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剑
目的:评价ProTaper手用镍钛锉一次或两次法前牙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可靠性。方法选有牙髓炎及慢性根尖周炎患牙112例,采用ProTaper手用镍钛锉逐步深入技术预备根管后分为两组,一次性根管治疗组行牙胶尖、碘仿糊剂侧方加压技术根管充填,两次治疗组根管内封入cp棉球、待无症状后再行根管充填,比较两组治疗后1、7、15天患者疼痛的反应情况。结果112例有96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其中一次法根管治疗组为49例,两次法根管治疗组为47例,一次法及两次法根管治疗组1天,中及重度疼痛发生率分别为9.6%和7.9%,之后逐渐下降,但两组间1、7、15天的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严格掌握适应症,一次根管治疗较两次根管治疗可减少复诊次数,疼痛无明显差异,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荣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对比分析无痛分娩中罗哌卡因与左旋比卡因混合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采用无痛分娩产妇,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B组,每组个45例。其中A组采用罗哌卡因混合芬太尼,B组采用左旋比卡因混合芬太尼作为无痛分娩中的局麻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同产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C)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产妇在不同产程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VAC评分也低于B组,组间比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妇的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对比无痛分娩中罗哌卡因与左旋比卡因混合芬太尼的镇痛效果,两者安全性一致,而罗哌因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左旋比卡因。
作者:尚荻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马齿苋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以槲皮素为标准品,考察马齿苋总黄酮有效部位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结果采用日本岛津C18色谱柱,以甲醇:0.4%磷酸(47∶53)为流动相,槲皮素在0.431~0.672μg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9.99%,RSD 1.15%。结论以槲皮素为指标测定马齿苋中总黄酮有效部位含量方法可靠。
作者:王尚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通过对本院妇产科住院的2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来探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处理措施。方法自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于本院妇产科住院并手术的患者293例,其中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54例作为液化组,无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的脂肪液化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体重、糖尿病史和切口暴露时间均和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有关(P<0.05),传统庆大霉素盐水纱布填塞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64.5%)明显低于新型微波治疗的患者的总有效率(91.3%),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糖尿病和切口暴露时间和开腹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因素;新型微波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于占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探讨青年重症肺结核发病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青年重症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着重总结了重症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预后效果。结果重症肺结核患者多伴有呼吸道重症,病灶范围较广且全身症状明显;行链霉素、异烟肼及氨基水杨酸等抗结核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达95.0%,转阴率较高,肝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显著。结论青年重症肺结核患者行规范合理的治疗,可以切实抑制疾病恶化,改善预后效果。
作者:李先锋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迟发型外伤颅内血肿的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迟发型颅内血肿的患者26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对策干预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干预后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丹凤;李园园 刊期: 2013年第22期
0引言婴儿肠套叠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当临床症状典型者,诊断容易,当一些症状不典型或病情较重的婴儿,有时诊断困难。CT检查可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可明确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现将我院近期遇到的7例婴儿肠套叠病例,经CT检查确诊,并经手术证实,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炜;冯涛聚;李肇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术后的护理。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的患者180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针对要点的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要点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的患者给予急救护理措施,并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党玉华;王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析服用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用西医治疗,观察组38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1.1%,观察组为97.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辨证服用中药,能整体调节,辨证施治,弥补了现代医学的不足,临床疗效确切,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罗国庆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病案登记的作用及做好病案首页登记工作的重要性。方法在实践中总结管理经验和方法。结论病案首页是病案核心的部分,做好病案首页的登记工作是病案管理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可以通过此项工作避免出现病案号错号、漏号、重号现象,准确掌握病人姓名从而使查找病案的重要线索的以保证。病案首页填写的质量也可间接地反映出一所医院、诊所的医疗、行政和病案管理的质量。
作者:王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探讨其诊断二尖瓣脱垂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由于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患者23例,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二尖瓣脱垂综合征超声心动图的表现特征。结论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表现具有特征性,超声心动图是诊断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有效手段。
