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主要报道医学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进展有及研究方向,适合于广大从事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及临床医务人员,生物工程、生化、分子药理、分子病理、免疫学、遗传学等相关人员。
1对文稿的要求
1.1本刊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及相关科技工作者结合我国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动态、方向,撰写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述评、研究论文、研究快板及简报、新技术、新方法、新器械、书评、专题讨论、国内外有关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进展的小专论等。其文稿要求论点明确,设计合理,资料可靠,文字洗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图表清晰,科学性强。
1.2来稿请附单位介绍信,并应声明无泄密内容,无作者署名纷争及无一稿两投现象。作者单位应对稿件内容的真实性和保密性负责。研究论文如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或省部级以上重点攻关课题,请在文稿首页注明资助基金的中英文名称及编号。
1.3来稿上请注明作者的中英文姓名及第一作者性别、出生年、学位、职称、发表论文篇数、研究方向和通讯作者的详细地址、联系电话、E-Mail等信息,以便及时联系。
1.4文稿应采用word文档,用简体字排版,A4版式、小4号字符、
1.5倍行距,图表应随文排。文稿中的英文请注意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希腊字母(或罗马数字)应在该字符的下方用铅笔标注“希”(或“罗马”),以示区别。
1.51科技名词的使用应按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术语。缩略语(除众所周知者外)在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应先写出中文名称,然后加括号给出英文全称及缩写;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蛋白质和核酸名称的英文缩写用正体,第一个字母大写;限制性内切酶的前3个英文字母用斜体;基因座名称的英文缩写用斜体小写。研究论文(含中英文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等,下同)一般不超过8000字,其参考文献不少于10条;研究快报一般不超过5000字;研究简报一般不超过3000字;小专论一般不超过5000字。
1.6文稿需一式3份(快报4份),其中一份图表和照片必须是原件,其它可为清晰复印件。寄送文稿时应一并向编辑部发送电子文稿,并请同时通过邮局寄送审理费40元,在发送的文本文件上附出汇单编号,以备查询。
1.7本刊收到文稿及审理费后即给作者寄送(或用E-mail)《收稿回执》,并在2个月内告知作者稿件处理情况。对不用稿件将定时退还作者。对需修改的稿件,作者在接到编辑部《修稿通知》后应及时将回修稿件寄送编辑部,如逾1个月不返回编辑部则作为自动退稿。本刊对稿件有删改权,但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
1.8稿件决定刊用后,我刊将提请作者授权本刊给予发表,同时,我刊将根据稿件所占版面向作者收取一定的发表费。稿件发表后酌致稿酬,并另赠当期杂志2本。
1.9作者稿件刊出后,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版权归本刊所有。作者稿件录用后,本刊有权对其编辑的刊物制成光盘或被其它有关数据资源系统收录。
2文稿编写格式
2.1题名(篇名)题名应简明、直叙,应能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一般不用外文缩略语。中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题名中应包括主要关键词。本刊不主张采用副题。
2.2署名署名的作者只限于参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内容负责、同时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的人员。如署名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在篇首页脚注处需注明通讯作者的电话、E-mail等相关信息。外单位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城(区)名及邮政编码。有英文题名及摘要的文章的作者署名还需采用汉语拼音署名,其要求是姓(大写字母)在前,名(第1个字母大写)在后,双名之间不加连接号。工作单位用英文注出标准全称和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用斜体表示。
2.3脚注论文所受资助的课题基金来源(中英文)及编号;第一作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学位或职称;通讯作者的姓名,电话,E-mail,排在篇首页下方,并用短横线与正文分开。
2.4摘要论著、述评、综述应附中英文摘要。论著的摘要采用结构式摘要,按照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4部分撰写,内容应具独立性和自明性,具有与正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结果部分要求有具体数据。中文摘要不超过250个汉字,英文摘要不超过150个实词。述评和综述采用报道式摘要,应能切实反映文章的主导内容。英文摘要置于中文摘要的下方。
2.5关键词应根据文章所讨论的重点内容选择3~5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尽量采用Medica1SubjectHeadings(MeSH)中所列的词。如MeSH中没有相应的词,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上位词或习用的自由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致。
2.6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请根据文章内容的学科分类,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1999年3月出版)中查得,排列在中文关键词下方。
2.7标题层次各级标题均左顶格,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一级标题通常为“1”(引言可编为“0”),二、三级标题编号为“1.1”,“1.1.1”……数字间用下圆点相隔,一般不采用四级标题。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2.8引言简明介绍论文提出的背景、相关领域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及本文研究目的。一般不超过200字。
