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因素对降压药物疗效影响的分析

王艳;曲文姝;黄鹤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心理因素, 焦虑, 心理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以便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负性情绪,合理用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愈率。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在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药物治疗的136例高血压患者,将治疗有效的患者(83例)纳入研究组,治疗无效的(53例)纳入对照组,进行有关心理方面的调查评估。结果136例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平均得分为(52.57±11.54)分,与全国常模(33.80±5.90)分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u=9.25,P<0.01)。而治疗有效组为(36.68±8.76)分,治疗无效组为(55.68±23.36)分,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u=5.60,P<0.01),显示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的患者心理测评时焦虑情绪多较高,其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量也较高,而相应的社会支持分值较低。结论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除常规用药外,还应注重患者心理社会方面的有关影响因素的调适。近年来关于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已扩展到包括行为特征、情绪状态、生活事件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而目前对这些因素的探讨,多着眼于病因学方面研究;在治疗方面则多强调药物的作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多种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除了药物治疗外,也与精神、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有针对性并深入地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对于合理用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愈率,以促进其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以确定哪些因素在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干预提供依据。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独活寄生汤加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9例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定义: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指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所产生的腰痛、或腰腿痛等症状的一种病症。

    作者:赵永旺;马雅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体外反搏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择6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体外反搏和麝香保心丸联合治疗。对照组31例,均采用抗缺血、抗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酶)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56,P <0.05);治疗组硝酸甘油消耗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t=25.4,P<0.01);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率为73.5%,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53,P <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体外反搏和麝香保心丸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进一步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缺血性变化,减少硝酸甘油消耗量。

    作者:吴瑞;朱秋玲;张现芳;闫志平;方坤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方法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办法进行剖析。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一般采取药物治疗。

    作者:邱锦;王瑶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复方丹参滴丸与消心痛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与消心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其中(治疗组)40例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与用消心痛治疗的(对照组)40例作疗效比较,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及心电图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2.5%和45%,P<0.01);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改善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降低心肌耗氧量等方面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优于消心痛。

    作者:王才豪;栗建武;徐世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可达龙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可达龙所致的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可达龙所致的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用喜辽妥软膏外涂炎症创面治疗,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喜辽妥软膏外涂炎症创面治疗可达龙所致的静脉炎,不仅方便舒适,而且疗效显著。

    作者:陈英;张慧琴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浅谈蒙医基础护理内容及其特点

    蒙医护理学作为蒙医药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具有民族特色的护理学理论及学科体系。蒙医护理学是通过对老、弱、病、残、幼加以护理,从而达到促进健康、延年益寿、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医疗活动。本文就蒙医基础护理内容及其特点做了简单介绍和探讨。

    作者:包海蓝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特殊性过敏原反应1例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指利用规律血液透析挽救患者的生命,是延长患者生命的治疗方法。在此治疗中包含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灌流,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

    作者:王洪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流行性腮腺炎28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各种临床资料及临床意义为有效防治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观察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28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6例流行性腮腺炎中发病年龄以5~1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发病季节以4~6月份多见,有明确接触史217例,群体发病186例,并发脑炎66例,胰腺炎53例,睾丸炎32例,心肌炎2例,无死亡病例,预后均良好。结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传染性强,早期隔离,早期治疗是控制传染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宋保德;李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内部审计在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医院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医院要发展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完善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管理,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作者:李向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精细过滤输液器对静脉滴注前列地尔致静脉炎的预防

    目的分析精细过滤输液器对前列地尔进行滴注导致静脉炎产生的预防措施。方法符合脑梗塞病诊断标准的69例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静脉炎的发生率与发生程度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观察组显著要高(P<0.05)。结论使用精细过滤输液器能够明显减少了由于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所引起的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依明古逊;吐提古丽;努斯莱提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方法的改良及临床应用

