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丽霞
目的:探讨中医方剂治疗对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11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36例,对36例偏头痛患者均使用中医方剂进行治疗,总结临床治疗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36例患者中,16例痊愈,l3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结论中医方剂治疗偏头痛的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并且无副作用,而且中医治疗偏头痛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晏淑荣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要点及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2例,临床通过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总结资料。结果对比分析患者临床上腹部疼痛程度评估,评估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评估分值满分50分,护理前患者临床上腹部疼痛程度评估分为39.85~4.55,护理后患者临床上腹部疼痛程度评估分为22.75~2.85,护理后患者临床上腹部疼痛程度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护理前患者临床烦躁不安程度评估分为35.55~3.75,护理后患者临床烦躁不安程度评估分为24.75~2.65,护理后患者临床烦躁不安程度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综合有效的护理(病情观察、起居护理、情志护理、给药护理等)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出院。
作者:张蕊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抗子宫内膜抗体的测定,提高临床意义并推进医学发展。方法采用间接法原理的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结论间接法原理的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可对抗子宫内膜抗体进行科学准确的测定,在干扰和妨碍精卵结合,受精卵的着床和胚囊的发育而导致不孕或流产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高微 刊期: 2013年第35期
脑卒中患者由于肢体活动障碍,卧床时间延长,日常活动减少,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T),表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ET)。如果不加以预防,脑卒中患者的DVT发生率可达30%~40%[1]。脑卒中患者并发DVT时约2/3位于小腿,长期卧床的患者需将下肢抬高,一般需高于心脏水平20-30°,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既是一种治疗方法,又是一种康复护理措施[2]。而患肢下垫物的使用材料及方法至关重要。传统的方法是应用棉被、衣物或普通枕头塞于患肢下,患肢不能有效固定易滑落,难以保证持续抬高。垫的物品凹凸不平,不符合人体生理结构产生不舒适感,甚至疼痛。抬高患肢的高度不固定,患肢抬的过高,膝关节过伸,病人不能耐受,垫物过少,则高度不够,达不到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的目的。我科自制新型双下肢循环功能改善枕在临床应用一年来取得良好效果,此项新技术设计新颖巧妙、独特,具有使用方便、结构设计符合人体生理结构,轻便柔软舒适,能够达到治疗康复效果,使下肢循环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其材料价格低廉,实用性强等优点。
作者:耿红梅;孙杰;张丽华;侯丽云;颜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微血管性心绞痛中医辨病治疗及辨证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20例,20例患者临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结果20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2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中医辨证施治心气不足后患者短气乏力、神疲自汗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中医辨证施治心阴亏虚后患者胸部隐痛伴烧灼感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中医辨病治疗、辨证治疗针对患者临床出现的不同病症综合用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周新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临床综合用药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1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24例,总结临床治疗资料。结果对比分析药物治疗前后患者静止性震颤评估,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表进行,评估分以50分为标准,药物治疗前患者静止性震颤评估分为38.85~3.75,药物治疗后患者静止性震颤评估分为26.55~2.35,药物治疗后静止性震颤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效果显著。结论临床根据患者症状的不同分期进行综合药物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用药效果显著,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管筱玲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胃肠病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20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对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经药物治疗后患者腹痛症状明显缓解,治疗后患者腹痛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临床效果优越。讨论经过药物循序渐进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霍志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结合辅助检查结果,采取科学正确的护理对策。结论婴幼儿时期严重的支气管肺感染是引起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原因,临床护理工作中上,护理人员要运用护理手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针对性的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病情观察,并及时有效的为医生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松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x线表现。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20例,临床经x线检查,总结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分别行x线及ct检查,x线检查患者边缘骨硬化检出率为90%,ct检查患者边缘骨硬化检出率为70%,x线优于ct,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 x线检查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诊断分析提供依据,方便临床治疗。
