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林;刘中明;史国徽;杨春峰;王子龙
目的探讨血凝及纤溶指标的改变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评估、治疗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肝硬化组和健康体检对照组的血凝四项及纤溶指标的检测结果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肝硬化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纤溶酶原活性(PLG)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血凝及纤溶指标可以做为肝硬化患者评估肝损伤的程度,对肝硬化的治疗和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汪鎏漪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本文通过探讨综合生活方式和行为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得出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综合生活方式和行为干预,提高了患者遵医嘱的行为能力,使患者能长期坚持合理用药,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汤秀红;杨转霞;汤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按揉内关穴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将40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0例,在剖宫产手术中予以按揉内关穴,对照组200例不做穴位按揉。结果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寒颤、体温下降、血压下降等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揉内关穴可以减轻剖宫产手术中患者的寒颤、疼痛、体温下降、血压下降的程度,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作者:庞红桥;杨小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讨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5例牙隐裂导致牙髓病变的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多次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半年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19例成功,5例好转,总有效率达到92.0%。对照组患者有11例成功,6例好转,总有效率为85.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病变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李兵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烧伤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烧伤科进行分析讨论,其中以2011年度为对照组,2012年度为观察组,对照组未实施风险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时间段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护理差错发生、医患纠纷发生以及患者满意度)的临床效果,以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比较包括意外伤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其中观察组实施针对性风险管理后在护理管理以及护理安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烧伤科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可以明显的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与护理安全,预防和消除护理安全隐患发生。
作者:彭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3.72%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6.0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大便潜血转阴时间、止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诊胃镜下止血对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疗效显著,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廷锐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及肌酐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1组,选取50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作为研究2组,随机抽取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3组。分别抽取3组人群的血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及肌酐,利用t检验对3个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t检验,发现研究1组及2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及肌酐明显高于对照3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研究2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及肌酐高于研究1组,结果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及肌酐对判断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文达;翁羽飞;林哲生;王云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对特发性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的诊断、治疗进行总结、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资料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进行治疗。结果42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手术后症状得到改善及缓解,16例患者的症状全部缓解,8例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18例患者有2种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结论特发性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的诊断容易误诊、漏诊,在临床实践中需要不断的积累经验。在手术时需要重视对引流导管的选择。
作者:阿曼江?阿吉;阿布都外力?马拉阿西木;努尔拉?艾拜都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取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等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结果我院2012年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下降明显。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艾合买提·托乎尼亚子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门诊体检无症状性高血压患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55例已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及门诊体检无症状性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比较两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观察组动脉粥样硬化率为40.0%明显大于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率的23.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级及3级动脉粥样硬化例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体检无症状性高血压患者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率增多,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更加严重。
作者:杜燕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研究表明,严重的精子 DNA损伤会导致男性不育、胚胎发育异常、高流产率以及降低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迄今为止,精子 DNA的损伤与修复的机理尚不明了。本项目拟从精子形成和成熟的机制入手,以前期研究发现的具有体外优化精子作用的中草药麦冬为基础,进一步对麦冬皂苷及多糖进行体外精子培养及体内实验,分析比对精浆中活性氧含量与精子运动特征、形态及顶体酶活性等的关系;鉴定中草药麦冬的体外活化精子有效成分。并通过大鼠应用麦冬皂苷和麦冬多糖建立动物实验模型,探讨麦冬体外活化精子和体内增强精子活性功能机制,了解精子DNA损伤及修复机理,为中药治疗少弱精症不育提供实验数据,提高男性不育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爱东;王磊光;邱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随着对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通过综合治疗对骨关节炎进行干预,延缓或逆转疾病进程成为可能。本文收集了近10年来我院收治的骨关节炎患者治疗方法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希望为骨关节炎患者寻求更合理、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利洋;阮履强;周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高压氧治疗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无症状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无症状脑梗死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多奈哌齐10mg,每晚睡前口服。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均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分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定认知功能。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MMSE评分和ADL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改善无症状性脑梗死(SCI)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牟庆梅;郭文娟;胡金花;关迎;肇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血尿酸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还有许多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并且独立于部分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1]。有关的研究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伴有高尿酸血症的几率大概为30%,其中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为血尿酸水平上升。及时地对血压进行控制,使血尿酸水平下降,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就可以降到低,我们对9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至2012年间6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级别心功能心脏病孕妇分娩方式、时机、孕周及母婴结局。结果心律失常是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主要表现形式。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以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率高,占25%,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占18.3%;心功能Ⅲ~Ⅳ心脏病孕妇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心功能Ⅰ~Ⅱ心脏病孕妇(P<0.05)。心功能Ⅲ~Ⅳ心脏病孕妇早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心功能Ⅰ~Ⅱ心脏病孕妇(P<0.05)。总结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论必须加强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和监测,以使患者安全渡过孕产期。
作者:胡志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近几年来,随着消毒供应中心职能的改变和任务的扩大,其人员配置也大幅度增加,部分工作由临时聘用的技术工人完成,而这部分人员一方面对医疗、医院感染、职业防护等等知识非常陌生,另一方面,文化层次参差不齐,且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因此,对他们的培训就显得非常必要。南充市中心医院自2009年7月开始实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两规一标”以来,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分层次、分区域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特别是下收下送工人的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刘萍;袁俊华;黄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GCTs)是一种少见的颅内胚胎性肿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不同部位的生殖细胞肿瘤CT、MRI表现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松果体区,鞍区及基底节区的生殖细胞肿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的论述,提高了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影像诊断水平,为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提供早期的诊断及有效治疗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周国民;李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对国内15年间丙泊酚脑保护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应用中国期刊网进行检索,共得出有效文章106篇。主要观察:①各年发表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论文数。②丙泊酚脑保护的实验研究方法及对象。③各项研究涉及的脑保护机制。结果1994年至2009期间共发表论文106篇,其中临床研究29篇。基础研究77篇。1994年至1997年间无论文发表。总的研究情况集中在2005年至2007年间,其中临床研究的时间滞后于基础研究,近一年少有研究。实验方法:分为在体动物实验、离体实验和临床研究三种。实验对象:在体和离体实验对象有三种,大鼠71篇,家兔5篇,犬1篇。临床研究对象包括颅脑手术19篇,体外循环9篇,妇科腹腔镜1篇。各项研究涉及的脑保护机制包括:①对颅内压、脑血流和脑氧代谢率的影响;②脂质过氧化问题③通过谷氨酸及其受体途径作用;④对细胞内钙的影响;⑤与细胞凋亡的关系;⑥与细胞因子的关系;⑦对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作用共七方面。结论①丙泊酚具有脑保护作用,机制涉及7方面;②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争议,尤其是临床研究上;③不同剂量的丙泊酚对于脑保护的作用不同。
作者:毛烨;赵晶;凌文丽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随机选取12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微波治疗法为实验组,随机选取12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药物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操作简单,安全,副作用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淑琴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土豆又叫马铃薯,主要药用成分为维生素B族、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茄定、茄碱、块茎葛素等[1],新鲜土豆切片可以用于多种疾病,它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消炎止痛、消肿[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皮肤新陈代谢等功效。在我科有很多患者出现因静脉穿刺淤血,肌注后局部出现硬结“肿胀”,我们采用土豆片外敷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让患者在我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真正体会到我们是全心全意的在为他们着想,为他们服务。
作者:韩佳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