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议“郁证”致病

武广军;陈萍;江秀富;张晓伟

关键词:郁证, 怫郁, 亚健康, 六郁
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越来越缺乏锻炼,加之生活、工作的压力增加,导致现代人的健康状态不佳,呈现亚健康状态。而导致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就是“怫郁”。本文从中医角度对“怫郁”进行了阐述说明,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宫内妊娠合并宫外妊娠破裂的1例急救与护理体会

    宫内妊娠合并宫外妊娠(heterotopic pregnancy,HP)是指宫腔内妊娠同时合并宫腔之外妊娠[1],是孕早期少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自然妊娠中占1/8000~1/30000,极其罕见,又缺乏对本病的足够认识[2],容易造成漏诊、误诊,若不及时抢救与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对HP的急救与护理体会做一综述。

    作者:刘铁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蒙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肺炎的要点

    0引言肺炎(蒙医叫肺“粘”热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据统计,细菌性肺炎排在我国常见死因的第5位。目前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使肺炎的治疗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人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治肺炎,总结十多年的临床经验撰写本文。

    作者:王高娃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生殖中心注射室护理管理

    目的:适应生殖医学专科发展的需求,探讨生殖中心注射室护理管理模式。方法通过对注射室护理工作的风险评估,制定护理制度、护理岗位职责及风险预案,加强流程管理,规范护理操作常规。结论完善了生殖中心管理制度,规范了护理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有效防范护理差错的发生,确保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

    作者:刘茵;李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46例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讨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临床观察、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患者46例,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只单纯给予降血糖,口服二甲双胍片或者格列酮,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阿贝他(苯扎贝特),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的变化及其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治疗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7.83%、30.43%、21.74%、78.23%,73.91%、21.73%、4.35%、95.65%,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FPG、2hPG、TC、TG、HDL、LDL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只单纯给予降血糖治疗,同时要给予降血脂治疗,才能较好的控制血糖水平,血脂同时也得到控制。

    作者:矫音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巧用食用保鲜膜

    湿敷是皮肤科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不足之处是纱布上的水分蒸发得快,且纱布极易脱落,浸湿衣物及床单,影响患者舒适,并且极大地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我科在实施药物湿敷时外加食用保鲜膜固定,一样可以保持一定的湿度,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经济实用,不受条件限制。

    作者:葛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男性乳腺癌24例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997年至2011年收治的24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采用以手术为主,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23例行手术治疗,经典乳癌根治术2例。乳癌改良根治术20例,为MBC的主要术式。术后根据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数目及激素受体表达,术后辅助化疗10例。21例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口服三苯氧胺治疗。行术后放射治疗6例。结果临床特点:发病年龄偏高,本组发病年龄60~83岁,中位年龄69.5岁。发病率低,本院同期收治382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MBC占0.63%。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乳晕区质硬的无痛性肿块,可伴有乳头溢液、乳头凹陷等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导管浸润癌占87.5%。腋淋巴结转移率高:淋巴结转移率为68.2%。肿瘤激素受体表达率高:激素受体表达率达79.1~87.5%。内分泌治疗三苯氧胺成为一线的内分泌治疗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疗效,需更多的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的证明。术后放疗可明显改善局部控制率。术后辅助化疗降低了腋淋巴结阳性患者的死亡风险。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占43.4%,其患者5年生存率>70%。因患者年龄偏大,70岁以上占39.1%。术后辅助化疗受年龄限制因素的影响较明显。70岁以上的患者,在激素受体阳性的情况下,以手术及术后内分泌治疗为主。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为52.2%,略低于文献报道。Ⅱ期、Ⅲ期占79.2%,是术后5年生存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发病年龄偏高,常合并有其它疾病。有4例在3年内因心脑血管意外死亡,也是本组术后5年生存率偏低的非肿瘤性原因。结论以手术为主,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乳癌改良根治术为主要术式。三苯氧胺成为一线的内分泌治疗药物。术后辅助化疗受年龄限制因素的影响较明显。70岁以上的患者,在激素受体阳性的情况下,以手术及内分泌治疗为主。

    作者:南禾;张雅峰;白俊文;张瑞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偏执性精神病27例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偏执性精神病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27例偏执性精神病患者,对其进行病因诊断和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状况均进行评估。结论对于偏执性精神病患者,采取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并给予心理解释及支持治疗,改变病态认知。

    作者:刘丽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探讨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

    探讨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在临床治疗中,微生物检验结果可以为疾病的诊断、评估、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等提供参考。因此高质量的微生物检验对于临床诊疗具有重大意义。我们需要在检验全程中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这就要求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严格遵守临床检验操作流程,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基础知识做出迅速而准确的诊断。本文讲明何为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解析了其与临床诊疗的关系,并探讨在临床应用中如何做好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彦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子宫肌瘤258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总结和分析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8例中进行药物治疗的有51例患者,其中17例患者治疗效果好,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有241例。结论患者年龄不同,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也不同,需要依据肌瘤的生长部位、大小、发展速度、有无症状和患者年龄及是否对生育有要求等综合因素来决定。

