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肢骨折护理问题评估与护理干预体会

王为一

关键词:骨折, 护理, 评估
摘要: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康复护理的策略。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4四肢骨折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应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患者的恢复效果较好,无功能障碍的发生。结论我们对四肢骨折的患者进行正确的评估,耐心细致的进行护理,效果显著,无功能障碍发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痴呆患者的70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根据我科收治的70例老年痴呆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及相关的心理护理,疾病的健康宣传教育等护理内容,比较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心理抑郁度。结果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自理能力与抑郁度进行比较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主要治疗方面不只是药物治疗,重要的是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老年痴呆其发生不仅仅只是精神上的疾病还会引发躯体上的各种疾病发生,是一类综合性的疾病,此类患者在早期积极进行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的生存质量。

    作者:徐志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脾破裂保守治疗6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脾破裂保守治疗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66例行保守治疗的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患者中有6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保守治疗成功率为92.4%,有5例患者因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出现体温升高、血压下降故行开腹脾切除手术治疗。结论首先要明确诊断,严格掌握脾破裂保守治疗的适应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守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丁荣海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浅谈优化服务意识,提升门诊服务

    通过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理念,使医务人员的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改变了既往被动服务,安于现状的服务状态,贴近了医患关系,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能力。

    作者:张桂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临床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实施与成效

    目的探讨临床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实践与成效。方法将2012年度下半年未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时间段护理理工作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度上半年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时间段护理工作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时间段的护理质量、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后的护理质量、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患者对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临床护理工作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后能够明显的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高医疗救治水平,使患者满意度大大的提升。

    作者:刘爱丽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

    胆汁反流性胃炎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常见于胃切除、胃肠吻合术后,总发病率约5%左右,其中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后的发病率为BillrothⅠ术式的2~3倍。正常生理条件下,机体存在十二指肠胃反流,而反流物不对胃粘膜造成伤害。但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由于胃-幽门-十二指肠运动障碍,十二指肠内容物(如胆汁酸、胆盐)反流入胃,在胃酸作用下,破坏胃粘膜屏障,引起H+向上皮细胞内反渗,造成胃黏膜慢性炎症、糜烂甚至溃疡,继而引起上腹痛、呕吐胆汁、腹胀、体重减轻等一系列表现的综合征。胆汁反流性胃炎可分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和继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前者为非手术胃发生在过量十二指肠液反流;后者为胃幽门手术或胆囊切除后发生的胃胆汁反流。长期胆汁反流可以导致食管炎、胃黏膜糜烂性、增生性、活动性炎症、胃溃疡、甚至促使发生胃癌的发生。本文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产表现、诊断鉴别和药物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

    作者:仲高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可达龙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可达龙所致的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可达龙所致的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用喜辽妥软膏外涂炎症创面治疗,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喜辽妥软膏外涂炎症创面治疗可达龙所致的静脉炎,不仅方便舒适,而且疗效显著。

    作者:陈英;张慧琴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63例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病,常危及患者生命。随着血β-HCG的测定和阴道超声的发展,早起异位妊娠诊断准确率提高,米非司酮单药口服及米非司酮口服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在临床广泛应用,为早期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提供了基础。

    作者:张维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独活寄生汤加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9例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定义: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指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所产生的腰痛、或腰腿痛等症状的一种病症。

    作者:赵永旺;马雅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脑外伤并发应激性溃疡27例治疗体会

    目的对脑外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观察。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7例脑外伤后应激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对作为研究的27例脑外伤后应激性溃疡患者进行为期7~14d的对症治疗,24例患者的出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1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因出血时间长而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终家属决定放弃继续治疗,治疗有效率为88.9%。结论临床上对脑外伤应激性溃疡应以预防为主,其一旦发生应激性溃疡,预后情况会比较差,不利于临床治疗。

    作者:李家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抗双链DNA抗体IgG测定

    目的探讨抗双链DNA抗体IgG测定。方法运用间接ELISA法检测人血清中的双链DNA(dsDNA)。结果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人血清中的双链DNA(dsDNA)。试剂盒中每个微孔板条含有8个可拆分的包被有双链DNA的微孔。第一次温育时,稀释后的样本在微孔中反应,如果样本阳性,特异性IgG抗体(包括IgA和IgM)与抗原结合;为了检测结合的抗体,加入酶标抗人IgG抗体(酶结合物),然后加入酶底物,发生颜色反应。

