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蒙海秀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提高急诊服毒患者胃管置入配合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急诊服毒患者44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配合能力、焦虑和抑郁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后,患者的配合能力较对照组提高,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降低而且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急诊服毒患者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提高胃管置入的配合能力,减轻患者抑郁程度,终使患者满意度也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
作者:程云芳;石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9月至2012年6月的2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取同期的27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及其生存率,结果糖尿病肾病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偏高,观察组生存15例,生存率为55.6%,对照组生存21例,生存率为77.8%,观察组的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要尽早做治疗,对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在治疗中一定要控制血糖、血压在目标水平,纠正贫血,积极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给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口服治疗预防囊肿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56例,行腹腔镜手术后给予米非司酮(A组33例)及孕三烯酮(B组23例)预防复发的疗效观察。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剥除术后给予米非司酮组较孕三烯酮组临床症状显效率及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剥除术后给予米非司酮在改善患者痛经等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孕三烯酮,两组预防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无明显差异。
作者:姬海云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微创治疗,止痛效果好,早期下地等优点,但部分患者术后仍会出现伤椎或腰骶部的酸痛不适感[1]。中医耳穴压丸的止痛效果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因此,在中医治未病的指导思想下,本科对局麻下椎体成形术的腰椎骨折患者采用耳穴压丸处理的术后镇痛护理,取得良好疗效,现汇报如下:
作者:李春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讨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5例牙隐裂导致牙髓病变的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多次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半年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19例成功,5例好转,总有效率达到92.0%。对照组患者有11例成功,6例好转,总有效率为85.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病变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李兵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APS)的老年精神病患者肝胆彩色超声影像学改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观察组选择在我院长期住院治疗的5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年龄>60岁),对照组选择来我院就诊的近5年来未服药治疗50例的老年精神病患者(年龄>60岁)及50例门诊健康体检未患精神疾病的老年人(年龄>60岁),将三组肝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胆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改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老年精神病患者肝胆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改变,故在临床上,应定期复查肝胆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王小燕;王文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0引言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咽喉部疾病的发病率也呈逐渐增高的趋势。许多局部、全身性及精神性因素均可引起咽喉部疾患[1],因而该症在耳鼻咽喉临床十分常见。我们可用多种喉镜,来检查口咽部和喉部疾患,但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检查工具,以达到诊治相结合的新领域。
作者:柴艳荣;王建强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组织损伤小切口愈合快,术后屈光状态稳定,视力恢复快和效果好等显著优点。在熟练掌握此技术的基础上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针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自身特点制定护理方案,使手术后患者快速恢复。
作者:马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本院98例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探讨患者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住院患者的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并发症。
作者:周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而每一位恢复的患者都必须经过脱机的过程,做好脱机前后的护理,尤其是病情观察和心理护理,是使患者顺利脱机、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供收治19例机械通气患者,其中死亡8例,本文就康复的11例患者的脱机护理体会作一总结。
作者:钟小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观察糖尿病足患者使用西洛他唑8周后下肢动脉缺血状况。结果治疗8周后患肢血管内径、踝肱指数(ABI)及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口服西洛他唑100mg/日可显著改善糖尿病足患肢动脉缺血状况。
作者:陶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建立人工气道,是ICU患者重要的抢救手段。做好人工气道的护理,对于防止窒息,预防感染十分重要。
作者:陈瑾旭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来我院诊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患者3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疗效评定标准,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总有效率为92.1%。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活质量,且会给其家庭带来严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只有早期明确诊断并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措施,才能明显降低该病后遗症的发生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小龙;叶小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脑梗塞是丘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软化,病情相对较重。脑梗塞患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给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经济及心理压力,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和理解脑梗塞患者的心理特点,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家庭和社会状况,及时进行相关的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陶定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妈富隆结合药物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疗效。方法选择2000年4月至2012年3月的112例PCOS患者服用妈富隆治疗5个月经周期,用药后分别测定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对服药后112例患者进行促排卵共112个周期,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并记录排卵周期及妊娠周期数。结果112例患者的T、LH/FSH均有显著降低(P<0.01),112个促排卵周期中80个周期有排卵,14例妊娠。结论用妈富隆进行促排卵前的先期治疗,可以改善PCOS。
作者:王晓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急性会厌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可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可在2~3 h内咽喉疼痛剧烈,吞咽困难,发声困难,会厌充血水肿阻塞声门,发生上呼吸道梗阻而突然窒息死亡。因此医护人员要有高度责任感严密观察呼吸情况,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如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加重,应立即行气管切开,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在治疗急性会厌炎的过程中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聂惠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扎阿热又名叫麝香,在蒙药复方制剂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单药,它的真伪直接影响复方制剂的功效,因此在配伍含麝香类的复方制剂时确保麝香的真伪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文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讨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因研究进展。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在一年四季中皆可发病,但寒冷季节发病率更高。这是因为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血管收缩,血压易于升高及波动,因而易于破裂出血。脑出血可发生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压骤然升高的情况下,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咳嗽、排便等,也可在安静的情况下,如休息、睡眠时发病。通过大量临床及病理观察,认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理基础是高血压和颅内小动脉硬化及其引起的慢性小动脉病变引起的。
作者:齐丹;戴艳萍;陈晓光;靳美;曹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确诊为异位妊娠并有保守治疗指征和要求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保守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副反应。结果65例患者59例成功,成功率90.7%,6例患者因异位妊娠破裂而转行开腹手术。结论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用于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
作者:林赐福;黄婉真;苏丽芳;王燕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妇女好发妇科病种类及发病诱因等。方法制定统一规范的妇女健康体检表,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间在妇科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不同年龄段已婚和已开始性生活女性的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参检人数总共2292人,检出患病者642例,比率为28.01%。患病人数多的年龄段为30~49岁。年龄分布在30~49岁机关单位及事业单位的女性,其发病率均低于同年龄段其他女性。结论同年龄段人群因文化水平的差异,是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易患疾病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李萍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