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肝炎135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刘萍

关键词:重症肝炎, 临床治疗,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135例重症肝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一步进行分析重症肝炎的临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重性肝炎135例诊治情况。结果本组135例重症肝炎病例死亡35例,平均住院天数30天。结论及时、早期、正确的治疗是扼制病情预后的重要措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一次性根管治疗及全冠修复治疗隐裂牙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一次性根管治疗及全冠修复治疗隐裂牙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隐裂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两次或者多次根管治疗以及全冠修复,实验组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以及全冠修复。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仿,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以及全冠修复对隐裂牙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可行性,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马慧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浅谈应用梅花针联合拔罐与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眼睑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梅花针联合拔罐与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眼睑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4例眼睑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梅花针联合拔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6%,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梅花针联合拔罐与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眼睑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减轻患者后遗性神经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鲁勃文;明春平;杨忠友;孙欣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高血压术中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高血压患者手术中的麻醉的效果,方法分析了2012年1月至2014年5我院行各类手术治疗的88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对照组给予单一异丙酚麻醉维持。比较两组各时段血压、心率变化,以及术中应用降压药用量等。结果两组手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艾司洛尔和硝酸甘油应用剂量均小于对照组,但拔管时间和苏醒质量评分长(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高血压患者手术中的麻醉的效果较好,在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中降压药物的应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成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口腔种植植入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口腔种植技术是通过人工种植术将种植体结合 GBr 技术植入人体额骨作为人工牙根的支持,已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354例患者均接受了植入术,对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全面的护理,均收到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籍艳萍;张桂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骨科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体会

    运用静脉留置针旨在减少血管穿刺次数,降低液体外渗的几率,保护病人的血管,减轻病人痛苦,节约护士时间,而同时又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对危重患者的抢救,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尤其是在骨科患者的静脉输液中。

    作者:袁春敏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综合护理方法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对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人的不同病情开展孕期、院内、出院健康教育,进行饮食、胰岛素治疗等护理。结果8例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病人加强健康教育和相关护理,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许云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浅析二十一世纪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及能力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长是医院护理工作的实践者、领导者和指挥者。本文就护士长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进行了探讨,认为护士长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高低,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

    作者:刘素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合并感染性休克1例报告

    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临床少见,而成年人更为少见,或满足于急性肾盂肾炎的诊断而未进一步检查而漏诊。其合并感染性休克尚未见报道,为引起临床重视,我们报告1例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

    作者:楚修林;楚旭;李蕊;张春来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四金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100例

    本文通过分析四金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病的疗效结果,得出结论:四金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玉帛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0例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中抽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治疗组(加用噻托溴铵辅助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30例。比较2组患者给药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结果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呼吸困难、喘息、咳嗽、咳痰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时间进行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 feV1、fVc、feV1/Vc、Pao2、Paco2水平变化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噻托溴铵有效缓解coPd 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状态。

    作者:马亮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护理干预对行结肠癌手术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行结肠癌手术患者的应用情况及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行结肠癌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术后恢复和护理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使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提高患者手术的耐受性,利于伤口愈合,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濮;史风莲;张旋;王艳娜;王永行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190例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特点和相关规律,为合理用药提供几点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至2013年出现的190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90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主要涉及5类抗菌药物,包括头孢菌素类88例,占46.32%,为不良反应首位,其次为喹诺酮类50例,占26.32%。结论抗菌药物使用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应该注重相关检测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作者:刘清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浅谈三金石韦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在泌尿系结石患者中运用三金石韦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3年我院收诊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共64例,并以简单抽签法将其分成2组,将30例实施排石颗粒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三金石韦汤治疗的3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评估两组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88.2%的临床总疗效,要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66.7%,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适症状出现。结论对泌尿系结石患者运用三金石韦汤治疗,有更理想的排石效果,且安全可靠,适合临床普及使用。

    作者:孙彦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护理体会

    目的:讨论咯血患者中应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方案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80例咯血患者,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并仔细的对患者进行观察与有效的护理。结果咯血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对其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其中有35例患者获得痊愈恢复效果,20例患者获得显著恢复效果,22例患者获得有效恢复效果,总有效率为96.3%,显效率为58.8%。结论应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咯血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科学合理的专业护理,则能够有效的使患者得到康复,降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减轻患者痛苦,从而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申雯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健康指导在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健康指导在脑出血病人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我科室的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病人共102例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指导意见。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临床治疗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康复后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终使患者并发症降低,致残率降低,大限度的回归于社会。

    作者:马国伟;王颖;齐晓磊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妇科炎症的病因和预防措施

    妇科炎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指妇女生殖器官的炎症。了解炎症形成的原因,进行积极的预防与治疗是保障妇女健康的重要举措。

    作者:李荣利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尿培养念珠菌菌种分布及药物敏感分析

    目的:研究我院2013年尿标本中病原性念珠菌的菌种分布对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选取我院的1880份尿标本中分离出来的170株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结果尿培养分离的170株念珠菌菌群分布,白色念珠菌占比44.12%(75/170),热带念珠菌占比34.12%(58/170),光滑念珠菌占比14.71%(25/170),克柔念珠菌占比7.06%(12/170);尿培养分离的170株念珠菌对5种常用真菌药的药物的药敏结果分析,170株念珠菌对5-fc、aMB、fca、Vrc、itr 的敏感率分别为98.6%、96.7%、74.3%、74.5%、60.9%,其中5-fc 和 aMB 的敏感率高,对唑类药物的敏感率较低。结论临床尿液标本念珠菌分离菌株前两位依次为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尿液标本分离的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下降,且检出率比以往有所提高。临床上在治疗念珠菌感染时应结合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

    作者:曹立慧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脾破裂48例治疗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脾破裂在意外多发伤中有其特殊性,并不多见,但是一旦发生,往往病情十分严重,死亡率高。我科于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间共收治脑外伤合并脾破裂病人48例,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钢;陈莉;徐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我院64例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统计我院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64例上报的adr 从患者年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论以老年患者居多;临床表现以皮疹和瘙痒居多,均为静脉滴注。结论,加强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实行个体化给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连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联合用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绞痛是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其致死率也逐年提高,心绞痛是急性短暂性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当冠脉血流供应不能满足心肌的需求即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缺血由冠脉血流量减少和心肌对氧的需求增加而引起,在临床上有众多药物应用心绞痛的治疗,常见的药物有硝酸酯制剂,如单硝酸异山梨酯、钙通道阻滞剂,而本文将应用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例报告如下。

    作者:苑丽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