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玉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3.72%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6.0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大便潜血转阴时间、止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诊胃镜下止血对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疗效显著,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廷锐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脑动脉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88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动脉瘤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快康复速度。
作者:代红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简述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危象的诊疗。方法对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危象患者进行诊疗。结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在临床上较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复杂,容易漏诊误诊,需要用相关激素替代治疗。
作者:魏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术后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例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予以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对并发症进行预见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年龄一般为65~95之间,老年人居多,容易有并发症的发生,经过精心的护理后可有效的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宗海惠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对咯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就诊的咯血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患者,其中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垂体后叶素和云南白药治疗,对照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31例,显效率63.26%,有效12例,有效率为24.50%,无效6例,无效率12.24%,总有效率87.76%;而对照组显效25例,显效率51.02%,有效10例,有效率为20.41%,无效14例,无效率28.57%,总有效率71.4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P<0.05,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云南白药在治疗咯血方面优于单用垂体后叶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对特发性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的诊断、治疗进行总结、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资料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进行治疗。结果42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手术后症状得到改善及缓解,16例患者的症状全部缓解,8例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18例患者有2种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结论特发性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的诊断容易误诊、漏诊,在临床实践中需要不断的积累经验。在手术时需要重视对引流导管的选择。
作者:阿曼江?阿吉;阿布都外力?马拉阿西木;努尔拉?艾拜都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法对90例患的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病毒唑行静脉滴注治疗和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瘟败毒饮。结果两组多尿天数、平均发热天数、血小板恢复正常天数、尿蛋白转阴天数、并发症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及时诊断,及早治疗什么必要。清瘟败毒饮治疗流性出血热拥有显著疗效。
作者:田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结果经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等指标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传贵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超声表现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彩超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水平以及鉴别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31例患者,通过彩超声像图中反映的特征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并发三尖瓣反流的患者有19例占61.2%;并发二尖瓣反流的患者有10例占32.3%;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有8例占25.8%,以轻度病情为主;心脏增大的患者有21例占67.8%,以右心以及左房增大为主。结论通过彩超可以确切的了解到心脏的结构、形态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于临床方面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进行鉴别和诊断提供了主要依据。
作者:吴海云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讨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因研究进展。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在一年四季中皆可发病,但寒冷季节发病率更高。这是因为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血管收缩,血压易于升高及波动,因而易于破裂出血。脑出血可发生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压骤然升高的情况下,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咳嗽、排便等,也可在安静的情况下,如休息、睡眠时发病。通过大量临床及病理观察,认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理基础是高血压和颅内小动脉硬化及其引起的慢性小动脉病变引起的。
作者:齐丹;戴艳萍;陈晓光;靳美;曹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止血带作为低度危险用品,按常规采用低消毒方法,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而止血带在临床应用频率较高,且直接接触皮肤,为了确保病人安全,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对临床科室使用的止血带改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
作者:邢小蕾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各种临床资料及临床意义为有效防治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观察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28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6例流行性腮腺炎中发病年龄以5~1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发病季节以4~6月份多见,有明确接触史217例,群体发病186例,并发脑炎66例,胰腺炎53例,睾丸炎32例,心肌炎2例,无死亡病例,预后均良好。结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传染性强,早期隔离,早期治疗是控制传染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宋保德;李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小阴唇粘连发生率较低,主要发生于年龄4岁以下的幼女,临床上常因诊断、治疗措施不当,对患儿造成较大危害。我院对40例幼女小阴唇粘连患者根据病情采取不同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琴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本文通过探讨综合生活方式和行为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得出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综合生活方式和行为干预,提高了患者遵医嘱的行为能力,使患者能长期坚持合理用药,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汤秀红;杨转霞;汤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提高急诊服毒患者胃管置入配合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急诊服毒患者44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配合能力、焦虑和抑郁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后,患者的配合能力较对照组提高,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降低而且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急诊服毒患者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提高胃管置入的配合能力,减轻患者抑郁程度,终使患者满意度也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
作者:程云芳;石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颈椎病又称颈肩综合征,主要是由于颈椎骨质的退行性病变所致,刺激或压迫周围的神经或血管及其他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综合病症,属于祖国医学中“项强、眩晕、痹证”范畴,是临床上中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趋于年轻化。该症状复杂,缠绵难愈,它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目前多采用保守疗法。近年来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报道很多,均有较好的疗效,现将近10年来有关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文献分类综述如下。
作者:丽荣;荣卓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方法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办法进行剖析。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一般采取药物治疗。
作者:邱锦;王瑶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讨论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对我院的36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焦虑性障碍17例,抑郁性障碍11例,焦虑合并抑郁性障碍8例,临床治疗采用的抑郁药物主要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单一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抗焦虑、抑郁、焦虑抑郁性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90.91%、87.5%。结论抑郁症患者中以焦虑、抑郁性障碍为主要特点,治疗主要采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的单一治疗,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慧玲;刘爱芹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部分生化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随机抽取60例健康者血液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检测非溶血标本和溶血标本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Na+、CI-、葡萄糖(GLU)、血尿酸(UA)、等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溶血血清ALT、AST、LDH、TbiL、TC结果明显高于非溶血标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溶血对BUN、GLU、UA、Na+、CI-、TG测定结果影响较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溶血对部分生化检验结果有明显的影响和干扰,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避免标本溶血的发生,如发生了标本溶血现象,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必要时应重新采血,以确保结果准确,无误。
作者:王然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临床上对颅脑外伤患者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58例颅脑外伤引起的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按照患者病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20例进行常规保守治疗,乙组患者38例进行手术治疗。总结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P<0.05,存在显著差异。乙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组。结论手术治疗颅脑外伤出血对患者的临床显著,预后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罗文党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