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慧
目的:分析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对诊断乳腺肿块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3年收治的482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分析,选用 fnac 检查,并采用巴氏染色,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的形态和排列结构、背景特点等方面进行观察,并判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结果482例患者中,fnac 细胞学诊断为恶性的98例和可疑恶性的38例,病理全部为恶性。fnac 细胞学诊为良性病变346例,病理组织学诊断为良性病变331例及恶性肿瘤15例。fnac 对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度为90.06%(136/151),诊断特异性为100%,fnac 总诊断正确率为96.89%(467/482)。结论对乳腺肿块患者进行细针穿刺细胞检查,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经济等优势,且诊断准确性高,但也存局限性,少部分仍需冰冻切片确诊。
作者:王进武;常玲云;桑海峰;安梅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妇产科患者在腹腔镜术前采用氟比洛芬酯进行超前镇痛的情况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所收治的120例 asa Ⅰ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腹腔镜来进行诊疗,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来进行静脉持续泵注来对患者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给予1mg/kg 氟比洛芬酯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给予1mg/kg 氟比洛芬酯静脉滴注,所有患者在术毕清醒后采用1ug/kg 的芬太尼来进行镇痛处理,比较患者在术后的不良反应、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首次要求镇痛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妇科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通过对患者给予1mg/kg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以在术后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且不会对麻醉的效果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作者:王艳军;贺朝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Diabetes Obes Metab 杂志提前在线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探讨了肠促胰岛素类降血糖药物与急性胰腺炎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该分析共纳入9项研究,涉及超过130万例患者,其中有5195例患者发生过急性胰腺炎。研究者发现,肠促胰岛素类药物治疗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的比值比为1.03,提示在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肠促胰岛素类药物与急性胰腺炎发生风险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瑞典隆德大学临床代谢病研究所 Bo Ahrén 教授对此进行了点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阿德福韦酯联合中药治疗慢乙肝、肝硬化,在肝功能复常、改善症状及抗乙型肝炎病毒方及抗肝纤维化面的作用。方法选择慢乙肝、肝硬化病例,用阿德福韦酯联合中药(腹皮、炒鳖甲、蚤休、冬虫夏草、黄芪、党参、紫河车)进行治疗,并与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临床症状及乙肝病毒标志物,腹部B 超(肝脏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脾静脉宽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明显改善症状、恢复肝功能、并能增强抗病毒、抑制肝脏纤维化进程,且副反应小。
作者:马建忠;丁明霞;马小华;扬军;陈平;马仲莲;马胜海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断肢(指)再植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断肢(指)再植患者从功能护理、心理护理,感觉护理、并发症处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康复护理,降低这种创伤对患者带来的一切影响。结论对患者断肢(指)再植的愈后,进行专业系统的康复护理可缩短康复周期,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断肢(指)再植的康复护理是新时代骨科学,给患者带来的又一个福音。
作者:郑丽颖;张艳秋;林晓华;郭巍莉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研究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对 icU 心梗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我院 icU 接受治疗的144例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实行普通护理,实验组实行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病人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病人在并发症出现率、icU 住院时间、病人满意程度与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实验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让病人接受规范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心肌梗死病人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出现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庆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通过实例研究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方式进行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孕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位,研究组应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方式,对照组应用依沙丫啶方式,研究两种方式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引产有效率达到了98%,而对照组仅有82%。结论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方式对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李全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我站从2004年10月到2014年10月共做女扎手术1564例,发生切口感染或切口愈合不佳13例。发生率8.31‰。总结切口感染或愈合不佳的预防和治疗。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意见,仅供同行们讨论和参考。
作者:黄晓敏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患者,女,52岁。于4月前出现上腹部、右上腹部隐痛,时有加重,能耐受,无牵涉痛,进食后加重,无恶心、呕吐,间断出现解黑便,时有头昏、乏力,无黑朦、晕厥、意识障碍,无心慌、胸闷、胸痛,无咳嗽、咳痰、气促及呼吸困难,无尿急、尿痛,伴双下肢浮肿,体重减轻约3kg。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病理示(十二指肠乳头)中—低分化腺癌。查体:神志清楚,全身皮肤、巩膜黄染,结膜苍白,腹软,上腹部、右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肝区叩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凹陷浮肿。
