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26例护理分析

彭丹凤;李园园

关键词:颅内血肿, 护理对策,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迟发型外伤颅内血肿的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迟发型颅内血肿的患者26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对策干预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干预后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分析

    目的:建立完善脑出血病人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病人分成两组,实验组52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医嘱进行护理,实验组病人采用制定好的临床护理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实验组病人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矛盾。结论在脑出血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有效降低了患者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文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浅谈异位妊娠的临床诊疗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临床诊疗方法,分析异位妊娠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异位妊娠的抢救措施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准确诊断,迅速手术,同时补充血容量,及时止血,纠正休克等,预防异位妊娠的关键在于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

    作者:倪璟鑫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无痛分娩中罗哌卡因与左旋比卡因的镇痛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无痛分娩中罗哌卡因与左旋比卡因混合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采用无痛分娩产妇,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B组,每组个45例。其中A组采用罗哌卡因混合芬太尼,B组采用左旋比卡因混合芬太尼作为无痛分娩中的局麻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同产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C)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产妇在不同产程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VAC评分也低于B组,组间比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妇的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对比无痛分娩中罗哌卡因与左旋比卡因混合芬太尼的镇痛效果,两者安全性一致,而罗哌因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左旋比卡因。

    作者:尚荻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

    随着世界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长,老年健康问题引起了空前的关注。跌倒及其相关问题是老年健康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跌倒可引发或加重老年人原有疾病,引起心理创伤,降低其灵活性和独立性,进而减少自主活动,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针对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及护理干预进行综述,目的在于科学、有效地预防老年人跌倒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杨美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糖尿病低血糖症的4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低血糖症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45例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44例经治疗均治愈,1例诱发脑梗死。结论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均有诱因,常见的诱因是降糖药使用不当。做好低血糖症的紧急治疗及防范,合理用药。减少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林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浅谈入院宣教的内容及重要性

    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时代,人们对医院的就医的环境、医疗水平、护理服务要求不断的提高。在就医的过程中应从做好患者入院到出院的责任制整体护理。通过入院宣教可以使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产生信赖,尽快熟悉新环境,适应及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各种治疗,减少诱发因素,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尽快的恢复,回归家庭。社会。

    作者:李小莉;张雪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鼻腔填塞棉片的制作与应用

    0引言鼻腔填塞是耳鼻喉科治疗鼻出血或鼻腔手术后出血常应用而有效的止血方法。填塞的目的是在出血部位直接加压使鼻腔黏膜血管收缩,便于找寻出血点,起到止血作用[1]。鼻腔出血量较少时可用浸以1%麻黄素生理盐水加数滴1~2%地卡因或0.1%肾上腺素的棉片塞入鼻腔止血,如鼻腔出血量较多时,可先将浸药棉片塞入鼻腔止血,后再行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压迫止血,可减轻患者疼痛[2]。临床上使用的止血棉片都是由供应室提供的外科系使用的止血棉片,该棉条的型号不能直接进行鼻腔填塞,而需术者先戴上无菌手套重新加工,取一少许棉片撕制而成薄厚、大小适度的棉片后才能进行鼻腔填塞,这样既耽误了治疗的时间又造成了医源上的浪费,而我们制作成的专用鼻腔填塞的棉片高压灭菌后可直接使用,既方便快捷又实用,效果好。

    作者:王丽娜;温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手术室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目的:综述手术室护理易疏漏环节及降低风险的应对措施。方法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并针对每个环节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加强手术室易疏漏环节的管理、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防范措施。结论明确手术室护理风险并有针对性的改善和提高,从而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加大手术安全系数,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使因护理过失导致的医疗纠纷发生率降低到低。

    作者:王玉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阿托伐他汀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我院共收治52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治疗方案为口服阿托伐他汀,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的HDL-C均比治疗前升高,而LDL-C、TC、TG以及CRP均比治疗降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有3例患者出现便秘、腹胀、消化不良等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FH,临床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可在临床应用。