    临床上,患者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上举或外展困难,Neer撞击试验阳性[1],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就会申请拍摄肩关节正位及肩峰冈上肌出口位片;患者肩部外伤,骨科医生考虑存在肩关节骨折或脱位的可能,特别是需要判断肩关节脱位的方向,也常常要求加摄冈上肌出口位片。因本院拍摄冈上肌出口位的任务主要由笔者进行,笔者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常规的后前位足侧斜射的投照方法,操作相对复杂,入射角度难以把握,重拍率高,故笔者对此摄影方法进行改良、简化,采用前后位水平投照法来进行摄片;现通过收集92例采用改良法拍摄的冈上肌出口位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冈上肌出口位的摄影方法及技巧,并就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作者:孟繁元;王磊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术后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例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予以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对并发症进行预见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年龄一般为65~95之间,老年人居多,容易有并发症的发生,经过精心的护理后可有效的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宗海惠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探讨护理干预对肛裂术后便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肛裂术后便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肛裂术后便秘的患者60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便秘情况以及排便相应症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术后排便情况以及排便的相应症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肛裂术后便秘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减少肛裂患者术后便秘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终使患者满意度大大的提升,因此值得在肛裂术后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徐珊珊;张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异位妊娠休克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6例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术中腹腔内出血1000~3000ml,平均1500ml;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5min;术后无并发症发生。46例患者出院后随访1个月,每周随访1次,检测血β-HCG均下降,术后2周内降至正常。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渐成熟,在积极有效的抗休克治疗、术中严密监护的条件下对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创伤小,恢复快。

    作者:印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鼻内镜下顽固性鼻出血的微创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对98例老年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行鼻内镜检查出血点,并行数字纱布填塞结合双极电凝止血。结果92例找到明确出血点,6例未见明确出血点。一次治愈95例,3例伴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术后仍有少量出血,经控制血压后治愈。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检查可准确定位出血点,双极电凝配合填塞止血纱布能有效治疗顽固性鼻出血。

    作者:张萍;吴海英;鞠宏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关于“护理本科生灾难教育情景教学方法探讨”的研究

    在灾害频发的今天,人类面临的直接威胁是死亡,间接的威胁是弱的灾害应对意识。我国灾难应对教育机制的缺失导致了大学生防灾意识薄弱,理论知识与救护技能分离,尤其对于医务人员,防灾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教学任务。本文将通过介绍研究方法、干预措施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来对在护理本科生中开展情景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张海燕;魏维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血凝及纤溶指标的改变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评估、治疗及预后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凝及纤溶指标的改变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评估、治疗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肝硬化组和健康体检对照组的血凝四项及纤溶指标的检测结果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肝硬化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纤溶酶原活性(PLG)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血凝及纤溶指标可以做为肝硬化患者评估肝损伤的程度,对肝硬化的治疗和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汪鎏漪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髌骨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AO张力带,髌骨钛镍记忆合金,空心钉结合钢丝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84例髌骨骨折采用张力带内固定72例、钛镍记忆合金内固定39例、空心钉加钢丝内固定73例,比较三者间的优良率。结果随诊8~28个月,平均17个月。按陆裕朴等疗效评定标准:AO张力带内固定,优44例、良18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86.11%;钛镍记忆合金固定优12例,良16例,可8例、差3例,优良率71.79%;空心钉加钢丝内固定,优49例、良22例、可2例,优良率97.26%。经统计学处理P<0.05,三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空心钉结合钢丝固定,能够达到满意的对位及维持对位效果,有利于骨折的愈合,优于AO张力带固定(克氏针钢丝),前二者效果优于钛镍记忆合金。

    作者:李宏林;刘中明;史国徽;杨春峰;王子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脑外伤硬膜外血肿52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脑外伤导致的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因脑外伤导致出现硬膜外血肿患者的资料52例,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定向穿刺血肿抽吸引流辅之以尿激酶溶解,术后对患者进行3~12个月的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2例患者,48例存活,存活率92.31%,死亡4例,死亡率为7.69%。随访结果显示,按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定的标准,33例(占68.75%)患者达到1级评定标准,3例患者(占6.25%)达到2级评定标准,4例患者(占8.33%)达到3级评定标准,5例患者(占10.42%)达到4级评定标准,3例患者(占6.25%)达到5级评定标准。结论术前对患者进行精心检查,对硬膜外血肿特点进行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及时恢复、预后的改善是非常有利的。

    作者:阿布都外力?马拉阿西木;阿曼江?阿吉;努尔拉?艾拜都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老年病的中医治则及养生保健

    古老的中医学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形成了各家学说,对老年病治则及养生方面有独特的论述,将这方面的理论及知识应用到我们的临床工作,将得到治疗老年病及老年养生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刘桂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