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菁
目的:探讨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要点及健康指导。方法做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全身疗法的护理,严格的执行消毒隔离,做好伤口和疼痛的护理,做好营养支持的护理。结论定时、定量、正规服药,注意药物副作用观察。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如何预防疾病传播的相关措施。合理搭配饮食,满足机体蛋白质及热量的需要。保证充足休息及适当的体育锻炼。
作者:郭丽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心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及预控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81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精神病专科医院心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3.6%,呼吸道感染占58%,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0.7%,其次为泌尿系占29.6%;危险因素为基础疾病、合并精神疾病、年龄、侵入性操作、广谱抗生素使用、意识、心功能。结论适宜地控制精神疾病、积极治疗基础病、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侵入性操作、注意手卫生及无菌操作等,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韦玉华;赵梅秀 刊期: 2013年第21期
POEMS 综合征的发病率比较低,分析在我院确诊的1例 POEMS 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预后情况,POEMS 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人们对其认识不足,容易误诊,应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张桂英;刘小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影响作用,笔者通过观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的几种心理问题及指导原则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正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根尖周炎的基本病理和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对位患者的病历资料的研读和临床观测,总结出规律性系统性的诊疗方案。结论根尖周炎是较常见的牙周疾病,常有牙髓炎发展而来,通过科学的诊断和全面综合的治疗,根尖周炎能够达到理想的诊疗效果。
作者:何伟林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的常见急症,在基层医院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是急性心肌梗塞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而在溶栓后出现的低血压状态,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急性并发症,本文对此急症发生的特点及防治、急救原则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住本院8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发生的低血压并发症的特点。结果发生此急症共24例,其中发现因心梗发病的年龄、时间、部位不同以及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引起低血压恢复时间不同,通过在溶栓过程中血压、心率、心律的监护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的监测等,总结出使用有针对性合理有效的监护措施,预防和及时发现处理低血压问题,提高了监护效率及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治疗的成功率。结论溶栓后出现的急性低血压并发症,发生迅速、后果严重;多方面因素影响此急症的出现;急救处理主要为严密监测血压5~15分一次,早期发现,快速扩容补液,必要时应用阿托品及升压药,一旦发生心源性休克预后不佳。
作者:杜燕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0 引言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治疗儿科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应用的也比较多。特别在基层医院,大多是门诊输液,不能给患儿进行静脉留置,必须每天进行静脉穿刺。笔者在基层医院工作二十年,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达万余次,成功率在90%以上。笔者就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小儿静脉穿刺方法进行了总结。
作者:顾建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究羟氯喹结合糖皮质激素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分为2组,每组1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羟氯喹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糖皮质激素治疗总有效率为(69.23%),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羟氯喹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1%),实验组要比对照组的有效率明显高, P <0.05。结论使用羟氯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
作者:蒲彦婷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小儿病毒性脑炎应用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医院就诊的50例病毒性脑炎小儿患者的资料,再将这50例小儿患者随机分为一组和二组各25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外,一组只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而二组给予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小儿患者的抽搐、头痛、呕吐等症状消失的时间以及意识清醒的时间和各种症状消失的总有效率。结果经一段时间治疗,观察分析两组小儿患者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可以发现一组的治疗效果较二组差,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在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时应用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法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且少,安全程度高。
作者:贺云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普通外科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止手术部位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外科收治行腹部手术治疗的8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普通外科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探讨防止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的护理措施。结果876例腹部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69例,感染率7.9%;患者年龄、肥胖、合并糖尿病、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因素是引起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根据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尽量降低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率。