    作者:杨天忠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ProTaper手用镍钛锉一次及两次法前牙根管治疗后疼痛情况比较

    目的:评价ProTaper手用镍钛锉一次或两次法前牙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可靠性。方法选有牙髓炎及慢性根尖周炎患牙112例,采用ProTaper手用镍钛锉逐步深入技术预备根管后分为两组,一次性根管治疗组行牙胶尖、碘仿糊剂侧方加压技术根管充填,两次治疗组根管内封入cp棉球、待无症状后再行根管充填,比较两组治疗后1、7、15天患者疼痛的反应情况。结果112例有96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其中一次法根管治疗组为49例,两次法根管治疗组为47例,一次法及两次法根管治疗组1天,中及重度疼痛发生率分别为9.6%和7.9%,之后逐渐下降,但两组间1、7、15天的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严格掌握适应症,一次根管治疗较两次根管治疗可减少复诊次数,疼痛无明显差异,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荣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基层儿科护患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0引言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病人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多,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核心,儿科是特殊的人群,静脉穿刺难度较大,家长对儿科护士素质的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即会引发护患纠纷[1],为减少儿科护患纠纷的发生。现对儿科常见纠纷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防措施。

    作者:陈旭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多功能红外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368例疗效观察

    0引言本站于2011年至2013年,采用多功能红外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368例,疗效良好,现将治疗方法及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李华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小儿白血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白血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提高患儿的治疗的疗效。方法对白血病患儿进行临床护理,并对患儿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论护理过程中,预防感染、出血、做好化疗副作用的护理、加强营养、做好生活和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陈绍静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浅谈产道异常的护理

    目的:探讨产道异常患者在妊娠过程中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孕妇病症的临床监测,结合患者的病历和临床实践,总结出系统全面的护理方案。结论产道异常有新生儿窒息的危险,有感染的危险,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严格谨慎的处理好存在的危险。

    作者:程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浅谈如何提高老年患者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静脉输液是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临床常用的常规静脉穿刺技术应用于老年人浅静脉穿刺,存在一针成功率不足,因此针对血管不同状况和部位,而采取的进针角度也应因人、因机体当时状况而异。本人在老年患者的浅静脉穿刺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效果。

    作者:肖玺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浅谈新生儿护理的知识和技巧

    目的:探讨新生儿护理的知识和技巧,分析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120例新生儿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例患儿,一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给予相关新生儿知识和技巧的护理措施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存活率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经过相应的护理后,观察组的患儿存活率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的护理措施中实施新生儿的知识和技巧,可以避免风险因素发生,使新生儿的意外指数降至低,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是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作者:刘淑丽;孙永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恢复期的具体方法和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在恢复期进行常规临床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的心理护理,两组护理持续两个月。两组患者都进行治疗前后的BPRS (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PRS评分有显著差异,实验组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强迫、焦虑、抑郁、烦躁、偏执等不良反应得有效缓解,仅有3例患者的这些症状还在继续,但较治疗前程度较轻,而对照组患者的这些表现缓解不理想,仍有17例患者存在敌对、偏执、抑郁等情况。结论心理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恢复期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张春雨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46例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讨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临床观察、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患者46例,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只单纯给予降血糖,口服二甲双胍片或者格列酮,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阿贝他(苯扎贝特),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的变化及其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治疗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7.83%、30.43%、21.74%、78.23%,73.91%、21.73%、4.35%、95.65%,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FPG、2hPG、TC、TG、HDL、LDL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只单纯给予降血糖治疗,同时要给予降血脂治疗,才能较好的控制血糖水平,血脂同时也得到控制。

    作者:矫音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

    目的:简述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方法查阅资料,分析归纳。结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将成为治疗成人肺疾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孙忠林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小儿发热处理的注意事项

    发热是小儿常见的症状,是因为小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容易受波动,引起发热,而家长对小儿发热的焦虑现象十分普遍,常常导致过度治疗,要求医生给孩子服退热药、打退热针,甚至要求医生不合理使用激素类药物退热。

    作者:黄伶俐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