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型肝炎抗体(HCV)检测

曲景芝

关键词:丙肝肝炎, PCR, 检验
摘要:目的:了解丙型肝炎抗体的测定方法及效果。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集样本静脉血进行离心处理,检测样本中HcV rna含量。结论 Pcr可以对丙肝病毒核酸进行较准确的测定在丙肝的防治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目前我国预防丙型肝炎的重点仍在防治上如加强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源性传播。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胆囊及胆管结石术后护理探索

    目的:胆囊及胆管结石术后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以来我院收治的54例胆囊及胆管结石术后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28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26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护理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9%。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及胆管结石术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使患者得到全面的照顾,并且患者家属对护理过程给予较高的评价,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马凡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口腔颌面部癌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癌的手术治疗措施。方法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和相关基础研究,再结合国内外新的技术和理论,根据口腔颌面部癌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口腔颌面部癌原发灶和颈淋巴结转移灶进行个体化“量体裁衣”的手术切除。结论口腔颌面部癌位于人体面部“风景区”,涉及面颊、舌、唇、腭、口底和上下颌骨等重要器官,且极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手术是目前治疗口腔颌面部癌主要的手段,并结合多种皮瓣、肌皮瓣和骨肌皮瓣以及各种人工修复体进行外形和功能重建,在口腔颌面部癌个体化手术治疗的根治和重建方面取的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贾宝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CRP联合WB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前后的意义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治疗前后crP和WBc水平,探讨其在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入选近年来就诊于我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对治疗前后WBc、crP、esr及痰培养结果进行检测。结果 crP阳性率较其他指标明显高,差异显著,P<0.05;WBc阳性率较痰培养差异显著, P<0.05;cPr及WBc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crP与WBc水平在抗感染治疗前后均发生明显变化,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可以作为病情变化观察和预后情况评价的指标。

    作者:苏忠瀚;肖立文;闫林春;王开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新型妇产科用宫颈刷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妇产科用宫颈刷。方法详述本新型妇产科用宫颈刷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妇产科用宫颈刷在临床使用时,将其缓缓放入阴道内,使药棉抵在宫颈口,刮体抵在宫颈外壁上,手持把手,旋转本体,通过刮体边的圆孔槽和刮体上的刮毛将鳞片状的脱落细胞刮除,刷毛上的凹槽可以增加刮取的完全度,药棉同时进行消毒。结论本新型妇产科用宫颈刷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通过旋转本体可以360度刮取鳞片状的脱落细胞,达到了增加刮取的完全度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消毒,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难度,增加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静艳;王丹;徐美玲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CT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ct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ct平扫及增强表现。结论 ct能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检出率和正确诊断率,也能充分反映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特征,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检出和定性准确率的提高有重要价值。

    作者:丁红磊;丁红岩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30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15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1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更有效治疗病症,减少住院时间,使病人身体得到全方位护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温丽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新型妇产药棉定型器的制作与应用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妇产药棉定型器。方法详述本新型妇产药棉定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妇产药棉定型器在临床使用时,通过固定器装入脱脂棉进行消毒,消毒好的脱脂面会固定在签棍上,使用时直接拿取签棍进行擦拭,减少医务人员负担,增加工作效率。结论本新型妇产药棉定型器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使消毒好的脱脂面会固定在签棍上,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难度,增加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玉华;盖桂珍;李彩玲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临床预防方案

    目的:分析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风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论风疹防控工作应密切结合其流行病学特征,重点做好学校聚集性疫情的及时预测、预警和防控以及育龄妇女的健康防护。

    作者:于文俊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超声检查胆管肿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胆管肿瘤的临床价值分析及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我院超声科经超声影像检查确诊的胆管肿瘤患者30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回顾。结果经超声检查,梗阻准确定位率100%,精准探测梗阻在胆管中的具体位置。结论超声显像是简便、快捷、准确的检查,通过超声显像可获得:肝内胆管扩张、证明胆道的梗阻状态;梗阻的部位是在胆管。

    作者:高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44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饮食疗法。方法选取临床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4例资料进行分析。结论显效24例(54.54%),有效17例(38.63%),无效3例(6.81%),总有效率为93.18%。结论安慰患者消除紧张状态和对疾病的疑虑。由于患者常夸大其疾病的严重性,应耐心解释说服,使之建立起对医疗的信心。在治疗过程中,嘱病人寻找每次发作前的诱因,并向病人说明本病为功能性疾病,无恶性后果。

