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燕英
目的浅析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方法对呼吸衰竭病人进行细致有效的护理。结论呼衰的处理原则是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功能,纠正缺O2、CO2潴留和代谢功能紊乱,防治多器官功能损害,从而为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的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
作者:段岭焕;杨晓艳;张丽娟;赵春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SCD)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主要是因患者体内维生素B12含量不足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病变部位主要集中于锥体束及脊髓后索,严重时可累及周围神经、视神经甚至大脑白质,临床上以手足感觉异常、感觉性共济失调、下肢无力或痉挛性瘫痪伴贫血等为主要表现[1]。但由于该病发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部分患者仅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而不伴有其他典型症状,临床诊治时容易漏诊、误诊,延误治疗,影响患者疾病的预后及转归。我院2013年5月3日收治1例亚急性联合变性误诊为多发性神经病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申龙燮;杜婷婷;朴虎男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术后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例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予以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对并发症进行预见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年龄一般为65~95之间,老年人居多,容易有并发症的发生,经过精心的护理后可有效的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宗海惠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间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遵医行为和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晓艳;陈晓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分析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来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用西医治疗,治疗组42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和保留灌肠,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7%,两组比较有较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应广泛应用。
作者:王现秋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溶血血液标本对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1年12月健康体检中心58例体检者血液标本6mL,分别置于2支抗凝试管中,每支3 mL,其中1支试管中的标本采用人工使用小竹棍搅拌血浆和血球的方法1min后致其溶血,检测正常未溶血标本和溶血标本血浆中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肌酐(Cr)、葡萄糖(GLU)、血尿酸(UA)、钾离子(K+)等13项临床实验室生化检验指标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溶血血浆TBIL、DBIL、ALT、AST、LDH、K+、CHOL测定结果明显高于正常未溶血血浆(P<0.05), ALP的活性随着溶血的程度而降低,溶血对BUN、Cr、TG、GLU、UA测定结果影响较小。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与检验工作中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避免标本溶血的发生,一旦发生了标本溶血现象,立即在规范的操作下重新采取标本进行检测。
作者:孙丽莹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食道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而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往往因其手术时间长,由于麻醉影响,肺被牵拉、压迫等使肺功能受损、呼吸道粘液分泌紊乱易并发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患者术后疼痛造成痰液排出困难,使肺部感染的机率大大提升。因此对手术患者术前术后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积极预防肺部并发症至关重要。
作者:李惠蓉;熊金妹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近几年来,随着消毒供应中心职能的改变和任务的扩大,其人员配置也大幅度增加,部分工作由临时聘用的技术工人完成,而这部分人员一方面对医疗、医院感染、职业防护等等知识非常陌生,另一方面,文化层次参差不齐,且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因此,对他们的培训就显得非常必要。南充市中心医院自2009年7月开始实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两规一标”以来,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分层次、分区域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特别是下收下送工人的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刘萍;袁俊华;黄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分析不同内固定术式对胫骨多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4例胫骨多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方式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和固定以及负重行走时间、Maryland足部评分等进行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比较,前者具有固定稳定、恢复快、操作简单等优点,在治疗胫骨多段骨折上,效果更佳。
作者:于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躁动是指患者由于意识障碍导致的精神与运动兴奋的一种暂时状态,主要表现为肢体的不规则运动、生命体征变化、高度烦躁、非计划性拔管、坠床等。[1~2]脑出血患者由于出血量、水肿部位、尿潴留等各种原因出现躁动,严重影响血肿的吸收,甚至引起持续出血或再出血。本文回顾了我科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5例脑出血躁动患者,通过对其护理总结了以下经验。
作者:陈张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衰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根据我科收治的56例急性心衰的患者进行探讨分析,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28例,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给予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比较这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纠正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心律失常纠正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衰的患者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再加之临床护理方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的提高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纠正率及时间,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范树荣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B12及叶酸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维生素B12及叶酸的含量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叶酸及VB1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FA、VB12含量变化对于患者病情观察、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患者中推行加服FA和VB12等制剂,为ACI的预防和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作者:王美英;刘晓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下术中输入加温液对术中、术后寒战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90例择期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恒温箱组(A组)30例、输液加温器(B组)30例及对照组(C组)30例,A组输入的液体和库血,均通过上海TSO40输液加温仪将输出端的液体加温至37~38℃,B组输入的液体和库血均通过便携式输液加温器预设40℃对输液管进行加温输液,对照组(C组)输人室温的液体和未经加温处理的库血。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30 min、60 min、120 min、术终、术后30 min、60 min记录患者的鼻咽温及寒战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与B组各时段的鼻咽温无显著差异,寒战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B组与C组相比,患者在麻醉后60分至术后60分各个时段的鼻咽温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各个时段寒战的发生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术中输入加温的液体和库血,可显著降低术中、术后寒战的发生率,两种静脉输液加温方法均安全有效。
作者:姚旭辉;杨远惠;林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实习是实习生从课堂走入社会的第一步,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要培养出合格的学生,能够从容地步入工作岗位,达到医院检验科的要求,应着重培养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郝秀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近年,肿瘤病人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对于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化疗和放疗,治疗手段也不断提高,恶性肿瘤病人的5年生存率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其中放疗所占据的比重明显提高,放疗技术日新月异,随着计算机技术、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和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放射治疗设备不断开发、放射治疗的新技术的应用,放射肿瘤学取得了许多理论上和技术上的突破,已成为治疗和控制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放疗技术从以前二维放疗,到三维适形以及调强定向等,现在已经发展到动态调强以及旋转调强等,将来由于设备的进步,将会以四维技术为代表向着更精更高的方向发展。
作者:冀泓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在ICU患者中实施具体的人文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月期间转入ICU的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将2011年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护理的患者设为实验组,2011年之前的只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在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分析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生理心理反应、治疗护理的配合度及对周围环境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出院率生存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提高自身护理技能的前提下对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石建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妈富隆结合药物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疗效。方法选择2000年4月至2012年3月的112例PCOS患者服用妈富隆治疗5个月经周期,用药后分别测定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对服药后112例患者进行促排卵共112个周期,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并记录排卵周期及妊娠周期数。结果112例患者的T、LH/FSH均有显著降低(P<0.01),112个促排卵周期中80个周期有排卵,14例妊娠。结论用妈富隆进行促排卵前的先期治疗,可以改善PCOS。
作者:王晓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俗话说病愈是靠“三分治,七分养”,可见护理对病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而在这“七分养”之中,心理护理更是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
作者:张月琴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合手法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56例,用局部注射合手法推拿进行治疗。结果显效38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为92.8%。结论局部注射合手法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杰中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泛素在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动物模型中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丢失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泛素表达;结果动物模型的病情进展过程中,腰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量减少,泛素阳性蛋白聚集体逐渐增加,泛素的蛋白水平表达量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动物模型发病过程中蛋白的泛素化发生异常。
作者:陈霞;谷伟;杨锟;刘亚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