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超
目的:探讨胰腺炎的超声波诊断的基本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分析,结合超声波诊断的基本规则,针对患者的临床病征,制定系统的超声波诊断方案。结论超声波对胰腺炎的诊断有显著的效果,成像直观精确,为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值得深入的探究,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作者:李萌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心痹的中医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心痹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与中医诊疗的基本理论,总结出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案。结论中医疗法对心痹患者的治疗有独特的作用,必须要加强传统医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力度,更好的发挥中医的现代临床价值。
作者:唐福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由精神过度紧张、肾上腺功能异常等引起的急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由机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导致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26例,临床针对资料资料进行剖析。结果22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2例,对比分析患者用要前后气短症状的评估,药物治疗前患者气短评估分为37.75~4.65,药物治疗后患者气短评估分为27.55~2.75,治疗后患者气短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药物治疗为临床首选,通过药物动力学作用效果调节改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作者:臧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人工踝关节置换术的操作步骤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对行人工踝关节置换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人工踝关节置换是改善踝关节功能的良好方法。
作者:纪国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对脑水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相需的治疗措施。结论脑水肿属于继发性病理过程,全身系统性疾病如严重洗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肝病、休克、中毒代谢性疾病等使机体内环境发生改变,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脑的微循环与脑细胞代谢障碍,可能引起脑水肿。我院在临床上针对该病采取了一般治疗、过度通气、高张力溶液、皮质激素等措施,使脑水肿得到了很好治疗。
作者:金永信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我院诊断为心律失常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疗程为8周,对比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宪鹏;潘世凤;乔玲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ct检查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20例,对临床就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对比ct检测与常规x线检查显示,ct检测对损伤范围动态观察准确率达18/20(90%),常规x线损伤范围动态观察仅10/20(20%),ct检测损伤范围强于X线。结论 ct检测能迅速诊断颅脑损伤部位,能及时发现颅内血肿,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诊断提供的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丛桂海 刊期: 2013年第35期
探讨药物治疗肠结核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11月,我院救治的22例肠结核患者,针对临床救治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药物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治疗后评估分总体低于治疗前评估分, 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临床效果显著。结论经过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控制病情恶化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其早日脱离病痛折磨。
作者:陈忠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西药治疗原则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22例,临床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剖析临床资料。结果对比分析22例患者经治疗前后高热、剧烈头痛的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分析,药物治疗前患者高热评估分为37.75~4.55,药物治疗后患者高热评估分为26.75~3.25,药物治疗后患者高热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药物治疗前患者剧烈头痛评估分为35.65~3.75,药物治疗后患者剧烈头痛评估分为25.25~2.45,药物治疗后患者剧烈头痛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通过对患者高热、剧烈头痛的评估,说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优越性。结论临床通过内科保守治疗(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时控制病情的持续恶化,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时间,临床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宏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骨科用牵引装置。方法详述本新型骨科用牵引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骨科用牵引装置在临床使用时,通过拇指套在滑槽内滑动到一个适合的牵引位置并通过本体底部设置的紧固螺丝与滑块底面上的螺丝孔使之固定,使其固定牢靠。结论本新型骨科用牵引装置在不影响恢复效果的前提下,固定牢靠,操作简单,能够实现更好的牵引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任桂荣;王岩;陈虓;孙鹏;高兴双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针对风湿病的病因进行痹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近2年本院治疗的21例风湿病患者的病例资料。21例患者全部给予病因治疗,随访半年,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3个月的治疗,19例关节疼痛消失,2例关节疼痛好转。随访半年,所有患者无一例复发,痹症的据理审证求因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等外邪侵及人体,导致风湿病(痹症)的发生。痹症的据理审证求因治疗是针对病因机制给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春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肠结核患者的治疗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我院接诊的19例肠结核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实验组10例患者,对照组9例患者。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结核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布洛芬的不良反应及相应的对策。方法总结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作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论布洛芬是是公认的儿童首选抗炎药。布洛芬具有镇痛、抗炎、解热的作用。适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和神经炎等,但长期使用会出现不良反应,我院对于常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作者:王贺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卵巢囊实性肿物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卵巢囊实性肿物患者行超声检查,对检查方法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论卵巢囊实性肿物采用超声检查价格低廉、简便、诊断迅速,应作为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刘艳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探讨全身应用镇痛药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主要给药方法包括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病人自控镇痛(Pca)等,其中以肌内注射目前术后疼痛治疗广泛使用的传统方法。肌内注射方法简单,起效快,但个体差异较大。Pca综合了连续给药的优点和电脑应用技术,病人通过按压 Pca仪的按钮即可自行注入一定量的镇痛药,以满足不同病人的不同需要,获得佳的镇痛效果,并大限度地减少了药物过量的意外。
作者:刘邑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要点及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2例,临床通过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总结资料。结果对比分析患者临床上腹部疼痛程度评估,评估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评估分值满分50分,护理前患者临床上腹部疼痛程度评估分为39.85~4.55,护理后患者临床上腹部疼痛程度评估分为22.75~2.85,护理后患者临床上腹部疼痛程度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护理前患者临床烦躁不安程度评估分为35.55~3.75,护理后患者临床烦躁不安程度评估分为24.75~2.65,护理后患者临床烦躁不安程度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综合有效的护理(病情观察、起居护理、情志护理、给药护理等)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出院。
作者:张蕊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提高心衰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对2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机械辅助治疗。结果经过急救,17例患者脱离生命危险,5例患者因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是心脏急症,需立即抢救。急性心力衰竭的急诊处理目标是改善症状和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努力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和远期死亡率。
作者:邓云凌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防治措施。方法就老年冠心病的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对其致病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治疗方案。结论对老年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对治疗冠心病治疗临床取得一定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贾丽洁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患者的中医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出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案。结论传统中医对慢性肾衰的治疗有独特的作用,必须要全面理解和掌握传统医学的诊疗理论和实践措施,继承和发展好传统医学的现代价值。
作者:任建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讨论子宫内膜增殖症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对症治疗。结论对于子宫内膜增殖症的治疗,以往首选手术治疗,但随近年研究证实,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或不愿切除子宫的患者,大剂量孕激素及曼月乐等保守治疗亦有望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增殖症甚至是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凤琴 刊期: 2013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