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珊珊;张欢
目的谈论临床送检样本涂片的细菌学检查措施。方法由于细菌体积微小,无色透明。因此利用光学显微镜直接检查只能观察到细菌菌体及其动力。对菌体形态结构、大小、排列、染色特性及细菌特殊结构的判定,必须借助于固定和染色。结论形态学检查方法是细菌检验极为重要的鉴定手段之一,有助于细菌的初步识别,也是决定进行生化反应鉴定的重要步骤。有时可通过形态学检查得到初步诊断,如痰中的抗酸杆菌和脑脊液中的脑膜炎球菌等。
作者:于晓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病,常危及患者生命。随着血β-HCG的测定和阴道超声的发展,早起异位妊娠诊断准确率提高,米非司酮单药口服及米非司酮口服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在临床广泛应用,为早期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提供了基础。
作者:张维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病人3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Barthel指数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全髋关节置换病人在术后给予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增加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满意度明显上升。
作者:伍玉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灌注与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方法,疗效与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术前术后情况,根据患者痛经好转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患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5%结论子宫动脉灌注与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具有患者痛苦小,保留子宫,改善生活质量,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武桂琴;张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按揉内关穴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将40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0例,在剖宫产手术中予以按揉内关穴,对照组200例不做穴位按揉。结果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寒颤、体温下降、血压下降等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揉内关穴可以减轻剖宫产手术中患者的寒颤、疼痛、体温下降、血压下降的程度,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作者:庞红桥;杨小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院前急救的目的是抢救生命,安全转运。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急救护理的基本程序和基本的生命抢救技术。才能使现场救护做到快捷、准确、有效和安全。临床资料:病员XXX,男性,58岁。于2011年9月12日19时14分因发生车祸至双下肢毁损伤,现场查体:病员躺于地上,神志清楚、精神差、大汗淋漓、呼吸急促30次/分。脉搏细速扪不清,血压80/50 mmHg spo282%该伤处疼痛不适,立即给予伤口包扎固定建立静脉双通道快速补液、吸氧、止痛、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安全防护,途中通知在班人员请骨科医师会诊,请放射科和检验科做好准备。返院时病员神志清楚,脉搏118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90/50mmHg,spo290%。骨科医师会诊后指导先行急诊合血,照片检查,检查完毕后接入手术室。
作者:廖艳;周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究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确定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意义。方法以我院2010年07月01日到2013年04月01日收治的21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分为2组,每组105例患者,分别称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针刺疗法,实验组则采用针刺配合推拿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结果针刺配合推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9.05%),普通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90.48%),实验组要对照组的有效率比明显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治疗效果更好,治疗起效快,需要的疗程短,患者的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涂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风湿性骨关节病中诊断价值评价。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疑诊风湿性骨关节病34例患者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并将骨显像检查与其它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34例风湿性骨关节病患者中26例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结果与病理诊断相符,明显高于X线平片、CT、磁共振成像以及超声检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是诊断风湿性骨关节病的一种好方法,对临床早期诊断不明确病例,放射性行核素骨扫描结合其他检查可提高诊断率,并且能显示风湿性骨关节病的病情活动性。
作者:王永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3.72%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6.0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大便潜血转阴时间、止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诊胃镜下止血对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疗效显著,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廷锐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护理问题。方法对16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的病情观察、给氧、气管插管、呼吸机观察等进行护理总结。结果通过对病情周密观察,对呼吸道正确管理,抢救的效果大大提高。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需注意呼吸道管理。
作者:任庆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分析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来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用西医治疗,治疗组42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和保留灌肠,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7%,两组比较有较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应广泛应用。
作者:王现秋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酒精中毒者在当今社会与日俱增,每位中毒者也想过戒酒,但是效果不理想,本文通过健康教育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特点从治疗期、恢复期、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入手,从而达到戒酒。结论加强对酗酒危害的卫生宣传,可减少因饮酒给社会造成的危害。
作者:程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讨论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患者的护理方式。结论治疗需根据病人年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大小、部位等全面考虑,肌瘤小、无症状的病人可随访观察;若肌瘤大,子宫超过2个月妊娠大小或症状明显以致继发贫血时,经药物治疗无效,则需选择经腹或经阴道子宫肌瘤摘除除或全子宫切除术。
作者:冯东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共收治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76例下鼻甲骨质增生患者,其中男25例,女51例,年龄19~75岁,平均38岁,病程1~16年。根据下鼻甲骨质增生诊断标准进行病例选择,术前详细了解所有患者的病史,对所有患者进行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检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均排除手术禁忌症,分别行鼻内镜下经下鼻甲前端切口和经下鼻甲下极切口黏膜下成形术。
作者:郑红彬;王文兵;黄菲菲;刘俊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GCTs)是一种少见的颅内胚胎性肿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不同部位的生殖细胞肿瘤CT、MRI表现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松果体区,鞍区及基底节区的生殖细胞肿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的论述,提高了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影像诊断水平,为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提供早期的诊断及有效治疗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周国民;李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至2012年间6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级别心功能心脏病孕妇分娩方式、时机、孕周及母婴结局。结果心律失常是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主要表现形式。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以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率高,占25%,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占18.3%;心功能Ⅲ~Ⅳ心脏病孕妇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心功能Ⅰ~Ⅱ心脏病孕妇(P<0.05)。心功能Ⅲ~Ⅳ心脏病孕妇早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心功能Ⅰ~Ⅱ心脏病孕妇(P<0.05)。总结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论必须加强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和监测,以使患者安全渡过孕产期。
作者:胡志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门诊体检无症状性高血压患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55例已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及门诊体检无症状性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比较两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观察组动脉粥样硬化率为40.0%明显大于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率的23.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级及3级动脉粥样硬化例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体检无症状性高血压患者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率增多,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更加严重。
作者:杜燕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简述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的诊疗。方法对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的患者进行诊疗。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快捷,并发症少,已成为胃造口管饲营养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婧婧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胃肠CT检查的要求和检查步骤。方法在对胃肠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总结治疗经验。结论近年来CT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CT对组织有高度的密度分辨率。CT设备的不断完善以及扫描速度和分辨率的提高,特别对肿瘤的诊断的分期,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向周围侵犯的情况以及有无转移和转移的脏器、预后的估计和治疗后的随访等方面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大维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迅速、凶猛,是危及产妇健康甚至生命的严重手术并发症。我院应用宫腔填塞碘仿纱布条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体会如下。8例均术中大出血,经大剂量宫缩剂和物理刺激方法促宫缩处理无效。术中出血少700ml,多2500ml,给予宫腔填塞碘仿纱布条处理起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黄梅;赛尔吉米德格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