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型心血管护理桌的设计与应用

幸坤艳;韩汝波;杨敏

关键词:心血管, 护理桌, 设计
摘要: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心血管护理桌。方法详述本新型心血管护理桌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心血管护理桌在临床使用时,护理桌的前后由挂钩挂在床踏板上进行固定,防止病人用量拖拽护理桌而导致桌体倾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结论本新型心血管护理桌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能够起到固定病人身体,避免桌体倾斜现象的发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钾代谢失衡患者的透析诊疗措施

    目的:探讨钾代谢失衡基本医疗常识和临床透析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前来就诊的患者病历资料的研读,结合透析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制定出全面系统的透析治疗方案。结论钾代谢失衡分为高钾血症、低钾血症,要在确诊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透析治疗方案,钾代谢失衡的透析有着严格临床治疗规则,透析对低钠血症有着显著的医疗效果,必须全面严谨的掌握透析的操作程序,确保医疗实效。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老年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防治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防治措施。方法就老年冠心病的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对其致病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治疗方案。结论对老年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对治疗冠心病治疗临床取得一定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贾丽洁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浅析房颤的治疗策略

    目的:了解心房颤动的病因和治疗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收治的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房颤的危险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治疗的目的是恢复心脏正常有节律性的波动,控制合理的心室速率,提高病患的生存率。

    作者:黄贵发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中医药方治疗小儿麻疹的辨证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药方治疗小儿麻疹的辨证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麻疹患者22例,针对临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2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3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分析,中医辨证论治疗麻毒郁表前患者发热咳嗽评估分为35.75~3.75,中医辨证论治疗麻毒郁表后患者发热咳嗽评估分为22.75~2.75,中医辨证论治疗麻毒郁表后患者发热咳嗽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中医辨证论治疗风寒郁表证前患者神情烦躁评估分为36.85~4.55,中医辨证论治疗风寒郁表证后患者神情烦躁评估分为26.85~2.55,中医辨证论治疗风寒郁表证后患者神情烦躁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中医疗法通过辨证论治,从证而治,从根本治疗小儿麻疹有显著疗效,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冬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胎儿心律失常的超声诊断及其它异常分析

    目的:讨论胎儿心律失常的超声诊断及其它异常分析。方法对胎儿进行超声检查,并作出诊断。结论诊断胎儿心律失常时,常用M型超声和多普勒超声。胎儿心律失常大都由听诊首先发现,因而胎儿心律失常的超声心动图分类也通常以听诊发现为基础,

    作者:潘越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CT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ct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ct平扫及增强表现。结论 ct能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检出率和正确诊断率,也能充分反映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特征,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检出和定性准确率的提高有重要价值。

    作者:丁红磊;丁红岩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简析单纯疱疹患者的临床诊疗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临床观测,制定出全面系统的诊疗方案。结论疱疹的治疗重点在抗病毒,难点在预防和控制复发,总的治疗原则是去除诱发因素,要早期、足量给药。

    作者:霍长荣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急迫性尿失禁的医疗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对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诊疗。方法根据病人的症状、病史及排尿日记为主要的诊断依据。采取科学的治疗。结论单纯盆底功能锻炼或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也可辅助其他药物与膀胱训练[1]。如单一的膀胱训练失败,则需加用药物治疗。需用抗胆碱类药物治疗后,一定要对患者进行密切随访,常常一种药物无效,而另外一种药物有效。因此,要求患者在开始治疗后4周时复诊,以便对疗效进行评价。

    作者:方俊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肝破裂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肝破裂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具体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我院收治的肝破裂患者30例,针对30例患者术后的具体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比分析30例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症状评估,评估分标准为50分,护理后明前低于护理前评估分,(P<0.05),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缓解患者疼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王琦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出院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及效果的影响。方法我科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出院的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住院期间均进行康复训练,并在出院前调查对康复训练知识掌握程度,主动程度及患肢功能情况。实验组在1个月,3个月进行电话和家访的形式进行指导和督促,对照组不进行随访。6个月后调查比较两组康复训练知识掌握程度,主动程度及功能恢复效果的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康复训练知识掌握程度、主动程度及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护理对出院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及康复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格日乐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彩超检查在动脉导管未闭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诊断。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结合二维图像显示,做出合理的彩超检查。结论超声心动图的应用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并结合频谱多普勒对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在作出定性诊断的前提下,可直接根据二维图和彩色分流束的宽度测量未闭导管的内径,或依据血流频谱估算分流量大小和估测未闭导管的内径,提供多种血流动力学的参数,获得定量诊断的重要信息。

