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实施要点探究

王芳;赛咏梅;于淑丽

关键词:骨科护理, 预见性护理,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30例骨科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间的护理效果,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给予患者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治疗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7例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腹腔镜下治疗胆结石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5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3.11±0.17)天,平均住院时间(5.34±1.88)天,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8.34±2.34)天,平均住院时间(11.33±3.05)天,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比率8.11%,对照组并发症比率30%,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进行微创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切口恢复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作者:李绍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临床康复护理对小儿烧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临床康复护理对小儿烧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针对44例小儿烧伤患者进行数据分析,随机分为实验.对照两组,实验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小儿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康复速度。

    作者:黄灿元;陈跃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长春新碱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目的:分析长春新碱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分析长春新碱对人体不同机制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结论长春新碱可以治疗治疗淋巴细胞白血病,肺小细胞癌和鼻咽癌等,因此将其应用于临床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徐洪发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跨伤椎置4钉固定脊柱骨折的1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跨伤椎置4钉固定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36例,其中采用跨伤椎置4钉固定患者18例(a 组),采用经伤椎置6钉固定患者18例(B 组),于术前、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椎管前缘高度、cobb 角、椎管占位。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的椎管前缘高度、cobb 角、椎管占位较手术前均有所改善(P<0.05)。B 组的椎管前缘高度、cobb 角改善优于 a 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 组的椎管占位较 a 组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伤椎置6钉固定术较跨伤椎置4钉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更佳,可较少伤椎高度的丢失和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作者:张永胜;张万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CT 血管造影在后循环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探讨 ct 血管造影(cta)在后循环缺血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4例有后循环缺血症状的患者,均同时接受 cta 与 dsa 检查,以 dsa 为标准,评价 cta 诊断椎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结果与 dsa 结果相比,48支椎动脉中,cta 与 dsa 诊断结果一致的有39支,占81.3%。cta 诊断椎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90.0%,阳性预测值为84.2%,阴性预测值为93.1%,诊断符合率为89.6%,Kappa 值0.78。48支血管中 cta 共检出30处斑块,其中椎动脉起始段(V1)24处,横突间段(V2)1处,寰椎段(V3)1处,颅内段(V4)4处;椎动脉起始段斑块发生率高,为80%。结论 cta 在诊断椎动脉狭窄程度上与 dsa 具有高度一致性,可以全面的评价后循环缺血的病因。

    作者:鲍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68例烧伤患者实施不同阶段的护理。结论烧伤护理是针对特殊人群的护理,临床上需动态评估患者的烧伤面积和深度,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护理,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庆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PBL 法结合典型病例在急诊心肺脑复苏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如何急诊护理教学的效果,全面提高护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方法在急诊心肺脑复苏护理教学中,将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 PBl 结合典型病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入科后两组学生均进行摸底理论考试;出科前两组学生均进行理论和技能操作的考试,比较两种教学方法效果的差异。结果纳入研究的两组护理学生入科后摸底考试成绩比较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表明两组学生在进入急诊科实习前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总体上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出科前的理论和操作考试的成绩分别为89.23±6.65和87.45±6.32,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表明 PBl 结合典型病例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 PBl 结合典型病例法是一种有效的急诊护理教学方法。

    作者:卢瑞红;邓岚;谢义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与分析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行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与分析该组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该组患者共60例,均给予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其中25例给予分期手术,占41.67%,14例给予Ⅰ期造瘘术及Ⅱ期肿瘤切除术,占23.33%。手术治疗结束后发生2例吻合口瘘,占3.33%,7例切口感染,占11.67%,3例肺部感染,占5.00%,并发症合计12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0%。结论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进涛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方(真武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给予中药真武汤加减配合基础治疗(包括强心、利尿、倍他乐克、acei)等;对照组57例给予基础治疗(包括强心、利尿、倍他乐克、acei)等。结果服用中药能减少年平均住院次数,但不能增加生存时间,然而从生存曲线来看,服中药的人生存曲线高于不服中药的人,服中药的人死亡风险低于不服中药的人。结论真武汤加减配合基础治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疗效显著。

