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玲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6例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术中腹腔内出血1000~3000ml,平均1500ml;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5min;术后无并发症发生。46例患者出院后随访1个月,每周随访1次,检测血β-HCG均下降,术后2周内降至正常。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渐成熟,在积极有效的抗休克治疗、术中严密监护的条件下对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创伤小,恢复快。
作者:印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社区宣教与护理干预。方法选取社区高血压患者48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社区宣教与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遵医服药率。结果经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半年后比较两组进行比较,其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以及遵医服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宣教与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使患者控制血压率提高,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关丽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对针灸治疗消瘦的方法进行讨论。方法对消瘦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并在治疗的过程中总结治疗经验。结论利用针灸治疗消瘦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政涛;袁满;王来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下肢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分析。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观察组增加下肢机器人进行步行训练。结果治疗8周后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辅助步行、独立步行率及BBS、 FMA、FAC、MBI下肢评分均较前治疗显著提高(P<0.05)。结论下肢机器人训练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独立步行能力提高明显。
作者:何南;汪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传统康复(针灸)与现代早期康复疗法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共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各组均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传统康复(针灸)与现代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观察。A组:传统康复组(针灸组)B组:现代早期康复组结果治疗前后各组以田敏分级和Barthel指数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现代早期康复组优于传统康复组(针灸组)。结论现代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桂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食道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而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往往因其手术时间长,由于麻醉影响,肺被牵拉、压迫等使肺功能受损、呼吸道粘液分泌紊乱易并发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患者术后疼痛造成痰液排出困难,使肺部感染的机率大大提升。因此对手术患者术前术后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积极预防肺部并发症至关重要。
作者:李惠蓉;熊金妹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循证药学模式在我院中药学工作中的应用,及其推广的必要性、可行性。方法介绍循证药学在我院新药引进、中药评价及不良反应监测的作用,表明循证药学可指导并带动临床药学工作。结果循证药学的原则有利于临床药师解决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更好提高医疗质量。结论循证药学模式是未来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趋势。循证药学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利于临床合理用药,使用药有效性、安全性增加,并可以加强医院间的协作,能推动临床药学的发展,值得推广。
作者:王秋菊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颈椎病又称颈肩综合征,主要是由于颈椎骨质的退行性病变所致,刺激或压迫周围的神经或血管及其他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综合病症,属于祖国医学中“项强、眩晕、痹证”范畴,是临床上中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趋于年轻化。该症状复杂,缠绵难愈,它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目前多采用保守疗法。近年来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报道很多,均有较好的疗效,现将近10年来有关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文献分类综述如下。
作者:丽荣;荣卓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脑动脉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88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动脉瘤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快康复速度。
作者:代红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的干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除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外,对其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对其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行为改变情况。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改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效果明显,可应用于临床实践,有助于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张忆;赵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研制适用于人用睾丸热压避孕内裤(THU),并观察其对精子发生的影响。方法恒温控制器、定时器、交流电变压装置及热压内裤的设计和研制,19例已育成年健康男性志愿者,穿THU,每周穿2次,每次穿50分钟,3个月为1个实验周期。在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分别取精液和血液。穿THU前的相关指标作为自身正常对照,实验期分别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观察,恢复期分别于1个月、2个月、3个月和6个月观察随访。结果恒温控制器温度43℃±0.5℃,穿THU 2个月后,精液常规中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动率明显下降,而畸形精子比率明显升高;3个月后,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动率进一步明显下降,19例受试者精子密度都下降到20×106/ml以下,其中有1例下降到2×106/ml,6例<5×106/ml;在恢复期2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上述各项指标又恢复到实验前水平。血清T、FSH、LH实验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 THU对精子发生抑制效果较为明显,可考虑与男性激素合用抑制精子发生而达到避孕目的。
作者:张爱东;王磊光;邱毅;陈峰;刘华强;肖海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蒙医疗术科接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60名,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人,两组同取风池、百会、天柱、C3-C5夹脊穴以及足三里与内关等穴,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不加温针灸。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9%,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理想,治疗有效率高,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塔拉;温都尔嘎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急性会厌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可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可在2~3 h内咽喉疼痛剧烈,吞咽困难,发声困难,会厌充血水肿阻塞声门,发生上呼吸道梗阻而突然窒息死亡。因此医护人员要有高度责任感严密观察呼吸情况,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如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加重,应立即行气管切开,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在治疗急性会厌炎的过程中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聂惠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临床上所谓的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代谢内分泌疾病。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是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用胰岛素或其它降糖药物控制急性症状,但是长期服用有明显副作用。然而通过传统蒙医药治疗,其临床治愈及病理治愈者在临床上非为罕见。所以愈来愈多的医务工作者把目光投向祖国传统医药学。本文以蒙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就糖尿病肾病以及并发症理论认识、治疗方法、诊断标准、临床方面及讨论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胡宏伟;韩斯古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疣是一种较常见的病毒性皮肤赘生物,中医治疗疣有较好的疗效。本文从临床表现、鉴别诊断、辨证施治这几方面来论述中医治疗的情况。
作者:姚文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12导联常规心电图对病窦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同时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采用12导常规联心电图进行监测,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88例窦缓患者采用常规的心电图进行监测。结果不同分型之间的发生率进行比较(P>0.05)。SSS组与对照组的心率进行比较,前者慢于后者,并且两组的总心搏数和高心率等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12导联常规心电图是一种非常简单且没有创伤的检测方法,对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SSS患者来说,其能够提高对各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吴清;蒙海秀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知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主要介绍知母常用的方剂在中医上的应用以及知母在现代临床中发挥的作用,对知母药材进行深入探讨,并阐明其临床应用规律,为知母在临床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褚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中老年轻度屈光不正引起的视疲劳临床症状、发病类型,探讨视疲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67例中老年轻度屈光不正引起的视疲劳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按年龄段分为四组,对这些患者进行科学的检查,确定他们的眼部状况,并观察中老年逆规散光、混合散光以及这些疾病发病时患者的年龄。结果中老年轻度屈光不正引起的视疲劳年龄区间以35~55岁多,且大多数患者为轻度远视散光。且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视疲劳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症状,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必须取得和患者树立信任,帮助患者释放视疲劳的精神压力。
作者:程啸天;张立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制度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在回收物品、清洗消毒、配备包装、灭菌质量、储存发放5个环节实行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全程控制质量。结论通过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加强了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满足临床需要,并且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李秀娟;臧海香;高国芝;杨璐;姜姣姣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护创材料(VSD)技术后,利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跟腱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用VSD负压引流术后,再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跟腱外露9例。结果9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0~18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颜色,弹性较好,外形较美观,不臃肿,4例皮瓣恢复痛觉,5例皮瓣恢复了保护性感觉,供区直接缝合3例,余6例供区植皮完全成活,供区无不适症状。结论针对跟腱外露创面在VSD负压引流术后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转移修复,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韩超前;温树正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