作者:黄景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制备盐酸氣淡索注射液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盈酸氣淡索为主药,注射用水为溶剂制备溶液;色谱柱为十八燒基娃坑键合娃股色谱柱,流动相为0.01mol/L鱗酸氛二按溶液-乙猜(50:50),检测波长为248nm。结果所制溶液为无色至微黄色的液体;盐酸氣庚索检测浓度在5.9646-59.6456?xg/ml(20%?200%)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2%, RSD=0.84%。结论本制剂质量稳定,易于控制。所建立的质控方法可检测其中主要的含量,且筒便、灵敏、可靠。
作者:王广明;彭红梅;刘桂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氯氮平的药物常识和临床用药规则。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病征观测,结合氯氮平的药理说明,针对性地采取用药措施,并得出系统的药物使用总结。结论氯氮平的临床使用有着严格的使用规范,对精神疾病有显著疗效,必须要严格慎重的遵守,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治疗的效果。
作者:冯继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收取我院门诊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对相关症状的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患者的年龄、病情、症状等相关症状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根据各自高血压等级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恢复组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还根据医嘱对生活方式进行了改善。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相同,但恢复组患者的显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情况都得到了明显改善,而恢复组的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结论青年高血压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患者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外患者应定期检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积极纠正代谢异常,结合病情适时给予降压药物治疗,以改善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肖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997年至2011年收治的24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采用以手术为主,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23例行手术治疗,经典乳癌根治术2例。乳癌改良根治术20例,为MBC的主要术式。术后根据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数目及激素受体表达,术后辅助化疗10例。21例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口服三苯氧胺治疗。行术后放射治疗6例。结果临床特点:发病年龄偏高,本组发病年龄60~83岁,中位年龄69.5岁。发病率低,本院同期收治382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MBC占0.63%。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乳晕区质硬的无痛性肿块,可伴有乳头溢液、乳头凹陷等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导管浸润癌占87.5%。腋淋巴结转移率高:淋巴结转移率为68.2%。肿瘤激素受体表达率高:激素受体表达率达79.1~87.5%。内分泌治疗三苯氧胺成为一线的内分泌治疗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疗效,需更多的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的证明。术后放疗可明显改善局部控制率。术后辅助化疗降低了腋淋巴结阳性患者的死亡风险。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占43.4%,其患者5年生存率>70%。因患者年龄偏大,70岁以上占39.1%。术后辅助化疗受年龄限制因素的影响较明显。70岁以上的患者,在激素受体阳性的情况下,以手术及术后内分泌治疗为主。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为52.2%,略低于文献报道。Ⅱ期、Ⅲ期占79.2%,是术后5年生存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发病年龄偏高,常合并有其它疾病。有4例在3年内因心脑血管意外死亡,也是本组术后5年生存率偏低的非肿瘤性原因。结论以手术为主,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乳癌改良根治术为主要术式。三苯氧胺成为一线的内分泌治疗药物。术后辅助化疗受年龄限制因素的影响较明显。70岁以上的患者,在激素受体阳性的情况下,以手术及内分泌治疗为主。
作者:南禾;张雅峰;白俊文;张瑞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基本医疗常识和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观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并做出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原发性肝癌是严重的内科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危害极大,通过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综合的护理方式,科大大降低危害,达到护理和医疗的理想目的。
作者:谷景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急性胃炎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病征进行观测,深入研读患者病历资料和临床实践得出综合系统的诊疗总结。结论急性胃炎的病因不一,诊断是要具有针对性,全面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征,对症治疗才能取得佳的疗效。
作者:冯珊珊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小儿癫痫患者110例,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次数,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本研究110例小儿癫痫患者治愈75例,占68.2%,显效24例,占21.8%,总有效率为90%(99/110)。左乙拉西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1%,维持治疗后副反应逐渐自行消失,无肝肾功能检查、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异常患者出现。结论左乙拉西坦用于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小儿抗癫痫药物。
作者:庞永太;陈国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1标准护理计划的概念标准护理计划是为相同疾病的护理诊断提供预期目标的评价标准和基本的护理措施,是一种较为详细的和全面的护士行为指南。它由以下几方面组成:护理诊断或合作性问题的诊断名称,相关因素或危险因素,预期目标及护理措施。
作者:魏云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以口服弥可保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病例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脂、血流变及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的改变。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患者血脂、血流变及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李成宏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