    作者:吴中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冠状动脉搭桥择期手术患者心理分级护理模式探讨

    0 引言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常用和有效的手段之一[1]。心外科手术风险性高、并发症多,手术对于心脏病患者是生死的考验,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患者的消极心理,如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均对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部分患者由于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不到位,导致严重的 ICU 综合征[2]。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对 CABG 择期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分级护理,旨在探讨适用于该类患者的心理护理方式,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任晓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标准化在新生儿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标准化在新生儿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对2014年3月到8月进入我科实习的实习生应用标准化带教。结果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明显上升,带教满意度100%。结论标准化带教是一种新的护理教学方式,有利于实习生更好掌握新生儿专科知识,可以推广运用于临床实习带教。

    作者:吴敏珏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头颈部肿瘤正常组织勾画现状及方法推荐

    通过系统阅读关于正常组织的系统解剖学的文献,收集了不同单位正常组织的勾画范围[1],了解头颈部正常组织勾画现状,推荐一种适用于接受适形调强放疗(iMrt)的头颈部肿瘤正常组织的勾画方法[2],能减少主观理解和客观实践原因对正常组织勾画的差异,更精确实施头颈部肿瘤 iMrt 治疗。

    作者:游雁;李赓;余海坤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以品管圈为载体全面提升医疗护理质量

    目的:以品管圈活动为载体,提高医疗护理人员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从而全面提升医疗护理质量。方法各部各科室成立品管圈,圈员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要因,提出并实施改进对策,评价实施效果。

    作者:刘云兵;娄邦秀;何晓春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引起静脉炎的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

    1 引起静脉炎的相关因素[1,2]1.1 药物因素药典表明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pH2.5~4.0,溶液 pH 值是影响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浓度胺碘酮(6 mg/ml)静脉泵输注入也是导致输液性静脉炎的重要因素[2];临床上虽然稀释后滴注,由于时间长了对注射局部血管壁的直接刺激而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反应[3]。

    作者:吴倩倩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人工气道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

    目的:介绍肠内营养的基本知识,观测气管切开病例人群使用肠内营养的支持效果。方法首先介绍肠内营养使用的背景知识,接着具体介绍肠内营养的操作方式和注意事项。后通过为对35例气管切开病人,使用肠内营养护理,记录病人的腹泻、反流、便秘等各项指标。结论气管切开病人在使用肠内营养护理后,能比较好的进行营养补给,并且有方便实施、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吕慧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对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6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术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及治疗组(n=35),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组采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4.00%,明显高于治疗组8.57%(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排气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P<0.01)。然而,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治疗组(P<0.01)。结论采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具有术中出血少、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治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成年人手足口病9例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成年人发病很少见。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我院曾收治9例成年人手足口病患者,经有效治疗后痊愈。

    作者:赵庆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腔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在宫腔病变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3年我院收诊的宫腔病变患者共58例,给予 Ge logiq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并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8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包括23例为宫腔内胎物残留,14例为子宫内膜增生,11例为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子宫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癌各5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者52例,准确率是89.7%。结论为宫腔病变患者提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于尽早确诊并治疗本病有重要意义,并且操作简便、安全,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王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临床开放试验观察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根据24小时尿蛋白定量随机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改善微循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每次2.5,每日3次口服,连续8周。观察两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治疗效果。结果经过8周治疗,治疗组经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黄葵胶囊具有安全、高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减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向终末期肾功能不全发展的进程。实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可行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虹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健康指导在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健康指导在脑出血病人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我科室的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病人共102例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指导意见。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临床治疗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康复后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终使患者并发症降低,致残率降低,大限度的回归于社会。

    作者:马国伟;王颖;齐晓磊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