    作者:李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图像处理软件在二维放疗中的运用

    近年,肿瘤病人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对于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化疗和放疗,治疗手段也不断提高,恶性肿瘤病人的5年生存率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其中放疗所占据的比重明显提高,放疗技术日新月异,随着计算机技术、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和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放射治疗设备不断开发、放射治疗的新技术的应用,放射肿瘤学取得了许多理论上和技术上的突破,已成为治疗和控制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放疗技术从以前二维放疗,到三维适形以及调强定向等,现在已经发展到动态调强以及旋转调强等,将来由于设备的进步,将会以四维技术为代表向着更精更高的方向发展。

    作者:冀泓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伊布利特联合硫酸镁治疗房扑房颤观察

    目的探求伊布利特联合硫酸镁转复治疗房扑房颤有效性。方法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伊布利特联合硫酸镁转复,对照组单用伊布利特转复结果治疗组房扑转复率75%,对照组房扑转复率56%,(P<0.05)。治疗组房颤转复率41%,对照组房颤转复率39%(P>0.05)。结论此组病例中伊布利特联合硫酸镁转复房扑较单用伊布利特成功率高,转复房颤没见明显优势。

    作者:卢厚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38例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来我院诊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患者3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疗效评定标准,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总有效率为92.1%。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活质量,且会给其家庭带来严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只有早期明确诊断并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措施,才能明显降低该病后遗症的发生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小龙;叶小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两种消毒方法对止血带的消毒效果

    止血带作为低度危险用品,按常规采用低消毒方法,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而止血带在临床应用频率较高,且直接接触皮肤,为了确保病人安全,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对临床科室使用的止血带改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

    作者:邢小蕾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病毒性脑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住院的病毒性脑炎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病毒唑10mg/kg静脉滴注,每天2次;治疗组给予阿昔洛韦20~30mg/kg静脉滴注,每8小时一次,连用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应用阿昔洛韦头痛、抽搐、呕吐等症状消失,意识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病毒性脑炎应用阿昔洛韦是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育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超声对阑尾炎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阑尾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3年采用超声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12例阑尾炎。结果其中急性阑尾炎103例诊断准确率92%有9例单纯性阑尾炎误诊,误诊率为8%结论超声尤其是高频探头能较好的检测到各型阑尾炎病变(部分单纯性阑尾炎除外)

    作者:王跃;赵俊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

    血尿酸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还有许多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并且独立于部分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1]。有关的研究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伴有高尿酸血症的几率大概为30%,其中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为血尿酸水平上升。及时地对血压进行控制,使血尿酸水平下降,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就可以降到低,我们对9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生活方式和行为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

    本文通过探讨综合生活方式和行为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得出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综合生活方式和行为干预,提高了患者遵医嘱的行为能力,使患者能长期坚持合理用药,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汤秀红;杨转霞;汤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表现及其诊断意义

    目的分析X线检测成人先天性巨结肠(AHD)的影像特点及其诊断相关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JADH患者行钡灌肠X线影像检测的表现,并与病理学检测相对比,探讨其对于诊断的价值。结果 ADH主要x线影像学表现为在直肠部见狭窄长度为3~9 cm的局限性狭窄,并且其近端结肠壁可见明显增厚、肠腔不同程度扩张,宽达到21 cm,扩张段和痉挛段问可见圆锥或者是漏斗型的长约2~7 cm的扩张移行段。合并有粪石者12例;病变段肠管作病理检查,神经节细胞主要呈稀少、变性者23例,缺如者8例。

    作者:王其峰;宓桂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人血白蛋白的临床不合理应用分析

    我国在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上仍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通过对我院2012年6至12月应用过人血白蛋白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总结本院人血白蛋白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人血白蛋白使用说明书和美国UHC制定的“人血白蛋白使用指南”进行现状分析,规范本院白蛋白临床使用标准,加强本院人血白蛋白的合理应用管理。

    作者:沙尼娅·吾马尔;张群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