    作者:乌云朝鲁;魏江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所致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9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治疗组46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疗程均为12周,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的改变并做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抗心绞痛有效率治疗组为97.8%,对照组为82.6%;心电图改善率治疗组为71.7%,对照组为34.8%;治疗组抗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首选药。

    作者:李智全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浅析中心点设有喂药器插孔的口服液瓶盖在婴幼儿喂药过程中的应用

    传统的口服类药液的包装药量均在100毫升以上,服用时用包装瓶上的刻度线或量杯来确定服药量,按常规方法在倾倒药液时瓶体出现倾斜,难以控制准确的剂量并出现误差,难以保证药效的正常发挥。因此,设计制作一种小儿口服液瓶盖,在瓶盖中心点设有喂药器插口并连接喂药吸管,以便于准确控制药量。使婴幼儿喂药过程中喂药剂量达到精准的同时也使小儿喂药这个难度较大的喂药过程变得简便易行。

    作者:谷岩;寇艳;姚敏;屈娟;王玮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浅谈胸痹的中医诊疗

    目的:探讨胸痹的中医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前来就诊的多位胸痹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病历资料和中医诊疗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制定出针对性系统性的诊疗方案。结论传统中医在治疗胸痹上有独特作用,值得我们深入的探究,全面掌握中医诊疗理论和实践,提高临床应用水平,更好的发挥传统中医的临床价值。

    作者:任晓春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血脂测定

    目的:简述血脂中各成分的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查阅资料,归纳分析。结论提高血脂测定分析前质量保证工作任重而道远。

    作者:张国斌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艾滋病口腔表现的诊断

    目的:探讨艾滋病诱发的口腔疾病的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口腔感染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临床病征观测,制定全面系统的诊疗措施。结论艾滋病口腔表现形式多样,根据具体病征表现,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路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创伤后脑积水合并严重意识障碍病人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因重度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而脑积水症状不显著或表现为非典型症状的创伤后脑积水(post-traumatic hydrocephalus ,PTH)合并严重意识障碍病人侧脑室-腹腔(ventricle-peritoneal,V-P)分流术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行V-P分流术症状不典型的PTH病人。采集病人的一般资料、TBI、PTH和V-P分流术后的随访信息,分析病人术后疗效及预后改善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共47例病人,行V-P分流术后随访1年,34例(72%)预后较好,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病人年龄、分流管置入前行CT检查评估的PTH严重程度与V-P分流术后的疗效呈正相关。结论多数症状不典型的PTH病人行V-P分流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且年轻病人及V-P分流术前PTH程度相对较轻的病人在分流术后预后更好。

    作者:陈正楼;王宏盛;胥敏;戴浴宇;王云江;火旭其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策协调问题--以计划生育为例

    随着我国经济与政治的不断发展,社会建设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飞跃阶段。在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的过程中,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党与政府所实施的惠民、便民、利民的政策正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惠民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基本国策的执行。其中尤以计划生育为突出。以下本文就以计划生育作为切入点,深刻探讨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政策协调问题。

    作者:王峰;许丽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ProTaper手用镍钛锉一次及两次法前牙根管治疗后疼痛情况比较

    目的:评价ProTaper手用镍钛锉一次或两次法前牙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可靠性。方法选有牙髓炎及慢性根尖周炎患牙112例,采用ProTaper手用镍钛锉逐步深入技术预备根管后分为两组,一次性根管治疗组行牙胶尖、碘仿糊剂侧方加压技术根管充填,两次治疗组根管内封入cp棉球、待无症状后再行根管充填,比较两组治疗后1、7、15天患者疼痛的反应情况。结果112例有96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其中一次法根管治疗组为49例,两次法根管治疗组为47例,一次法及两次法根管治疗组1天,中及重度疼痛发生率分别为9.6%和7.9%,之后逐渐下降,但两组间1、7、15天的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严格掌握适应症,一次根管治疗较两次根管治疗可减少复诊次数,疼痛无明显差异,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荣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PDCA循环法和护理程序在预防住院病人跌倒中的应用

    介绍了护理程序和PDCA循环法在预防住院病人跌倒过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护理程序的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效果评价。PDCA循环的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它们既有各自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也有相联、相通之处,将它们有机地结合,为预防跌倒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作者:朱颖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产科整体护理的体会

    0引言随着医学服务模式倡导以患者为中心全方位的护理,由原来的执行医嘱、治疗疾病转化为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层次的整体护理模式,提出了人性化的护理。[1]人性化护理就是尊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作者:方亚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医患关系是医患之间相互联系、理解构成的一种平衡,从而形成医患之间的良性合作、互相信任和良好互动,终达到患者和医院的大利益。本文从政府、医院、患者等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李科倩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