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在脑动脉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代红伟

关键词:优质护理, 脑动脉瘤, 并发症,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脑动脉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88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动脉瘤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快康复速度。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制度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制度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在回收物品、清洗消毒、配备包装、灭菌质量、储存发放5个环节实行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全程控制质量。结论通过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加强了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满足临床需要,并且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李秀娟;臧海香;高国芝;杨璐;姜姣姣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心理因素对降压药物疗效影响的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以便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负性情绪,合理用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愈率。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在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药物治疗的136例高血压患者,将治疗有效的患者(83例)纳入研究组,治疗无效的(53例)纳入对照组,进行有关心理方面的调查评估。结果136例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平均得分为(52.57±11.54)分,与全国常模(33.80±5.90)分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u=9.25,P<0.01)。而治疗有效组为(36.68±8.76)分,治疗无效组为(55.68±23.36)分,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u=5.60,P<0.01),显示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的患者心理测评时焦虑情绪多较高,其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量也较高,而相应的社会支持分值较低。结论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除常规用药外,还应注重患者心理社会方面的有关影响因素的调适。近年来关于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已扩展到包括行为特征、情绪状态、生活事件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而目前对这些因素的探讨,多着眼于病因学方面研究;在治疗方面则多强调药物的作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多种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除了药物治疗外,也与精神、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有针对性并深入地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对于合理用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愈率,以促进其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以确定哪些因素在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王艳;曲文姝;黄鹤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概况

    颈椎病又称颈肩综合征,主要是由于颈椎骨质的退行性病变所致,刺激或压迫周围的神经或血管及其他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综合病症,属于祖国医学中“项强、眩晕、痹证”范畴,是临床上中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趋于年轻化。该症状复杂,缠绵难愈,它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目前多采用保守疗法。近年来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报道很多,均有较好的疗效,现将近10年来有关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文献分类综述如下。

    作者:丽荣;荣卓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过敏性鼻炎的预防和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有效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对我院耳鼻喉科门诊收治200例过敏性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有效地护理干预使大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大大减轻其过敏症状的发生。结论借助过敏原检测仪器的开展,更准确为患者检测出过敏原,通过有效的脱敏及健康教育对其康复起到很重要作用。

    作者:向丽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动物模型腰段脊髓中泛素表达特征

    目的了解泛素在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动物模型中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丢失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泛素表达;结果动物模型的病情进展过程中,腰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量减少,泛素阳性蛋白聚集体逐渐增加,泛素的蛋白水平表达量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动物模型发病过程中蛋白的泛素化发生异常。

    作者:陈霞;谷伟;杨锟;刘亚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呼吸衰竭的护理

    目的浅析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方法对呼吸衰竭病人进行细致有效的护理。结论呼衰的处理原则是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功能,纠正缺O2、CO2潴留和代谢功能紊乱,防治多器官功能损害,从而为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的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

    作者:段岭焕;杨晓艳;张丽娟;赵春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内部审计在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医院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医院要发展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完善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管理,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作者:李向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我院儿科病区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率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儿科病区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和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率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儿科病区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的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同时统计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的分布、构成以及耐药率。结果我院儿科病区防治感染的品种以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药物为主。我院的DDDs逐年增长的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临床分离菌种中为常见的菌种。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抗感染治疗的关键因素。抗菌药物的DDDs和细菌耐药率密切相关,实际工作中应该加强监管抗菌药物的使用,以降低细菌的耐药率。

    作者:王蕴娴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脱水剂对于急性脑干梗死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脱水剂对于急性脑干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来我院诊治的急性脑干梗死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脱水剂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治疗组20例中,痊愈2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20例中,痊愈1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5%。结论在急性脑干梗死早期应用适量的脱水剂治疗,能够平稳的降低颅内压及减轻脑细胞的水肿程度,从而有效地减轻或控制病情的进展,减轻神经功能及脑细胞的损伤,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靳怀永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浅谈合理联合使用中西药

