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常克武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摘要:目的: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55例,全髋关节置换79例。结果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2年因髋臼磨损、髋关节疼痛明显行髋臼翻修,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半年因髋臼松动行髋臼翻修,其余病例均无明显髋部不适,髋关节活动良好。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患者全身健康状况、术前的生活状态和活动量、骨的质量和年龄等因素。通过严格的术前评估,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同样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滑车软骨损伤患者的治疗

    目的:讨论股骨滑车软骨损伤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可采用髌骨软骨病的非手术疗法,治疗效果满意。经非手术治疗症状未见减轻,疼痛逐渐加重,可手术治疗。

    作者:高云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30例心源性休克的检查和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浅谈心原性休克的特殊检查和治疗。方法对2013年10月收治的心源性休克患者30例核素心血管造影,左心导管和造影检查及溶栓治疗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本组治愈20例,治愈率66.7%,好转5例,好转率16.7%。死亡5例,病死率为16.6%。结论心排血量减低,心搏量亦减低,其周围血管阻力则可增高、正常或降低。休克时血容量不是绝对的减少,就是相对减少,所以,补充血容量极为必要。心源性休克的病死率很高,好在血流动力学的监测下积极治疗。

    作者:高丹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小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晓英;王秀娟;张秀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浅谈覆盖义齿的设计与制作

    目的:探讨覆盖义齿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覆盖义齿40例的设计与制作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覆盖义齿美观、舒适,固位稳定性好,咀嚼效率较高,舒适程度均表示满意。结论覆盖基牙不仅保留了牙周膜来支持义齿,而且还能提供方向感觉、对负荷的触觉以及区别牙合力大小等,促进了咀嚼功能的提高。

    作者:高莉娜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分期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月~10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22例,临床用药治疗,总结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男性患者经药物治疗前后临床关节痛症状评估,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进行,药物治疗前患者临床关节痛症状评估分为为37.75~3.35,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关节痛症状评估分为为27.75~2.25,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关节痛症状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对比分析女性患者经药物治疗前后临床月经不调症状评估,药物治疗前患者临床月经不调症状评估分为为35.55~3.75,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月经不调症状评估分为为25.75~2.85,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关月经不调状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多发性大动脉炎临床采用糖皮质素基础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甲氨蝶呤联合环磷酰胺对治疗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德英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龋齿的临床治疗措施

    目的:了解龋齿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临床经验,总结银汞合金充填术和复合树脂充填术等使用方法。结论龋齿影响咀嚼功能,严重的龋齿得不到治疗,继续发展则可以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等并发症,甚至成为口腔病灶,影响全身健康,但其治疗方式多样,应针对不同病症对症治疗。

    作者:冯坤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观察39例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ald)患者的临床治疗致病因素。方法对39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愈5例,显效25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87%。结论减轻酒精性肝病的严重程度,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改善已存在的继发性营养不良,对酒精性肝硬化进行治疗。

    作者:薛小东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对策

    目的:讨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遵医嘱给药控制原发疾病,补充心肌营养,严格限制液体入量。急性期卧床休息1个月,重症或伴有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到症状消失和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后,方可起床轻微活动。

