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护理缺失及突发状况的应对

叶骎云

关键词:手术, 护理, 状况
摘要:作为一名手术室护理工作者,应该明确工作者的工作是一个具有一定风险的职业,而导致护理工作出现缺陷的原因比较多,更加应该对其有所了解,手术护理工作者除了严格的遵守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还应该积极的学习法律知识,强化法律观念。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不让可能出现的护理缺陷问题发生,要去提升自己的技术和专业素养,处理好护患之间的关系。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康复治疗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出院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抑郁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能明显降低患者的抑郁程度,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值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王艳芝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25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25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疑似患者行团注、快速容积扫描,扫描获得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行多种技术图像重建。采用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等后处理方法,重点观察和评价下肢动脉病变的部位、狭窄程度、是否闭塞,以及重要分支血管的受累情况。结果原始横轴位图像对病变信息的存储为可靠;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方式所得图像有不同的显示特点;20例均很好的显示了下肢动脉全程及主要分支血管。结论256排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全面的显示下肢动脉的病变及解剖细节,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安全、快速、无创、准确的诊断手段。

    作者:张洋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人血白蛋白的临床不合理应用分析

    我国在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上仍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通过对我院2012年6至12月应用过人血白蛋白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总结本院人血白蛋白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人血白蛋白使用说明书和美国UHC制定的“人血白蛋白使用指南”进行现状分析,规范本院白蛋白临床使用标准,加强本院人血白蛋白的合理应用管理。

    作者:沙尼娅·吾马尔;张群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确诊为异位妊娠并有保守治疗指征和要求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保守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副反应。结果65例患者59例成功,成功率90.7%,6例患者因异位妊娠破裂而转行开腹手术。结论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用于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

    作者:林赐福;黄婉真;苏丽芳;王燕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门诊注射病人晕针的原因分析、对策及思考

    晕针是各种注射、静脉输液、抽血、穿刺过程中均可发生的一种反应。通过查找其发生的原因,做到提前预防,及时处理,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赖禹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分析

    目的对泌尿系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参考及依据。方法抽取泌尿系感染患者100例,采集其中段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别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和体外耐药性监测。结果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占41%)和肠球菌(占23%);大肠埃希菌对亚安培南的敏感性高,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高。结论由于临床上大量使用甚至滥用广谱抗菌药物,导致了致病菌耐药性的逐渐上升,对泌尿系感染患者只有进行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才能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

    作者:芮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梧州粤海江河水厂职工体检“三高”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2013年梧州市粤海江河水厂职工体检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梧州市粤海江河水厂2013年在梧州市人民医院体检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压血脂血糖检查。结果高血压检出率15.51%,高血脂检出率68.97%,高血糖检出率31.32%。男性19~60岁、女性20~53岁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梧州市粤海江河水厂职工身体状况不容乐观,不同年龄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存在差异。

    作者:叶小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全麻苏醒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手术结束后全麻恢复期,由于药物的残余作用,以及手术的直接创伤和原有病理变化,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怎样及时发现并处理尤为重要。因此,在全麻苏醒室的工作须特别耐心细致和认真负责。本文探讨500例全麻恢复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

    作者:柳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浅谈人文护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ICU患者中实施具体的人文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月期间转入ICU的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将2011年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护理的患者设为实验组,2011年之前的只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在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分析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生理心理反应、治疗护理的配合度及对周围环境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出院率生存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提高自身护理技能的前提下对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石建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复方丹参滴丸与消心痛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与消心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其中(治疗组)40例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与用消心痛治疗的(对照组)40例作疗效比较,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及心电图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2.5%和45%,P<0.01);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改善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降低心肌耗氧量等方面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优于消心痛。

    作者:王才豪;栗建武;徐世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作为治疗胰腺头颈部癌、壶腹部癌,以及十二指肠癌,胆管下端癌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由于手术复杂、创伤大,术后恢复缓慢、并发症发生率高[1]。所以,患者应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这对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中,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期间,本科诊治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36例,围手术期护理给予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红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独活寄生汤加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9例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定义: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指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所产生的腰痛、或腰腿痛等症状的一种病症。

    作者:赵永旺;马雅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加强健康教育护理优化护患关系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满足病人不断增长的疾病知识、用药知识、自护知识和卫生保健等方面知识的心理需求,是健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何促进健康教育的落实,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满足病人的健康要求,是优质护理技术在对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病人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岳燕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脑梗塞患者的944例护理体会

    脑梗塞是丘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软化,病情相对较重。脑梗塞患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给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经济及心理压力,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和理解脑梗塞患者的心理特点,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家庭和社会状况,及时进行相关的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陶定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严重烧伤并发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并发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严重烧伤并发胸腔积液患者27例进行分析讨论,给予密切的病情观察,并且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一般护理措施、营养的支持,特别是胸腔积液的护理措施,比较此组患者资料前后的白蛋白及胸腔积液的量。结果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白蛋白值恢复正常,明显高于治疗前,而胸腔积液已经减少至50ml明显低于治疗前,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于严重烧伤并发胸腔积液患者给予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烧伤的并发症得到恢复,促进患者康复,加快康复速度。

    作者:刘晓燕;卢怀美;张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临床路径在胃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制定胃癌临床路径表单,将65例胃癌患者完全按胃癌临床路径实施治疗护理。结果按临床路径实施治疗护理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减少,而且其满意度明显增高。结论临床路径实施能够缩短住院天数,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规避医疗护理不良行为,增加医患沟通,避免医疗纠纷,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朱丽娜;沈桂荣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烧伤科应用的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烧伤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烧伤科进行分析讨论,其中以2011年度为对照组,2012年度为观察组,对照组未实施风险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时间段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护理差错发生、医患纠纷发生以及患者满意度)的临床效果,以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比较包括意外伤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其中观察组实施针对性风险管理后在护理管理以及护理安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烧伤科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可以明显的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与护理安全,预防和消除护理安全隐患发生。

    作者:彭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2种药物预防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给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口服治疗预防囊肿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56例,行腹腔镜手术后给予米非司酮(A组33例)及孕三烯酮(B组23例)预防复发的疗效观察。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剥除术后给予米非司酮组较孕三烯酮组临床症状显效率及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剥除术后给予米非司酮在改善患者痛经等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孕三烯酮,两组预防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无明显差异。

    作者:姬海云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临床因素和剂量体积参数与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临床因素、剂量体积参数与≥2级放射性肺炎(RP)的相关性。方法入组我院行放射治疗或联合化疗的8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回顾分析临床因素[患者年龄、性别、Karnofsky评分、化疗因素、肿瘤位置、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0)、用力肺活量(FVC)]以及肺剂量体积参数[包括双肺接受5~60Gy的相对肺体积(V5-60)、平均肺剂量(MLD)、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与≥2级RP的相关性。结果入组患者中位放疗剂量60Gy,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累计有17例(20.0%)患者发生≥2级RP,3例(3.5%)发生3级RP,1例女性患者死于5级RP。结论肺功能和剂量体积参数均与RP的发生风险相关,MLD与RP相关。

    作者:石健;綦琦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品管圈在儿童癫痫服药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儿童癫痫服药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成立品管圈模式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提高。

    作者:何清桂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