2.9材料和方法简要叙述研究对象的特征、主要实验材料的来源、性质及数量,仪器设备(包括厂家、型号)等实验条件。所用方法凡有文献记载者可直接引用文献,对实验方法有改进的须详述改进之处;独创或创新的方法应详加叙述。所有方法均可重复验证。使用统计学方法的应说明选择的方法及依据。
2.10结果应客观、真实、准确地描述研究所得数据和所观察的现象。可用文字、图和表进行叙述,但三者不应重复。不展开论证,不引证他人资料。使用了统计学方法的应说明结果意。
2.11围绕研究结果阐述研究结果的意义,实事求是、言简意赅地评价其科学价值并可与前人的有关结果进行比较论证。客观真实地解释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经验、教训。切忌偏离研究结果。
2.12致谢对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接受委托进行某项工作的辅助人员及给予指导、提供资助者,可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原则上应征得致谢对象的同意方可提名感谢。致谢内容加括号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2.13图图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图序和图注置于图的正下方。照片请选用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反差良好的黑白照片或彩色照片,其大小尺寸以4∶3为宜,并一式两份。不能有折痕。显微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组织切片照片要选准所需显示的部位。蛋白质、核酸结构序列图、质粒构建图和线条图请用激光打印,要求点线分明,粗细适当,墨色均匀。每张图片的背后请用铅笔注明题名、图序、图注、上下方向及作者姓名,并置于文稿的相应处。
2.14表采用三线表格式,表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表序和表题放在表格上方。表内参数单位相同者,将单位置于表的右上方;各栏参数单位不同者,将单位置于相应栏目的表头或数值旁。表内数据必须准确、可靠,数据应上下行位数对齐,并置于文稿相应处。
2.15数字的用法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数值的舍取采用“4舍6入5看后,5后有数进上去,5后为零看左数,左数奇进偶舍弃”。数值范围的表示形式用“~”;百分数表示的均值和标准差的数值写在括号内,%在括号外;分数的分号用斜线(公式除外)。
2.16医学名词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各学科名词(科学出版社,1995年)为准。暂无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或注释,药名(包括中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新版本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中文药物名称须使用其化学名,英文药物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动植物学名应加注标准学名。
2.17参考文献按照文中引用的顺序,在文内以角码加方括号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其参考文献必须是自己阅读过的和论文中所引用的正式出版物,以期刊为主。内部刊物、会议论文集及待发表的资料不能作为文献引用。具体著录格式为:
2.17.1期刊作者.篇(题)名.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作者在3位以内(含3位)应全部列出,姓名之间加逗号;4位以上作者应写出前3位作者,再加逗号及等(etal)。
2.17.2书籍作者(编著者).书名,版次(第1版可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年.起页-止页.
2.17.3书籍中析出的文献作者.题名.见:作(编)者.书籍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 评价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三氯丙烷中毒的疗效.方法 通过检索近20年PubMED、Science Direct、EBSCO Host、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进行评价.研究者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使用Review manager 5.0 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s行系统评价.结果 8个RCT共纳入16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78例(使用血液灌流),治疗组86例(血液透析联合血浆灌流).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显著降低患者丙氨酸转移酶含量、显著降低患者肌酸激酶含量、显著降低患者三氯丙烷血液浓度.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浆灌流治疗三氯丙烷中毒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艾芬;杨洋;李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来源于链霉菌噬菌体φC31的整合酶可通过介导链霉菌attB序列与多种生物内源性特异性序列产生重组反应,将外源基因定点整合到生物基因组中.在基因治疗研究中应用φC31整合酶,可使外源基因长期高水平表达,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且由于外源基因定点整合,故安全隐患较小.此外,φC31整合酶还可以用来生产外源基因定点整合的转基因动物,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都有很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徐焕宇;马晴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众多,其中Gas 6研究较为清楚.Gas 6在结构上与抗凝蛋白S 具有相似的序列,氨基末端为富含γ- 羧基谷氨酸基的Gla区,随后为4个表皮生长因子样区,羧基末端是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区域-G区.Gas 6在一些正常和恶性组织中表达,参与细胞增殖与凋亡、迁徙、黏附与识别.