    作者:姚敬环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卵巢囊实性肿物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卵巢囊实性肿物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卵巢囊实性肿物患者行超声检查,对检查方法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论卵巢囊实性肿物采用超声检查价格低廉、简便、诊断迅速,应作为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刘艳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新型中医内科诊疗架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中医内科诊疗架。方法详述本新型中医内科诊疗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中医内科诊疗架在临床使用时,器械可以放在不同隔档里,同时顶盖可以旋转开当托盘使用,当旋转开顶盖以后,可以将伸缩杆拉伸出来,伸缩杆上的钩体方便悬挂物件,隔档的空间大小通过滑道与顶丝控制,方便利用空间,底层的隔档可以作为垃圾桶使用。有效的避免了出现碰撞及废物与器械混在一起容易引起污染的现象,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难度。结论本新型中医内科诊疗架在不影响正常操作的前提下,方便利用空间,避免污染的可能性,增加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春梅;张洪生;孙风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胰腺炎患者41例,对临床诊断资料及治疗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对比分析患者临床治疗后患者病情及治疗前患者病情进行对比,对比结果p<0.05,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比治疗前有好转,临床效果显著。结论经过积极的诊断及早发现主要病因,临床针对治疗,有效的缓解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控制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子宏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CT检查胃肠疾病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胃肠ct检查的要求和检查步骤。方法采取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取的分析通过手术案例确诊的80例肠胃道间质瘤患者的ct以及临床治疗资料。在对胃肠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总结治疗经验。结果经过确诊的80例肠胃道间质瘤中,良性25例,交界性与恶性55例。有54例于胃部发生,6例发生于直肠,20例发生于小肠。肿块横径在3~20 cm之间,形状包括圆形、分叶形及类圆形。此次患者案例进行手术前诊断,显示良性恶性准确率86%(44/49),诊断有无转移符合率94%(23/24)。结论近年来ct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ct对组织有高度的密度分辨率。ct设备的不断完善以及扫描速度和分辨率的提高,特别对肿瘤的诊断的分期,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向周围侵犯的情况以及有无转移和转移的脏器、预后的估计和治疗后的随访等方面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用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中医在治疗痴呆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讨论痴呆的病因及中医治疗举措。方法对中医治疗痴呆的措施进行讨论、总结,在对痴呆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总结相关经验。结论在诊断过程中注意区别:是变性病变还是非变性病变。前者主要包括alzheimer病、路易体痴呆、Pick病和额颞痴呆等;后者包括血管性痴呆、感染性痴呆、代谢性痴呆、中毒性脑病等。

    作者:刘阳;姜贺;王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加强病案的收集与整理,完善病案管理体制

    分析病案的收集及整理方法,提高病案管理水平。方法病案的收集要从门诊病案入手,同时还要收集住院病案、住院病案。病案管理包括门诊及出院病案管理两部分。结论病案具有重要的医疗信息作用,因次为了有效保障病案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病案管理人员要及时收集和整理门诊及住院病例资料。为病人的继续医疗提供了有效的医疗资料,也能很好地保护病人、医护人员、及医院的法律权益。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讨论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凡在病史中存在羊水栓塞的各种诱发因素时,在胎膜破裂、胎儿娩出后或手术中产妇突然出现寒战、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大量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循环衰竭及不明原因的休克时,首先应初步做出羊水栓塞的诊断,并在积极抢救的同时再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作者:张殿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异位妊娠30例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不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11月,我科室收治子宫外部妊娠患者30例,对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结果30例患者中,经护理后病情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100%。结论经过入院护理及心理辅导,降低了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对患者疾病知识的培训教育使其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促进患者协同配合治疗,使其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魏建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小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诊疗措施

    目的:探究小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小肠在腹腔内占据的位置大、分布面广、相对表浅、缺少骨骼的保护容易受到损伤。在开放性损伤中小肠损伤率占25%~30%,闭合性损伤中占15%~20%。腹部的任何损伤需要探查时,均要认真、细致、规律地进行小肠损伤的检查、诊断、要高度重视小肠损伤的诊治问题。

    作者:杨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20例患者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20例,对临床治疗资料总结剖析。结果评估手术治疗前后患者入院前后瞳孔收缩情况,以50分为评分标准,手术治疗前患者瞳孔收缩评估分38.27±4.55,手术治疗后患者瞳孔收缩评估分为27.9±2.75,对比分析手术治疗后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有统计差异,临床效果显著。讨论手术治疗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临床具有显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赵秀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护理措施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11月,我院收治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22例对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对比分析22例患者护理前后由疾病造成疼痛症状评估,以平均值加减标准差方式表达,评估分标准为50分,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评估分低于25分表示护理指标恢复正常,护理前患者疼痛评估评分为35.55~3.45,护理后患者疼痛评估分为23.57~2.75,护理后明前低于护理前评估分,(p<0.05),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术前、术后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的护理能够积极预防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孙淑云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新型尿检装置的研究设计与临床应用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尿检装置。方法详述一种新型尿检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尿检装置不接触人体器官,避免给人体器官造成危害和污染,同时患者可以正常进行排尿,无需间断就能采集到中段尿液,不会给患者带来潜在的危害,能够确保化验结果更加准确,利于医生对患者更好的治疗。结论新型尿检装置可以方便尿检,减轻了患者的危害,省时省力。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实用性强,因此适合临床工作中使用。

    作者:王春丹;肖立文;朱莉霜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