作者:赵恩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0 引言为了加强妇女生殖保健,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措施,我站对2012年至2013年妇女病的普查普治资料进行分析,以制定干预方案,有效降低生殖道感染疾病的发生。
作者:李华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8例患儿经治疗后,显效64例(占65.3%)、有效30例(占30.6%)、无效4例(占4.1%),总有效率为95.9%。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病程进展迅速,且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而早期明确诊断,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李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前牙龈下残根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口腔科对35例(42颗牙)损坏至前牙龈缘下1.5~3mm 残根的患者采用正畸牵引后再行烤瓷桩冠修复的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牙周情况、牙龈形态、断牙稳固度。结果对35例(42颗牙)患者经过完善根管治疗后,行烤瓷桩冠进行修复治疗后,随访24个月,成功32例(37颗牙),占91.43%;失败3例,占8.57%。失败3例中2例(3颗牙)稳定度小于 I 度,1例(2颗牙)牙周Ⅰ度。结论对前牙龈下残根患者采用正畸牵引后联合烤瓷桩冠修复治疗,既有效保留自然生长的牙根,维持了牙齿的美观度,又能更好的保持牙齿的咀嚼功能。
作者:宋宏文;王丽梅;杨如存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1年度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对照组,并且以2012年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观察组,在两年度分别抽取80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对比患者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考核评分。结果在急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明显的提高急诊的护理质量、护理考核分以及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于急诊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护理质量得到大幅度上升,护理考核分数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得到患者的好评,值得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李玉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总结接受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患者的护理经验,以便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方法对32例颈动脉狭窄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32例患者置入支架后,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入院时的不适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对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为成功治疗提供保障。
作者:常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联合测定胸(腹)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和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浓度水平在胸(腹)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6例临床送检的胸(腹)腔积液进行 ADA 、HsCRP 联合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核性胸(腹)腔积液 ADA 值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普通炎性和恶性胸(腹)腔积液(P<0.01)。结核性胸(腹)腔积液 HsCRP 值和阳性率略高于恶性胸(腹)腔积液,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普通炎性性胸(腹)腔积液 HsCRP 值与结核性、恶性胸(腹)腔积液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ADA 和 HsCRP 联合检测对于鉴别结核性与恶性、普通炎性胸(腹)腔积液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甘绍军;李志红;黄莉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我们选择三组不同的患者,对比与追踪检测 CRP 在判断炎症及创伤转归中的价值,结果指示,患有细菌性脑膜炎的患者,在进行抗菌治疗以后,CRP 的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特别是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为明显。凡 WBC 显著增高的患者,CRP 量就有显著的升高,反之亦然。但是有少部分的人例外,经过进行持续的随访,WBC 数与 CRP 水平两者基本上呈平行的关系。外科术后24 h,CRP 量均见升高。手术进行的顺利且没有感染的患者,7天后 CRP 均恢复正常范围。据此确认,CRP 水平是判断炎症与创伤转归的一种可靠的指标。
作者:杨录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手足部疔疮的中医诊断与护理措施。方法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临床经验总结而成。结论手足部疗疮是发生在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大部分患者经积极及时治疗后病情向愈,预后良好、一般7天左右成脓者轻, l4天不成脓,肿势延及手臂或小腿,或溃后肿痛不减,脓水淋漓者重;如不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则毒邪易于扩散,常损筋伤骨而影响运动功能,甚至有合并走黄之危险。
作者:刘丹林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成人骨折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与骨折愈合的关系。方法检测146例骨折患者及软组织损伤患者外伤发生后1周、2周、3个月、8个月及12个月 ALP 水平;选取软组织损伤组为对照组,以骨折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均于伤后1周内摄 x 线片,而观察组于骨折2周、3个月、8个月、12个月摄 x 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由高级职称的放射科医师及骨科医师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比较评价,包括骨痂的形成量和骨折线的变化;同时,检测对照组和观察组1周、2周、3个月、8个月及12个月 ALP 水平。结果观察组在骨折发生后2周开始至骨折愈合均较对照组 ALP 水平高,P <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骨折患者监测血清 ALP 水平可对骨折愈合情况作出早期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牛莉莉;熊亚林;陈思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关系。方法用银染技术检测白血病共计64例,其中非何杰金淋巴瘤白血病(AHL-L)24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2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19例与非恶性白血病15例进行对照。结果三种白血病的 AgNOR 分别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AgNOR 在诊断白血病和判断预后有临床意义。
作者:沙萍;雷湘萍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