作者:王怡丹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针对风湿病的病因进行痹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近2年本院治疗的21例风湿病患者的病例资料。21例患者全部给予病因治疗,随访半年,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3个月的治疗,19例关节疼痛消失,2例关节疼痛好转。随访半年,所有患者无一例复发,痹症的据理审证求因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等外邪侵及人体,导致风湿病(痹症)的发生。痹症的据理审证求因治疗是针对病因机制给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春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特别是康复治疗中,理疗是一项常见的治疗手段,如:激光理疗和远红外线理疗等,由于治疗效果良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如由于热力过高或射线过强以及照射面积过大等因素,都会造成周围正常组织、器官损伤,特别是对角膜易造成不良刺激,导致角膜损伤,严重者有失明的危险等。由于能够导致机体副损伤,不仅可给病人带来痛苦同时也影响病人康复治疗效果,延长了治疗进程。
作者:郝子峰;徐秀娟;潘桂文;孙杰;蔺桂霞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妇产科用宫颈刷。方法详述本新型妇产科用宫颈刷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妇产科用宫颈刷在临床使用时,将其缓缓放入阴道内,使药棉抵在宫颈口,刮体抵在宫颈外壁上,手持把手,旋转本体,通过刮体边的圆孔槽和刮体上的刮毛将鳞片状的脱落细胞刮除,刷毛上的凹槽可以增加刮取的完全度,药棉同时进行消毒。结论本新型妇产科用宫颈刷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通过旋转本体可以360度刮取鳞片状的脱落细胞,达到了增加刮取的完全度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消毒,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难度,增加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静艳;王丹;徐美玲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儿20例,针对患儿临床病因综合用药,总结临床资料。结果对比分析药物治疗前后患儿临床复发性上腹痛症状的评估情况,药物治疗前患儿临床复发性上腹痛症状的评估分为37.88±3.85,药物治疗后患儿临床复发性上腹痛症状的评估分为27.75±2.75,药物治疗后患儿临床复发性上腹痛症状的评估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临床效果显著。结论通过药物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通过药物治疗能够及时控制病情的持续发展,避免患儿出现合并疾病的可能,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措施。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患者对症治疗。结论大部分的患者通过休息、限制活动、腕关节固定、激素局部注射治疗能够获得治愈。剩余的一小部分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理疗同时配合紧张性的训练,严格限制前臂的活动才能有效。前臂与腕关节功能不能恢复的患者(慢性肌腱炎、肌腱退变)可以考虑手术探查,肌腱修复手术。
作者:李礼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对距骨骨折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给予正确的中医治疗措施。结论对于无移位的距骨颈骨折、距骨体骨折用超踝关节夹板固定5周左右[1]。有移位的距骨骨折必须予以整复,尤其注意整复骨折体侧段与跟骨的轻度半脱位。若手法治疗成功,则用用夹板固定7周左右;若手法复位不满意者,则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作者:莫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对肺炎喘嗽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结论肺炎喘嗽为外感风温热毒之邪[1]。邪热入里,痰热阻肺,又当清热宣肺,化痰,定喘。部分热毒炽甚者,视其症情。治则有两种,以《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需清热导滞,急下存阴。以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论治,治疗时宜清营凉血解毒。又心阳受损,或损伤脑系,临证又当施治。
作者:潘世凤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吞咽困难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26例吞咽困难患者采取治疗和护理措施,随机分组,实验组13例患者给予综合治疗和护理,对照组13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61%。两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困难患者治疗和护理采用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更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和护理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刘金山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中医辨病治疗及辨证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22例,22例患者临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结果22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3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分析,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肾阳虚,痰饮上逆证前患者心悸不寐评估分为35.75~3.75,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肾阳虚,痰饮上逆证前患者心悸不寐评估分为22.75~2.75,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肾阳虚,痰饮上逆证后患者心悸不寐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肾阳衰,虚阳浮越证前患者面赤烦躁评估分为36.85-4.55,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肾阳衰,虚阳浮越证后患者面赤烦躁评估分为26.85~2.55,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肾阳衰,虚阳浮越证后患者面赤烦躁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中医辨病治疗、辨证治疗针对患者临床出现的不同病症综合用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连雅静 刊期: 2013年第35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中年以上人群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目的讨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X线表现。方法根据X线表现图像进行诊断。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尚未引起严重功能不全时,心脏大小和形态均无明显改变。因此单纯心绞痛患者在普通X线检查中,心脏往往无明显阳性发现。如发现左心室增大者,大多伴有高血压。
作者:刘菠;邱兆海;常文革;陈德心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覆盖义齿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覆盖义齿40例的设计与制作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覆盖义齿美观、舒适,固位稳定性好,咀嚼效率较高,舒适程度均表示满意。结论覆盖基牙不仅保留了牙周膜来支持义齿,而且还能提供方向感觉、对负荷的触觉以及区别牙合力大小等,促进了咀嚼功能的提高。
作者:高莉娜 刊期: 2013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