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丽;孙永丽
目的:探讨迟发型外伤颅内血肿的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迟发型颅内血肿的患者26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对策干预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干预后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丹凤;李园园 刊期: 2013年第22期
输尿管支架管是目前临床用于输尿管结石及输尿管狭窄的一项较常用的材料,人们应用输尿管支架的目的有三点:缓解积水;治疗输尿管狭窄;预防术后输尿管的再次狭窄。目前随着人们对支架管的应用的增多,对其并发症人们也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例如:血尿、膀胱刺激症状、支架管移位、尿液返流、以及输尿管支架上结垢的形成,在人们对其并发症的研究过程中,有大量的文献指出有效控制输尿管支架管并发症的处理手段。本文通过阅读近年来此方面的相关文献,将对如何有效控制输尿管支架管使用过程中的并发症的问题,做相应的综述。
作者:阿力木?热合曼;古丽娜尔?阿不都许库尔;马文智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临床观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并做出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严重的妇产疾病,危害较大,科学谨慎细致的护理,是确保患者顺利生产的关键之一。
作者:王微微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客观系统地评价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使用后的安全性。方法1892名2~60岁成人和儿童接种疫苗后,通过抽样主动监测和观察对象主动报告,对速发接种反应、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进行观察和统计,并对所有接种者跟踪观察1个月以评价长期的不良反应。结果无速发接种反应发生。在主动监测的人群中,2人有中、强发热反应,发生率1.18%;1人有局部强反应,中、强反应发生率0.59%。在主动报告的人群中,2人有中、强发热反应,发生率0.12%。未观察到与疫苗接种相关的任何长期不良反应,并对发生的症状进行必要的护理措施。结论此次对A+C群MPV使用安全性现场观察,总体接种反应轻微,且发热、红晕等反应均在72h内自行消失,A+C群MPV使用后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陈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适应生殖医学专科发展的需求,探讨生殖中心注射室护理管理模式。方法通过对注射室护理工作的风险评估,制定护理制度、护理岗位职责及风险预案,加强流程管理,规范护理操作常规。结论完善了生殖中心管理制度,规范了护理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有效防范护理差错的发生,确保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
作者:刘茵;李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制备盐酸氣淡索注射液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盈酸氣淡索为主药,注射用水为溶剂制备溶液;色谱柱为十八燒基娃坑键合娃股色谱柱,流动相为0.01mol/L鱗酸氛二按溶液-乙猜(50:50),检测波长为248nm。结果所制溶液为无色至微黄色的液体;盐酸氣庚索检测浓度在5.9646-59.6456?xg/ml(20%?200%)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2%, RSD=0.84%。结论本制剂质量稳定,易于控制。所建立的质控方法可检测其中主要的含量,且筒便、灵敏、可靠。
作者:王广明;彭红梅;刘桂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在不伴高脂血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方法160位不伴高脂血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80)和对照组(n=80),实验组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降压,对照组不使用氨氯地平或降脂药,可单用或联合其他种类降压药,前瞻性观察6月,比较两组降压效果、血脂情况及颈动脉粥样斑块厚度。结果两组患者基线高血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4、6月两组血压均较基线血压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6月的血压达标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CH、LDL、HDL基线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4、6月两组患者的CH、LDL及HDL均与基线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粥样斑块厚度分别为(2.12±0.40)mm、(2.08±0.28)mm,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月后实验组及对照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厚度分别为(1.54±0.31)mm,(2.25±0.37)mm,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与治疗前颈动脉粥样斑块厚度比较,实验组治疗后厚度减小,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可有效控制老年患者的高血压,即便不伴高脂血症,使用后可减小颈动脉粥样斑块厚度。
作者:湛晴宇 刊期: 2013年第22期
0引言婴儿肠套叠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当临床症状典型者,诊断容易,当一些症状不典型或病情较重的婴儿,有时诊断困难。CT检查可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可明确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现将我院近期遇到的7例婴儿肠套叠病例,经CT检查确诊,并经手术证实,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炜;冯涛聚;李肇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宫内妊娠合并宫外妊娠(heterotopic pregnancy,HP)是指宫腔内妊娠同时合并宫腔之外妊娠[1],是孕早期少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自然妊娠中占1/8000~1/30000,极其罕见,又缺乏对本病的足够认识[2],容易造成漏诊、误诊,若不及时抢救与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对HP的急救与护理体会做一综述。
作者:刘铁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几种无痛人流的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我院1998年起选择门诊孕10周以内自然要求无痛手术病人30例,分为观察组1和观察组2,同法选择无麻病人15例为对照组,观察三组疼痛情况、宫口松弛的情况。
