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
上呼吸道感染病源为病毒,多数症状几天后消失,用一些中成药或对乙酰氨基酚,并确保充足饮水有益症状缓解,绝大多数患者病情自限。但由于面对慢性病人和老年人生理功能的特殊性,有些患者易继发细菌感染,引起下呼吸道炎症的严重情况,比如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为防止支气管炎的加剧,在感冒起始阶段就应给予抗生素治疗。有些患者如1~2周内症状未消失或反而加重,则提示有鼻窦、耳、气管、支气管或肺部的继发细菌感染。这类病例在做过适当检查诊断后使用抗生素治疗是必要的、安全的。
作者:张永慧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治疗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治疗,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丁长文;贾英培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讨论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对我院的36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焦虑性障碍17例,抑郁性障碍11例,焦虑合并抑郁性障碍8例,临床治疗采用的抑郁药物主要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单一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抗焦虑、抑郁、焦虑抑郁性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90.91%、87.5%。结论抑郁症患者中以焦虑、抑郁性障碍为主要特点,治疗主要采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的单一治疗,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慧玲;刘爱芹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我院儿科病区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和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率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儿科病区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的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同时统计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的分布、构成以及耐药率。结果我院儿科病区防治感染的品种以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药物为主。我院的DDDs逐年增长的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临床分离菌种中为常见的菌种。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抗感染治疗的关键因素。抗菌药物的DDDs和细菌耐药率密切相关,实际工作中应该加强监管抗菌药物的使用,以降低细菌的耐药率。
作者:王蕴娴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颈椎关节突关节的X线投照方法,找出能够显示颈椎上、下关节突及关节突关节的佳摄影位置。方法抽取来我院采取颈椎X线摄影的非脊柱疾病患者60例,在常规颈椎斜位的基础上增大患者冠状面与机器床面的夹角至65~70o,透视下点片获取C3~C7关节突关节X线片,共506个关节突关节,其中C3为57个、C4为115个、C5为118个、C6为118个、C7为98个。结果经分析,患者冠状面与机器床面的夹角保持在65o~70o的范围内,患者头部略向对侧外旋、颈椎屈曲,使头部冠状面与胶片呈45o,然后将中心线自C5椎体下缘平行射入,此时可得到清晰的影像,此位置称为颈椎关节突关节X线投照佳位置。结论佳位置摄片可得到清晰的X线片,对颈椎关节突关节疾病的放射学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红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根据我科收治的颈椎间盘突出患者29例进行分析讨论,为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以及术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及功能锻炼,为患者康复做有利的基础。结果此组患者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经过治疗和积极的护理均满意出院。结论对于颈椎间盘突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连伟;于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在ICU患者中实施具体的人文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月期间转入ICU的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将2011年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护理的患者设为实验组,2011年之前的只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在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分析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生理心理反应、治疗护理的配合度及对周围环境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出院率生存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提高自身护理技能的前提下对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石建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2011年至2012年度龙陵县城区宾馆、酒店客房室内空气及备用品监测结果分析,探讨龙陵县城区宾馆、酒店卫生现况,为制定该行业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18204-2000[1]规定进行随机采样检测。结果两年共对164间客房室内空气采样164份进行监测,合格121份、合格率为73.78%;监测备用品共285份,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同时合格193份,合格率67.72%。其中茶具164份,合格104份,合格率63.41%、床上用品121份,合格99份,合格率81.82%。结论龙陵县城区宾馆、酒店客房室内空气及备用品合格率较低,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作者:朱变仙;鲁冬梅;王艳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分析产科护理工作中不安全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或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产科的服务质量。产科是一个高风险、高要求、高标准、差错事故发生率高的科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的开展,每个家庭都对分娩寄予很高的期望值,这就要求产科的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因为我们手中承载的是祖国的未来和家庭的希望,如果因为我们的疏忽,而给他人或社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创伤,对我们本身也是一种煎熬。方法总结以往工作中的经验。结论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中:一是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二资历浅业务技术不熟练,缺乏经验;三是过于自信,无风险意识。四是护际关系部协调。
作者:吴文芳;周翠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凝及纤溶指标的改变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评估、治疗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肝硬化组和健康体检对照组的血凝四项及纤溶指标的检测结果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肝硬化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纤溶酶原活性(PLG)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血凝及纤溶指标可以做为肝硬化患者评估肝损伤的程度,对肝硬化的治疗和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汪鎏漪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本文通过探讨弹力纤维瘤的影像学特征,评价影像学检查在弹力纤维瘤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得出结论:影像学表现对弹力纤维瘤的诊断和指导手术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晓强;石磊;高峻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35例进行分析讨论,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实施急救护理措施以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病情均得到控制,救治成功的患者为33例,2例患者救治无效临床死亡,成功救治的患者经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心率、血压、尿量进行比较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后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秀月;马双芳;张亚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讨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5例牙隐裂导致牙髓病变的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多次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半年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19例成功,5例好转,总有效率达到92.0%。对照组患者有11例成功,6例好转,总有效率为85.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病变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李兵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抗双链DNA抗体IgG测定。方法运用间接ELISA法检测人血清中的双链DNA(dsDNA)。结果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人血清中的双链DNA(dsDNA)。试剂盒中每个微孔板条含有8个可拆分的包被有双链DNA的微孔。第一次温育时,稀释后的样本在微孔中反应,如果样本阳性,特异性IgG抗体(包括IgA和IgM)与抗原结合;为了检测结合的抗体,加入酶标抗人IgG抗体(酶结合物),然后加入酶底物,发生颜色反应。
作者:李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对泌尿系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参考及依据。方法抽取泌尿系感染患者100例,采集其中段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别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和体外耐药性监测。结果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占41%)和肠球菌(占23%);大肠埃希菌对亚安培南的敏感性高,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高。结论由于临床上大量使用甚至滥用广谱抗菌药物,导致了致病菌耐药性的逐渐上升,对泌尿系感染患者只有进行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才能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
作者:芮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孕产妇围产期服务需求调查分析。方法在2012年度对于我区的孕产妇进行调查分析,于产妇产后3~5天时进行填写一般资料以及自行设计的孕产妇围产期服务需求量表进行统计。结果孕产妇围产期服务需求调查处主要是心理需求、生理需求、环境需求以及服务需求等4个维度,而且多数需求在3分以上,是处于需求以及极需求状态。结论通过孕产妇围产期服务需求的调查后护理人员主要从孕妇生理、心理、环境设备以及服务需求等几个方面全面的了解产妇围产期的需求状况,以便能够满足产妇的需求,终使孕产妇围产期服务工作做到好。
作者:刘程芬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急救及护理。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37例进行分析讨论,针对患者病情配合医生给予急救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做好各项手术准备工作,针对病情给予生命支持、预防并发症等护理干预。结果此组患者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后,显效率为59.6%,有效率为33.9%,无效率为6.4%。结论对于急性脑出血的患者进行急救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针对性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周婉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蒙医疗术科接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60名,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人,两组同取风池、百会、天柱、C3-C5夹脊穴以及足三里与内关等穴,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不加温针灸。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9%,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理想,治疗有效率高,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塔拉;温都尔嘎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服务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治疗及护理后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服务使糖尿病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中运用人性化服务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且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马文婧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农村合作医疗虽然开展多年,也基本让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解决,但距离完全解决还有一定距离,目前我国农民参保率到2012年底已达98.90%,医药费报销比例在逐年增加,这是一个很好的进步,但农村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医疗设备差、人才缺乏等问题仍然存在。
作者:陈素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