作者:沈绍群;李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主要分布于骨胳肌、心肌及脂肪组织中.当胰岛素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后,产生一系列信号,促进GLUT4从胞内易位至细胞膜.GLUT4通过自身构象改变,将葡萄糖摄入细胞内,从而协助维持血糖的稳定.这些具体信号正在被广泛深入的研究.现在发现至少有两条独立的信号传导途径,一条是经典的PI3K途径,另一条是新近发现的Cbl/CAP途径.深入了解这些信号传导途径,对于揭示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万欣;黄颂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湖北土家族人群HLA-A*0201~0207与宫颈癌的关联性.方法采用PCR/SSOP的HLA基因分型技术,利用一对引物扩增HLA-A位点2、3外显子,并通过31个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分别与192例中性外周血样本,其中包括42例宫颈癌样本DNA扩增产物杂交,进行HLA-A*0201~0207 7种等位基因分型;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宫颈癌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中HLA-A * 0201~0207构成比的差异.结果HLA-A*0202和HLA-A*0206在正常对照组和宫颈癌患者组的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对危险度分别为HLA-A*0202 OR=0.36(95%CI=0.13~0.95),HLA-A*0206 OR=0.21(95%CI=0.06~0.81).结论HLA-A*0202和HLA-A*0206对于宫颈癌发生的易感性可能有保护作用,本次研究未发现其余5种等位基因与宫颈癌有关联.
作者:谭云;张涵;陶宁;吴绪峰;伍欣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硒蛋白P初在血浆中发现,占血浆总硒的0%.在其多肽链中有10个硒半胱氨酸,由10个读码框内的UGA编码,而UGA一般是作为终止密码子起作用.故硒蛋白P的生物合成需要多个特异的因子,如特异的tR-NA、延伸因子和mRNA上的特异的二级结构等.硒蛋白P的功能尚不清,初步的研究结果提示可有转运硒、抗氧化、结合重金属和神经营养等作用.
作者:房青;林晨;杨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dsRNA介导的是RNAi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中的一种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dsRNA在细胞内降解为siRNA是传统RNAi作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新近发现,体外合成siRNA可直接触发RNAi,尤其是在特异性抑制哺乳动物细胞基因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宁;钱新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蛋白质分子中酪氨酸残基的可逆性磷酸化作为真核生物信号转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多种细胞功能调节,包括细胞增殖、迁移以及细胞间相互作用等.目前认为这种可逆性的磷酸化调节主要是受控于蛋白酪氨酸激酶(PTK)及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PTP)这两种酶活性的动态平衡.因此,与PTK一样,PTP对于体内各种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PTP在信号转导中的调控作用,特别是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其本身的结构与调控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伟榕;卢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人正常肝细胞株L02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LPS诱导L02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作用,测定L02细胞膜上CD14、Toll样受体4(TLR4)、Toll样受体2(TLR2)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生化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 10、20、40、80 ms/L剂量的LPS作用于LD2细胞后0、6、12、24和36 h,细胞的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上清液中ALT、AST、LDH和TNF-α含量亦无明显变化(P>0.05),L02细胞膜上LPS受体CD14、TLR4、TLR2表达分别为(2.28±0.60)%,(1.04±0.80)%,(2.07±0.50)%.结论 L02细胞膜上LPS受体CD14、TLR4、TLR2表达水平低,致使LPS不能直接引起L02细胞损伤.
作者:郭竹英;矫强;徐芒华;王世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是细菌用于调控基因表达从而改变细胞功能的普遍机制,不同的细菌种群具有不同的群体感应机制.对几种典型病原细菌群体感应机制的研究表明,病原细菌的群体感应与其侵染过程,毒素的产生以及终的致病过程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细菌群体感应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真正的了解病原细菌的致病机理,从而为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思路和策略.
作者:王卉;杨梦华;钟增涛;朱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请问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9月中旬在投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急急,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请问一下,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