁以后逐渐降低。我国男女之比为1.15∶1~1.7∶1。对癫痫病患者采取积极健康的护理,有助于减少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前列腺的麻醉体会。方法分析了我院泌尿外科对收治的66例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患者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给予66例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患者作对照。比较麻醉效果及相关指标参数。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脊神经阻滞达上界平面时间及局麻药用量均短(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总优良率100%,对照组为86.36%,观察组麻醉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作用迅速,阻滞完全,循环、呼吸干扰小,局麻药用量少,不受手术时间限制,不良反应少,可获得完善麻醉镇痛和良好的肌松效果,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前列腺手术首选麻醉方法。
作者:秦文燕 刊期: 201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