    作者:刘兴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心源性休克患者西药治疗原则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心源性休克患者22例,临床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剖析临床资料。结果对比分析22例患者经治疗前后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肢端湿冷的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分析,药物治疗前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评估分为37.75~4.55,药物治疗后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评估分为26.75~3.25,药物治疗后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药物治疗前患者肢端湿冷评估分为35.65~3.75,药物治疗后患者肢端湿冷评估分为25.25~2.45,药物治疗后患者肢端湿冷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通过对患者偏进行性呼吸困难、肢端湿冷的评估,说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优越性。结论临床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证患者呼吸顺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药物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肺炎喘嗽的中医辨证论治分析

    目的:探究对肺炎喘嗽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结论肺炎喘嗽为外感风温热毒之邪[1]。邪热入里,痰热阻肺,又当清热宣肺,化痰,定喘。部分热毒炽甚者,视其症情。治则有两种,以《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需清热导滞,急下存阴。以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论治,治疗时宜清营凉血解毒。又心阳受损,或损伤脑系,临证又当施治。

    作者:潘世凤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浅谈眩晕患者的中西医诊疗对策

    目的:探讨眩晕的中西医相结合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眩晕患者的病征分析,结合病历资料的研读,制定出全面系统的诊疗方案。结论中西医结合对眩晕有显著的疗效,应加大对中西医结合的探究力度,提高中西医疗结合治疗水平。

    作者:仲崇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胸壁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探讨胸壁肿瘤患者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发生于肋骨间的肿瘤患者20例,针对临床治疗资料回顾分析。结果临床对比术前术后患者压痛评估,术后评估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X线的诊断准备判断出胸壁肿瘤大小及所处位置,经过手术治疗缓解患者临床疼的症状。

    作者:安仲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原则。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2例,剖析总结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经药物治疗后22例患者中,显效14例(63.63%),有效6例(27.27%),无效2例(9。1%),总有效率为90.9%,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呼吸窘迫的对比评估,药物治疗前患者呼吸窘迫评估分38.85~4.65,药物治疗后患者呼吸窘迫评估分为25.55~2.75,治疗后的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临床效果明显。结论临床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及时控制患者病情的持续恶化,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代秀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肠套叠患儿放射线检查分析

    目的:探讨肠套叠患儿的放射线临床表现及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月~11月,我院收治的肠套叠患儿22例,临床均进行放射线检查,总结临床资料。结果对比分析钡灌肠造影与ct对肠套叠的检出率,x线检查组检出率9/11, ct检查组检出率为7/11,x线检查组检出率高于ct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放射线临床对肠套叠疾病的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便利条件。

    作者:王丽春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救治方法

    目的:分析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提高心衰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对2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机械辅助治疗。结果经过急救,17例患者脱离生命危险,5例患者因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是心脏急症,需立即抢救。急性心力衰竭的急诊处理目标是改善症状和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努力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和远期死亡率。

    作者:邓云凌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妊娠合并哮喘患者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哮喘患者的临方法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2月~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哮喘患者22例,总结临床治疗资料。结果经治疗后22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2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呼吸困难、咳嗽的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评估分值低于25分表示评估正常,治疗前患者呼吸困难的评估分为37.75~4.55,治疗后患者的呼吸困难评估分为24.45~2.35,治疗后患者的呼吸困难评估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前,p<0.05,治疗前患者咳嗽的评估分为35.75~3.75,治疗后患者的咳嗽评估分为23.45~2.55,治疗前患者咳嗽的评估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临床效果显著。。结论短效吸入β2受体激动药、应激量的皮质激素治疗对改善妊娠合并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效果,临床药物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蔡志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肺炎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针对2012年3月至9月我科室收治的21例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通过对21例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对症护理、用药护理等护理手段后,对护理前、后胸痛情况进行分析对比,护理前胸痛评分为32.3±3.25,护理后胸痛评估分27.2±2.96,护理后的胸痛评估低于护理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及时了解肺炎的病因和诱因,通过周密的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梁伟香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