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琴
目的讨论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监测生命体征及心电图各波的形态变化。注意病情变化,观察发病时意识、心电图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发作时的持续时间和频繁程度。确保静脉通道通畅,以保证用药。给予合适的氧浓度,观察氧疗情况,根据病情变化进行调节和记录。保持气道通畅,准备吸引器、抢救药品及抢救物品。随时做好CPR及除颤的准备。
作者:戴亚男;范静丽;马明威;付冬;于凤莲;闫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手术的护理观察。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宫外孕38例患者均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在手术前密切的临床护理观察以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和方法加快患者治愈的速度。结果38例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患者均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妇产科宫外孕的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在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是至关重要,可以明显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丽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研究颅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我科收住的36例颅脑外伤患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病例资料,对收集的资料总结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经头颅计算机辅助扫描检查本组36例颅脑外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的原因有迟发性颅内血肿(36.11%),弥漫性脑肿胀(25.00%),重型脑挫裂伤(16.67%),脑组织缺血缺氧(13.89%),外伤性大面积脑梗塞(8.33%)。结论颅脑外伤术中较易发生急性脑膨出,其发生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主要有迟发性颅内血肿、弥漫性脑肿胀、重型脑挫裂伤、脑组织缺血缺氧、外伤性大面积脑梗塞。目前没有较完善的治疗急性脑膨出的方案,临床医务人员应依据不同的临床体征及CT征象,积极地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随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进行正确处理,不断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颅脑外伤术后死亡率及病残率。
作者:孙伯禹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妇女的异常心电图改变及其发病机理,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间268例在我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孕妇异常心电图进行分析总结,仪器采用上海光电ECG-9620P型12导联心电图机进行常规描记,走纸速度25mm/s,标准电压1mv=10mm,分析653例妊娠晚期女性的心电图的改变。结果297例孕晚期妇女中心电图异常的种类分别是,电轴左偏150例,窦性心动过速80例、窦性心律不齐25例,P-R间期缩短20例、早搏9例、QRS低电压8例,ST-T改变5例。结论妊娠晚期妇女心电图出现异常改变比较多见,其中以电轴左偏及心动过速为多见,临床检查中妇产科医生应关注妊娠晚期女性心电图的改变,必要时及时进行干预治疗,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心室肥厚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阅读相关的文献、书籍,并在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总结诊断经验。结论肥厚型心肌病可出现多种心电图改变,其敏感性高,但缺乏特异性,诊断时需结合临床及其他相关检查如超声心动图等,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李蔷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总结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类型以及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对于其妊娠分娩的结果影响情况,寻找到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类型、心功能状态与妊娠分娩的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我院2003年01月01日到2013年05月01日收治的65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包括了先天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妊娠高血压心脏病、妊娠前的风湿性心脏病以及妊娠期间出现的心脏病。分析比较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心功能分级与妊娠、早产之间的关系。结果65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心功能在Ⅲ~Ⅳ级者占43.08%,有6例患者为妊娠晚期,心功能Ⅳ级9例患者中有2例心率衰竭处于妊娠中期,无患者死亡。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会出现心功能低下,分娩方式试产不宜过长,需要手术介入治疗。
作者:努尔姑丽?吐尔洪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健全,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使得病人及患者家属的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由于ICU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复杂,并发症特别多,患者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容易失控,那么在转运病人及外出做各种诊疗时,护理人员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为了保障ICU患者的转运安全,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我院制定了一系列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素萍;侯剑;弓瑜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不典型胰腺癌的CT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信宜市中医院及信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例不典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检查结果。结果18例患者中,胰腺癌发生于胰头部8例,胰体部3例,胰尾部2例,误诊为正常胰腺2例,胰腺炎3例。误诊率为27.8%。18例胰腺癌患者CT表现均不典型。7例胰头部表现为等、低密度或囊实性肿块,增强后无明显强化。4例胰头部大小不一的囊性病灶,增强后仅囊性病灶下方部分实性部分轻度强化。4例胰体部胰管中度扩张,胆总管、肝内胆管及邻近血管未受侵犯。3例胰体部及胰尾部胰管轻度扩张,但胆总管和肝内胆管均未见扩张。3例平扫可见胰腺内局灶性CT值增高,增强扫描时该区域不强化。2例患者平扫示胰腺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时无明显强化。18例胰腺癌患者中,中分化导管腺癌8例,黏液腺癌5例,腺鳞癌5例。结论胰腺癌可出现不典型的CT影像表现,要注意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与易混淆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杨璧;杨赤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作为一名手术室护理工作者,应该明确工作者的工作是一个具有一定风险的职业,而导致护理工作出现缺陷的原因比较多,更加应该对其有所了解,手术护理工作者除了严格的遵守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还应该积极的学习法律知识,强化法律观念。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不让可能出现的护理缺陷问题发生,要去提升自己的技术和专业素养,处理好护患之间的关系。
作者:叶骎云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随机选取12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微波治疗法为实验组,随机选取12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药物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操作简单,安全,副作用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淑琴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血尿酸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还有许多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并且独立于部分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1]。有关的研究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伴有高尿酸血症的几率大概为30%,其中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为血尿酸水平上升。及时地对血压进行控制,使血尿酸水平下降,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就可以降到低,我们对9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骨科手术患者的优质护理及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骨科手术的患者66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有效的优质护理措施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优质护理措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而焦虑成功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骨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后明显的提高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质量,使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下降并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潘桂芝;青彩虹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药品的安全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做好医院药房药品的监管工作对于维护医院声誉,保障患者的合法权利意义重大。笔者将从药房药品的差错分类出发,对出药品差错的原因进行探讨,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
作者:陈月林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简述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危象的诊疗。方法对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危象患者进行诊疗。结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在临床上较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复杂,容易漏诊误诊,需要用相关激素替代治疗。
作者:魏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阑尾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3年采用超声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12例阑尾炎。结果其中急性阑尾炎103例诊断准确率92%有9例单纯性阑尾炎误诊,误诊率为8%结论超声尤其是高频探头能较好的检测到各型阑尾炎病变(部分单纯性阑尾炎除外)
作者:王跃;赵俊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指利用规律血液透析挽救患者的生命,是延长患者生命的治疗方法。在此治疗中包含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灌流,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
作者:王洪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择6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体外反搏和麝香保心丸联合治疗。对照组31例,均采用抗缺血、抗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酶)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56,P <0.05);治疗组硝酸甘油消耗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t=25.4,P<0.01);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率为73.5%,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53,P <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体外反搏和麝香保心丸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进一步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缺血性变化,减少硝酸甘油消耗量。
作者:吴瑞;朱秋玲;张现芳;闫志平;方坤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泡状鼻甲主要是指中鼻甲气化,是由于中筛气房向内下气化中鼻甲而成。临床主要以头痛、鼻塞、流涕就诊;鼻腔检查主要表现为鼻黏膜慢性充血、中或下鼻甲肥大、脓性分泌物、息肉、鼻中隔偏曲。文献报道CT上中鼻甲气化的发生率为14%~53%。
作者:李常虹;刘莉娜;谢立旗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中,硬件已不成问题,缺乏完善的医院内部审计软件是制约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一是医院内部审计系统的构成:数据库系统,审计人员信息系统,审计监控系统;二是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软件的特点:能和HIS系统对接,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再控制,能进行分析性监测,能完成审计抽样工作;三是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要求:对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对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上的要求,对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安全性的要求。
作者:高海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发病率约占全脑卒中的60%~80%”。该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其中脑梗死所致的偏瘫是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致使患者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在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应有计划地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对患者的康复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459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康复健康教育,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白春辉;陈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