作者:普爱亮;张捍;鲁明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分析我院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间呼吸内科收住的40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以上4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各种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本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应用价值。结果400例患者中有360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所占比例为90.0%,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360例患者中,完全治愈的患者有140例,比例为38.89%,好转的患者有201例,比例为55.78%,未治愈的有23例,比例为6.32%。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0例,发生率为5.58%。以上使用抗生素的360,例患者,共使用11个品种。用药选择为,一联用药173例,占44.30%;二联用药160例,占40.94%;三联用药48例,占12.4%;四联用药13例,占3.46%。结论抗菌药物在我院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对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侯玉辉;赵丹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小儿洗胃的方法,提高洗胃效率。方法将30例误服毒物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改进组采用经口腔插管洗胃法,传统组经鼻腔洗胃法,比较效果。结果两组在洗胃时间、胃管堵塞、鼻粘膜损伤方面改进组明显优于传统。结论经口腔插管小儿洗胃更能省时、彻底的清除胃内毒物,提高洗胃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冯会玲;鹿奉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0 引言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一所教学医院,医院每年担负着来自省内医学院校的护理实习生的教学及临床实习任务。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总结带教经验,针对影响实习生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改进措施,有效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郭玉凤;田宝玲;崔春花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了解院内临床感染标本分离假丝酵母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份至2013年12月份院内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现的假丝酵母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假丝酵母菌种鉴定采用沙氏培养基进行真菌分离,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鉴定仪进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使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1258株假丝酵母菌。其中白假丝酵母菌分离率高,占67.01%;热带假丝酵母菌占13.99%。高山病科(呼吸内科)检出率为高,占18.52%;其次为传染科占16.85%。临床感染标本中分离率高为痰液标本,占62.08%;其次为大便,占10.50%。体外试验显示5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中,两性霉素 B 对假丝酵母菌抑制活性好,未检测到耐药株。结论临床真菌感染率有所增长,以白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检出标本以痰液及大便标本为主;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 B、5-氟胞嘧啶较为敏感。临床应高度重视真菌的检出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减少耐药真菌的产生。
作者:张泉;谢晓娥;靳亚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毒蕈又称毒蘑菇,俗称野生蕈。农村地区自采新鲜野生蕈食用者较普遍。食用毒蕈可导致中毒,严重者可致多脏器损害,甚至死亡[1]。现对我院于2013年8月31日收治因食用蘑菇汤而发生集体食物中毒的11例患者(后诊断为毒蕈中毒)的救治过程,进行报告。
作者:宋芳芳;张洁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如今婚前妊娠现象日趋普遍,这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文章描述了未婚妊娠的基本特征以及导致未婚妊娠的主要原因,同时揭示了未婚妊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后提出了预防未婚妊娠的重要举措,为有效的减少未婚妊娠提供切实的依据。
作者:杨光芬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本文通过探讨噻托溴铵对 coPd 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通气功能和炎性机制的影响,进而得出结论:噻托溴铵可以抑制 aecoPd 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以及改善其通气功能,提高肺的氧合能力,有利于 aecoPd 患者的恢复。
作者:王海根;刘斌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临床对肩周炎患者实施药物针灸结合拔罐疗法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接诊的肩周炎患者共11例,给予针灸、拔罐与我院自拟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1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包括8例痊愈,3例好转,一般需治疗1个疗程,长治疗2个疗程,临床总有效率100%。结论为肩周炎患者实施中药针灸配合拔罐方案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有较高的临床普及意义。
作者:崔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深入,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探索新型管理模式。本文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经济管理着手,分析其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加强财务管理的规范性经济管理,构建新型服务体系,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益。
作者:黄英姿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急性胃穿孔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保守治疗、胃穿孔修补术及胃切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44例患者中,3例采用保守治疗,治愈2例,余者1例中转手术治疗;36例行胃穿孔修补术,6例行胃切除术;术后并发症情况:2例肠粘连致不全梗阻,3例肠间脓肿,2例切口感染,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9±2)d。结论急性胃穿孔诊治过程中要做到及早检查、及时确诊,详细、全面的了解患者病史,准确诊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永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常见的误差,对误差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的对策对误差进行减免。方法随机抽取血常规标本进行试验分析。结果我院分析后得知,影响血常规检验准确性的常见因素包括温度、时间、取样、测量方法等。结论在进行血常规检测中,需选取高素质、高度专业化的采集人员进行。同时,在进行检验时需考虑相关的外界因素,对血常规检查制定出一套系统性的检验模式。
作者:李卫芳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