作者:刘亚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急救措施以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35例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密切针对患者的伤情进行评估并严密观察其变化,进行急救护理措施,并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以及术后的各项护理干预。结果此组患者经急救护理以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均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达到100%,术后无并发症均在不同时间内痊愈出院。结论对于外伤性脾破裂的患者,实施及时急救护理措施,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实施各项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及气压弹道碎石术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2年至2013年收治输尿管结石354例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及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肉眼血尿33例,术后肾绞痛7例, D-J管移位2例,术后感染发热2例,输尿管损伤改为开放手术1例。结论良好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何丹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诊断肝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措施。方法通过对患者病况的临床观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得出综合分析,并对螺旋CT的工作原理和运用原则进行系统的研读掌握。结论螺旋CT在诊断肝脏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观准确,因此提高对螺旋CT的研究水平和临床应用能力。
作者:宋玉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疑难配血过程中混合抗体的鉴定方法。方法首先进行红细胞血型鉴定,同时对血清进行抗体筛查及鉴定,再对患者血清用特定细胞进行吸收放散实验分离抗体,后对分离后的抗体分别进行鉴定。结果患者血型为O型, Jka+b-,CCDee;用O型CCDee,Jkb+的细胞与患者血清进行吸收放散,分离抗体后鉴定结果为抗-cE、抗-Jkb的混合抗体。结论选择合适的细胞进行吸收放散实验分离抗体,可以实现对混合抗体的鉴定,为患者选择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作者:张晓娥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比较手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片和不使用任何药物在人工流产手术时及手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分析人工流产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片干预后风险减少。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3年我院妇产科门诊人工流产1536例,分为两组A组未使用米索前列醇片824例,B组人工流产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片712例,比较分析两组宫颈扩张度、手术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A组宫颈扩张度、术后不良反应都少于B组。结论人工流产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秀华;翁华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0引言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约占体重的2%。其中,有99%的钙元素以羟基磷酸钙的形式储存在骨骼和牙齿当中。值得注意的是,骨骼和牙齿中储存的钙,总是通过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各种相关激素及细胞因子的共同作用使骨吸收与骨形成偶联,从而维持骨钙和血钙的动态平衡及相对稳定;其余1%的钙元素则以游离的或结合的离子状态存在在软组织、细胞外液及血液中,统称为混溶钙池。钙元素对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妊娠妇女来讲,一方面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以及为保证母亲骨骼健康,对钙的需要较普通人群增高,并且这种需求随着孕期的延续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孕期钙代谢方式的变化导致这种改变成为某些疾病的诱因,而相关的大量研究表明保证足够钙摄入在孕期营养中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李美洁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了解并掌握现代图书馆管理的常识理论,以及图书馆管理的实施细则。方法通过对图书馆管理理论资料的研读,和对图书管理工作的实践总结。结论现代图书馆管理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工作,必须要掌握图书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
作者:于菊凤;刘丽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患者8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一组患者给予使用一般穿刺针进行急救输液静点,另一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急救输液静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抢救的静脉穿刺例次、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穿刺例次以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是护理中的一项重大护理操作的进步,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还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使用后治疗效果较提高,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作者:杨凤玲;高晓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2年间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将进行高血压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在高血压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的30例患者定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经健康教育后症状改善率93.4%,高血压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100%,而对照组症状改善率为83.5%,知识掌握合格率66.8%;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5个月内实验组30例患者未发生心血管风险事件,而对照组发生2例脑梗塞,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过程中加强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有助于患者的症状改善,提高其对高血压的认知度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雪莲;赵井文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的患者22例进行分析讨论,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此组患者经过抢救以及护理后抢救成功率为91.0%,抢救无效临床死亡2例。结论针对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患者早期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纠正休克发生,能有效的恢复机体的循环血量,积极处理原发病可以防止并发症及继发性损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
作者:孙桂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