    作者:景晓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肝病的X线诊断分析

    目的:讨论肝X线诊断。方法根据患者肝脏的X线图像特征进行诊断。结论由于X线普通检查的局限性,ct和B超已经成为诊断肝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刘文君;刘菠;常文革;陈德心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儿科治疗

    目的:讨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儿科治疗。方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本病必须采用综合治疗,治疗原则与一般肺炎相同。抗生素的选择:在取得培养结果后,立即选用敏感抗生素,足量、联合、静脉用药。常采用不同作用机制(即作用于细菌细胞壁和抑制细菌蛋白合成)的两种抗生素。疗程约4~6周,有并发症者用药时间应延长。①对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首选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50~200mg/(kg·d),分3~4次,静脉滴注;备选第1代或第2代头孢菌素。②对Mrsa可用万古霉素与利福平联合治疗,万古霉素30~50mg/(kg·d),静滴;利福平12mg/(kg·d),口服或利福霉素静滴。

    作者:侯岩松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呋喃唑酮治疗消化溃疡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呋喃唑酮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2例患者选择呋喃唑酮的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选择常规治疗,对比消化性溃疡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7%,没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2例出现不良症状,发生率为6.2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呋喃唑酮的治疗,可使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药物的安全性较高,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姜淼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护理干预在脾破裂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脾破裂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以来我院收治的43例脾破裂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23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2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9%。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破裂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配合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使身体得到全方位护理和照顾,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邸越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分析

    目的:对甲状腺结节的分析。方法对甲状腺的患者的年龄、影像学的检查分析。结论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

    作者:胡会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11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30例,均行手术治疗,总结临床治疗资料。结果3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治愈27例,好转3例。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评估,评估分析以50分为准,患者术前疼痛评估为35.75~3.35,术后疼痛评估为25.55~2.65,术后疼痛评估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形成时应及时行手术治疗以免病情持续恶化,手术是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有效治疗方式,简单有效,疗程短,术后出现并发症几率少,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申喜琴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胎盘早剥的护理分析

    目的:总结45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以妇产科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剖宫产34例,经阴道分娩11例,3例因大出血不能控制而行子宫全切除术。围生儿死亡3例,轻度窒息6例,重度窒息3例,针对存20例孕妇进行临床护理分析,对比产前、产后孕妇的焦虑、恐惧不安的情绪进行评估,产前评估分35.4~3.88,产后评估分20.5~2.35,产前、产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盘早剥临床中重视病情观察,采取精心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母婴安全。

    作者:张美霞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CT检查胃肠疾病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胃肠ct检查的要求和检查步骤。方法采取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取的分析通过手术案例确诊的80例肠胃道间质瘤患者的ct以及临床治疗资料。在对胃肠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总结治疗经验。结果经过确诊的80例肠胃道间质瘤中,良性25例,交界性与恶性55例。有54例于胃部发生,6例发生于直肠,20例发生于小肠。肿块横径在3~20 cm之间,形状包括圆形、分叶形及类圆形。此次患者案例进行手术前诊断,显示良性恶性准确率86%(44/49),诊断有无转移符合率94%(23/24)。结论近年来ct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ct对组织有高度的密度分辨率。ct设备的不断完善以及扫描速度和分辨率的提高,特别对肿瘤的诊断的分期,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向周围侵犯的情况以及有无转移和转移的脏器、预后的估计和治疗后的随访等方面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用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浅析肛裂的临床医疗

    目的:探究对肛裂患者的临床医疗。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结论肛裂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均是以消除症状,促使创面愈合为目的。一般来说,治疗时应区别肛裂是在急性期、还是在慢性期,急性肛裂多能自愈或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慢性期肛裂在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则应行手术治疗[1]。

    作者:潘伟忠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l检查分析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l表现。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Mrl影像检查。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不仅依靠详细的病史和仔细的体格检查,明确的影像学诊断亦必不可少,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测手段主要有以下3种:X-ray、ct及Mrl,其中Mrl是评价突出椎间盘组织重吸收与否的重要方法。

    作者:汪宁宁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