    目的浅谈中西药的合理联合使用,为临床提供联合使用中西药的可靠依据。方法通过分析讨论中西药联合使用时的作用机制、使用目的、联合使用原则,配伍禁忌等各方面展开讨论。结果及其结论中西药的合理联合使用可相互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临床疗效,但如果使用不合理,将会增加副作用,降低治疗疗效,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

    作者:雷殷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体外反搏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择6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体外反搏和麝香保心丸联合治疗。对照组31例,均采用抗缺血、抗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酶)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56,P <0.05);治疗组硝酸甘油消耗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t=25.4,P<0.01);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率为73.5%,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53,P <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体外反搏和麝香保心丸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进一步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缺血性变化,减少硝酸甘油消耗量。

    作者:吴瑞;朱秋玲;张现芳;闫志平;方坤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传统康复(针灸)与现代早期康复疗法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共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各组均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传统康复(针灸)与现代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观察。A组:传统康复组(针灸组)B组:现代早期康复组结果治疗前后各组以田敏分级和Barthel指数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现代早期康复组优于传统康复组(针灸组)。结论现代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桂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浅谈消毒供应中心下收下送人员的培训

    近几年来,随着消毒供应中心职能的改变和任务的扩大,其人员配置也大幅度增加,部分工作由临时聘用的技术工人完成,而这部分人员一方面对医疗、医院感染、职业防护等等知识非常陌生,另一方面,文化层次参差不齐,且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因此,对他们的培训就显得非常必要。南充市中心医院自2009年7月开始实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两规一标”以来,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分层次、分区域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特别是下收下送工人的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刘萍;袁俊华;黄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产后出血介入治疗19例分析

    为探讨产后出血急诊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对19例产后出血保守治疗无效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出血部位后,应用明胶酣眠栓塞子宫动脉或内动脉。结果19例产后出血患者全部栓塞止血成功,随访半年无复发。提示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安全、有效、微创,是治疗产后难治性出血的理想方法,不仅能挽救患者生命,而且可以避免手术切除子宫。

    作者:原井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35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35例进行分析讨论,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实施急救护理措施以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病情均得到控制,救治成功的患者为33例,2例患者救治无效临床死亡,成功救治的患者经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心率、血压、尿量进行比较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后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秀月;马双芳;张亚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复方樟柳碱治疗眼睑痉挛19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治疗眼睑痉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2年12月到我院眼科就诊的眼痉挛患者19例(26只眼),用2ml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于患者痉挛侧行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结果就诊的19例(26只眼)眼睑痉挛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为16例,占总患者的61.54%,好转为7例,占总患者的26.92%,无效为3例,占总患者的11.54%,总有效率为88.46%。结论复方樟柳碱对于眼睑痉挛患者的治疗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孔凡刚;王运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

    血尿酸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还有许多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并且独立于部分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1]。有关的研究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伴有高尿酸血症的几率大概为30%,其中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为血尿酸水平上升。及时地对血压进行控制,使血尿酸水平下降,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就可以降到低,我们对9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东乌珠穆沁旗人民医院妇产科64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回顾性分析

    目的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后应根据临床表现进行积极治疗。方法对东乌珠穆沁旗人民医院妇产科64例患者进行了分析并总结经验要点。结果根据治疗方案进行早治疗,对每位患者有针对性进行手术,6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失血性休克是妇产科常见的,尤其对孕妇来说,但是要及时手术并有效救治和术后护理,患者会手术成功的。

    作者:图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护士长如何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护士长是一个科室的中枢神经,护士长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科室工作质量的好坏,而一个科室的护理工作又是依靠全科护理人员共同完成的。因此,护士长对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负有重要责任。从而体现出护士长如何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现有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作者:连宝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品管圈在儿童癫痫服药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儿童癫痫服药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成立品管圈模式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提高。

    作者:何清桂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