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英
上呼吸道感染病源为病毒,多数症状几天后消失,用一些中成药或对乙酰氨基酚,并确保充足饮水有益症状缓解,绝大多数患者病情自限。但由于面对慢性病人和老年人生理功能的特殊性,有些患者易继发细菌感染,引起下呼吸道炎症的严重情况,比如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为防止支气管炎的加剧,在感冒起始阶段就应给予抗生素治疗。有些患者如1~2周内症状未消失或反而加重,则提示有鼻窦、耳、气管、支气管或肺部的继发细菌感染。这类病例在做过适当检查诊断后使用抗生素治疗是必要的、安全的。
作者:张永慧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浅析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方法对呼吸衰竭病人进行细致有效的护理。结论呼衰的处理原则是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功能,纠正缺O2、CO2潴留和代谢功能紊乱,防治多器官功能损害,从而为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的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
作者:段岭焕;杨晓艳;张丽娟;赵春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本文通过探讨弹力纤维瘤的影像学特征,评价影像学检查在弹力纤维瘤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得出结论:影像学表现对弹力纤维瘤的诊断和指导手术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晓强;石磊;高峻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对颅脑外伤开颅手术术后并发癫痫的患者用整体护理的方法的体会。方法观察开颅手术后并发癫痫的45例患者的情况,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药物护理与出现高热、脑缺氧、脑水肿等进行护理。结果护理措施在控制癫痫方面意义重大。结论整体护理有效的减轻了癫痫的危害,效果较好。
作者:段雪琼;范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病人3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Barthel指数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全髋关节置换病人在术后给予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增加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满意度明显上升。
作者:伍玉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妈富隆结合药物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疗效。方法选择2000年4月至2012年3月的112例PCOS患者服用妈富隆治疗5个月经周期,用药后分别测定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对服药后112例患者进行促排卵共112个周期,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并记录排卵周期及妊娠周期数。结果112例患者的T、LH/FSH均有显著降低(P<0.01),112个促排卵周期中80个周期有排卵,14例妊娠。结论用妈富隆进行促排卵前的先期治疗,可以改善PCOS。
作者:王晓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康复护理的策略。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4四肢骨折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应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患者的恢复效果较好,无功能障碍的发生。结论我们对四肢骨折的患者进行正确的评估,耐心细致的进行护理,效果显著,无功能障碍发生。
作者:王为一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及肌酐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1组,选取50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作为研究2组,随机抽取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3组。分别抽取3组人群的血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及肌酐,利用t检验对3个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t检验,发现研究1组及2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及肌酐明显高于对照3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研究2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及肌酐高于研究1组,结果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及肌酐对判断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文达;翁羽飞;林哲生;王云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颈椎关节突关节的X线投照方法,找出能够显示颈椎上、下关节突及关节突关节的佳摄影位置。方法抽取来我院采取颈椎X线摄影的非脊柱疾病患者60例,在常规颈椎斜位的基础上增大患者冠状面与机器床面的夹角至65~70o,透视下点片获取C3~C7关节突关节X线片,共506个关节突关节,其中C3为57个、C4为115个、C5为118个、C6为118个、C7为98个。结果经分析,患者冠状面与机器床面的夹角保持在65o~70o的范围内,患者头部略向对侧外旋、颈椎屈曲,使头部冠状面与胶片呈45o,然后将中心线自C5椎体下缘平行射入,此时可得到清晰的影像,此位置称为颈椎关节突关节X线投照佳位置。结论佳位置摄片可得到清晰的X线片,对颈椎关节突关节疾病的放射学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红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心室肥厚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阅读相关的文献、书籍,并在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总结诊断经验。结论肥厚型心肌病可出现多种心电图改变,其敏感性高,但缺乏特异性,诊断时需结合临床及其他相关检查如超声心动图等,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李蔷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皮片移植的适应症及手术方法。方法对进行皮片移植患者的手术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并结合在手术和护理中的经验。结论皮肤游离移植又称为皮片移植。它是整形外科治疗中基本、常用的一种封闭伤口和消灭创面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大光;马永刚;申学良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病毒性脑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住院的病毒性脑炎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病毒唑10mg/kg静脉滴注,每天2次;治疗组给予阿昔洛韦20~30mg/kg静脉滴注,每8小时一次,连用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应用阿昔洛韦头痛、抽搐、呕吐等症状消失,意识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病毒性脑炎应用阿昔洛韦是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育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脑动脉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88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动脉瘤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快康复速度。
作者:代红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GCTs)是一种少见的颅内胚胎性肿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不同部位的生殖细胞肿瘤CT、MRI表现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松果体区,鞍区及基底节区的生殖细胞肿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的论述,提高了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影像诊断水平,为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提供早期的诊断及有效治疗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周国民;李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及父母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白血病的患儿38例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另一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患儿及父母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以及家长的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患儿及家长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后患儿及家长的焦虑程度明显较前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白血病患儿及父母实施心理状态的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降低白血病患儿及父母心理压力使焦虑程度明显降低,提高整体的自信心,有利于治疗及康复。
作者:侯建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肌萎缩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从2008年2月至2013年3月间诊治的21例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诊治手段、治疗效果及评估预后。结果21例患者均行前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症状均停止加重,随后逐渐好转,患者肌力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肌萎缩型颈椎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颈椎病,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它的发病与颈脊髓前角和颈脊神经前根受损有关,因症状、体征和常见的神经根型及脊髓型颈椎病有较大差异而难以明确诊断,易与运动神经元疾病相混淆。提高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手术减压治疗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努尔拉?艾拜都拉;阿曼江?阿吉;阿布都外力?马拉阿西木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比较AO张力带,髌骨钛镍记忆合金,空心钉结合钢丝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84例髌骨骨折采用张力带内固定72例、钛镍记忆合金内固定39例、空心钉加钢丝内固定73例,比较三者间的优良率。结果随诊8~28个月,平均17个月。按陆裕朴等疗效评定标准:AO张力带内固定,优44例、良18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86.11%;钛镍记忆合金固定优12例,良16例,可8例、差3例,优良率71.79%;空心钉加钢丝内固定,优49例、良22例、可2例,优良率97.26%。经统计学处理P<0.05,三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空心钉结合钢丝固定,能够达到满意的对位及维持对位效果,有利于骨折的愈合,优于AO张力带固定(克氏针钢丝),前二者效果优于钛镍记忆合金。
作者:李宏林;刘中明;史国徽;杨春峰;王子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作为治疗胰腺头颈部癌、壶腹部癌,以及十二指肠癌,胆管下端癌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由于手术复杂、创伤大,术后恢复缓慢、并发症发生率高[1]。所以,患者应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这对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中,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期间,本科诊治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36例,围手术期护理给予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红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泛素在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动物模型中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丢失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泛素表达;结果动物模型的病情进展过程中,腰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量减少,泛素阳性蛋白聚集体逐渐增加,泛素的蛋白水平表达量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动物模型发病过程中蛋白的泛素化发生异常。
作者:陈霞;谷伟;杨锟;刘亚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患者、护士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舒适度的认知状况,分析影响患者舒适度的因素[1],根据原因进行不断改进,增加置管舒适度。方法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的视觉模拟评分法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调查,确定造成不适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舒适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结果患者因PICC置管后造成的不适较实施前明显减轻(P<0.05),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护士应正确把握影响患者舒适度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舒适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陆雪姸;魏叶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